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相伴  发表于 2013-6-24 16:06:19| 1566 次查看 | 2 条回复

某日,和孩子在易事达买文具,快接近打烊时间,店内没什么人,几名店员在聊天。一对夫妇带着一个约莫五岁左右的小女孩选好文具,付了钱出门。

约莫一分钟时间,一家三口转了回来,父亲拉着小女孩到柜台前,将一件文具放在柜台上说:“刚才她拿的这个,我们没看到,没付钱,她告诉我们才知道,多少钱?”一边说,一边取出钱夹付钱。收银员听后,很热情的赞美小女孩的诚实;爸爸回:“我女儿从来不乱拿人家东西的。”接着,其他几名店员也过来了,店员们用了很多溢美之词不惜余力的赞美小女孩。然后,收银员说这么诚实的孩子应该要奖励,拿出一块橡皮说:“这是奖给你的。”女孩爸爸扬起语调对女孩说:“看到了吧,诚实的孩子有奖励。”在营业员的交口称赞中爸爸骄傲的领着家人离去。。

看着这发生的一幕,心里怪怪的,看到女儿在朝我做出个表情,我知道她心里有想法。

付完钱出门后,问女儿:“你是不是觉得别扭?”她点了点头。

我问:“为什么呢?”

她迟疑的说:“我也说不好,”顿了顿,她继续说:“本来,拿东西没付钱就应该把东西还回去,他们只需对孩子笑笑就可以了,没必要这样表扬。

我试探的问:“你的意思是他们这么一表扬,言外之意是,在当今诚实已不多见,是样珍稀品质,需要大力表扬?”

“恩,好像是的,其实,这是基本素质。”

我沉吟了下说:“要是我是那对父母,我会让孩子自己回去沟通,看看她承担错误的勇气和沟通的能力。”

女儿反驳道“这也不是小孩犯错误,因为她不是故意的,她只是不在意带出去的。”

我立即说:“那倒是,孩子无意拿出东西在父母的教育下还回,在这种情况下的表扬好象不是突出孩子的诚实,而是突出父亲教育孩子诚实,似乎父亲才是被表扬的对象。”

女儿低声说“恩,小女孩一直没说话,被表扬后也没有表示出开心。”我低沉的说:“是啊,整个过程中女孩没有语言和情感的参与,似乎她也觉得这个表扬好象和她关系不大,而且反而潜藏着她先前没付钱拿东西出去是一种不诚实行为的意思,大人完全没有去真正的去了解孩子,让孩子参与进来,我觉得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这我倒没想到。”女儿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孩子还回东西,对她的笑就是表扬了她,再奖励橡皮好象多了。”

我点头道:“我也是觉得有点夸张,尤其是爸爸说诚实的孩子有奖励,基本素质被当作特别高尚品质高调的表扬,似乎建立在社会普遍诚实水平低的基础上,我觉得这是一次教育秀。你觉得在这件事件上,怎样的操作让孩子真正参与进来?”

“那肯定是让孩子自己还回去,自己和店员解释了。”女儿立刻回答到。“是啊,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让孩子练习自己如何处理体验这件信任危机事件,这才是孩子做主角,这样情况下,大人一个欣赏的微笑也比高调表扬对孩子有含金量。”

我们一路讨论着回去。

题外:自己写的,也许有些偏激,非常愿意和大家讨论和分享!

另贴我孩子就这件事写的文字

                       “罕见”的诚实

“阿姨,不好意思,我刚才来买东西,不小心把它带走,现在还给你。”一个小姑娘正拿着一个订书机还给收银员。收银员笑道:“真是个诚实懂事的小姑娘,小夏,快拿一个橡皮来!小姑娘,阿姨奖励你一个橡皮!”小姑娘的爸爸得意地笑着说:“我女儿一直很乖,从来不乱拿别人的东西”“是呀,有你这样的家长,肯定能教育好下一代的。”兴许是自言自语,收银员接着说:“以前好多小孩来买东西,拿走了又不还回来,现在像她这么诚实的小孩已经不多见了……

这是我在文具店看到的一幕,说起来有点可笑,诚实本来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为何收银员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她,为何他的爸爸要那么得意洋洋?只能说,在他们心中,诚实的人已经太少了,已经像大熊猫那样稀有了。他们的行动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诚实,需要拾金不昧,需要大家以诚相待。

我希望,在未来,诚实对于大家来说不是罕见的。

对心理学感兴趣,对孩子成长感兴趣,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
lz200706  评论于  2013-7-5 14:00:30
支持一下
lz200706  评论于  2013-7-5 14:00:30
我瞅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