tianyabunu  发表于 2013-9-25 11:18:27| 1036 次查看 | 2 条回复

去年的此时此刻,我与这论坛的众多家长一样,在焦虑不安甚至狂躁中度过,也经历了推优,轮空,考试,失败的种种,最终凭着孩子的努力及一点小小的运气,勉强上了一所还算不错的中学。当时,我和孩子就憋了一口气,中考时,一定要考上目标校。

然而一年即将过去,我却发现我们距我们的理想越来越远了。

近来,不断有学弟学妹的家长向我咨询有关学校的事情,其中提及率最高的就是:学校的中考成绩怎样?能有多少考上市重点的?每每遇到这些问题,我都不知如何回答,如何冠冕堂皇地鼓励一番,不免太过虚伪,如果以事实相告,不免又过于打击。真是两难呀。

但在这里,我却想告诉那些希望可以通过三年初中的努力,到中考时涅槃,考入理想的市重点的家长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请家长仔细考虑下,中考从SSF或QHF考入RDF的比例能有多少?或者从161考入BZ,SZ的又能有多少?想必家长心中明镜一般,那就是少之又少,有如凤毛麟角。同理,从一个区级校考入市级校的比例,同样少之又少。原因如下:

1.现在学校的初中庞大,尤其名校更是如此,动辄4,5百,甚至7,8百,而高中呢?普遍只有400人左右,也就是说,本校高中通常只有初中人数的50-60%,校内竞争已是如此激烈,对外校的学生来讲,就得用残酷来形容了。

2.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的差异势必存在的,这种差异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水平,所以可以说高一水平的学生平均水平确实要比低水平的学生高(而且这些考入牛校的孩子当初也算牛孩儿或者半牛孩儿),所以如果他们不能升入本校高中,那么他们最有可能的去处就是稍低一次层次的学校,以此类推,一层层学生压下来,所以对于那些想考入高一层次学校的学生竞争又加大了。

3.从学校内部因素来看,即使是考入第二层次的学生,想当初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其中不乏颇具潜力的孩子们。所以一次期中考试后,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年级排名只有在100-150之间徘徊,到了期末可以会跌至200名开外。家长们开始震惊,着急,种种课外班开始加码,结果却发现事倍功半,孩子的水平始终停留在年级100名左右,而且一般学校能确保中考直升本校的排名大都在80-100名之间,于是家长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标准,慢慢地将中考考入市重点,调整到能留在本校就阿弥托佛了。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有些危言耸听,可以轻易的反驳说,某某就是从特差的学校考入了RDF,或SZ等等,但家长们要清醒地看到这种情况的比例是多少,一年对于一个第二梯队的学校,每年前20-30名有可能考入更好的学校,那么以该校年级人数600人计,这个比例也只有可怜的1/30-1/20,而且这不仅要求学生平时成绩稳定,还要考试时发挥正常才能实现。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首先在小升初时,尽量选择更高一个层次的学校,哪怕只是普通班;二是如果把目标锁定在高一层次的学校,就一刻也不能放松,报不报课外班,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课内的知识一定要100%掌握,同时要给自己加码,补充一些课本上的延伸知识;三是,千万不能偏科,尤其是语文, 家长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你会发现在小学语文成绩不错甚至出色的孩子,到了初中语文却很难拿到高分,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和孩子都要调整的过程,但要尽量缩短这个过程。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些乱,但这都是我的切身体会,也可以算是血泪史吧,希望可以给后来的家长以借鉴和帮助。

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wxx19640921  评论于  2013-9-25 11:19:36
希望楼主得偿所愿,心态要放宽些才好。
kaolagao  评论于  2013-9-25 11:30:01
瞅瞅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