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ventianana  发表于 2013-3-28 17:23:37| 2109 次查看 | 3 条回复

我们先要知道不良腿型有哪几种?

O形腿(膝内翻)

O 形腿具体表现为双膝关节伸直,双足内踝并拢,但膝关节不能靠拢,两腿呈现“O”形,而膝关节的间距大小可以代表膝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不过在医学上,医生不是简单地以膝关节的间距作为判断标准,而是将大腿和小腿轴线的夹角( 锐角) 大小作为判断畸形程度的尺度。


X形腿(膝外翻)

X 形腿表现为当膝关节伸直并靠拢时,双足内踝不能靠拢。此时,双足内踝间距的大小反应出膝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同样,在医学上,医生也将大腿和小腿轴线的夹角( 锐角) 作为判断畸形严重程度的尺度,而不是单纯以双足内踝间距为判断尺度。

由于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佝偻病后遗症等原因造成的X型腿、O型腿(俗称罗圈腿),除了非常严重的畸形需医学矫正外,其他的均可通过运动锻炼来最大限度地与以纠正或弥补。


具体方法:

1. 压腿运动


2. 通常采用直压腿和侧压腿


3. 踢腿运动


4. O型腿采用小腿外踢法


5. X型腿采用小腿内踢法


6. 夹腿运动


7. 双脚、踝、膝同时靠拢夹紧,坚持数分钟后放松。然后重复平时走路,注意姿势,八字走


8. 夜晚睡前, 按摩双腿肌肉


经常有家长担心:“我的孩子双腿总是并不拢,是不是‘罗圈腿’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副主任医师张凤玲说,孩子是不是“罗圈腿”,家长是可以初步判断的。

  

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有间隙,就应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宝宝下肢发育的问题。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间隙超过10厘米,很可能就是罗圈腿了,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就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骨科矫正治疗。   

造成宝宝罗圈腿的原因有哪些呢?

如软骨营养障碍等,但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多,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罗圈腿。

  

张医生提醒家长以科学的养育方法预防小儿罗圈腿的发生。合理喂养,多去户外活动。由于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腿部力量常不能过度承受身体重量,容易引起腿的变形,因此不要过早、过久地站立和学步,少用学步车。不要过早穿较硬的皮鞋,因为婴幼儿腿部力量较弱,学行走时穿硬质的鞋,会影响下肢正常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正常情况容易被误认为罗圈腿。张医生说,6个月以内的婴儿两下肢的胫骨(膝关节以下的长骨)朝外侧弯曲是正常生理现象,6个月到1岁时就会逐渐变直。一些家长用捆绑法试图让孩子腿变直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矫正腿形,还可能影响孩子髋关节的正常发育。此外,2岁宝宝有时会有轻度膝外翻或膝内翻也正常,大多能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纠正,无需担心。

gagahu  评论于  2013-3-28 17:23:43
看看呢
墅初新旭  评论于  2013-3-28 17:37:55
搬个板凳看。
hzuup  评论于  2013-3-28 17:39:00
随便看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