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gale  发表于 2012-9-2 00:22:21| 5128 次查看 | 9 条回复


家校互动的好处:

这个平台的操作就是在电脑上进行的,由不同权限的老师直接将信息发到其所管理学生的家长手机上.与邮件的区别是比较方便迅捷,可以选择个人或群发,群发方式也比较灵活,还有定时发送等功能,邮件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了,但能随时得知有邮件又能随时上网查询的家长肯定要比有手机又能随时查收信息的家长少很多,这样对于一些紧急的通知内容可能会耽误,比如小组活动更改时间,天文观测遇天气不好取消等等.

网友观点:这一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你不订,很多小学生难以通过其他途获得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信息,表面看是高科技,实则是教育退化的表现:学生记录作业信息等行为,本身就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必备环节,简化的结果同时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机会被删减。学校和老师对外宣称这是对孩子负责,实质是以短信方式简化教育过程、敷衍塞责的惰性表现,个人认为这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倒退的表现,无论是有偿平台还是免费飞信,除极个别特殊重要信息外,个人都不主张以此方式作为学校发布作业信息或与家长沟通的主要途径!
       其次,就孩子心理而言,个人认为他们在学校之间需要有一个弹性的自由空间,家校联动平台从某意义上而言类似于监控器,有的学校无论学生有何异动均通知家长,家、校之间频繁的联动压迫式教育可能会压缩孩子思维发展空间,长此以往,并不一定就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学校的这种做法明显涉嫌教育腐败,以某小学为例,每个年级六个班,每个班40人,共六个年级,每年收益为12*240*10*6=172800元人民币,无论是谁,都不会简单地认为这近二十万元费用会全部拢入移动公司囊中!对于家长而言,小学六年承担的费用为720元,无论多少,无论是否真正自愿,这完全是一笔额外支出,在义务教育免费的今天,在这个敏感的时代,即使真没有腐败,也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腐败!学校的这种做法就是往自己身上泼大粪!无论学校是否真正因此受益,个人认为都不是一种明智做法!
      第四,可能某些学校和老师会强调开通出于自愿原则,但为了孩子,出于种种考虑,家长不能不“被自愿”,有的家长本没有移动号码的,为此还要特意新买一部手机或买一个移动号码!实际上,如果一定要沟通,在资讯发达的今天,采取邮箱、微博及飞信等免费沟通方式完全能达到目的。作为孩子家长,作为社会公众,对此没有怨言反而不正常!家长的态度必然影响到学生对学校、老师的看法;学校、老师的形象逐年下降,现在自毁长城,是否明智,请教育界的领导干部们深思!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abigale  评论于  2012-9-2 00:22:49
寻思出以下几个幽默来,供大家鉴赏:

幽默一、
      关于“为了保证“家校互动”中的信息安全,市信息委和市教委已要求“家校互动”系统的具体建设和实施单位之一的上海市市民信箱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中心在实施“家校互动”系统推进工作中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对用户登记的信息严格保密,绝不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事实上,发下来的信息采集表,家长手机号为必填项目。对ZF而言要各位的信息不是很简单,去公安局、派出所调,什么都有了。
幽默二、
        关于 “家校互动”实事项目属公益项目,为什么一定要逼着高中、初中、小学,包括即将毕业的学生一定要填写,一定要参加呢?
幽默三、
        家长、老师每天通过手机上平台转发信息,二个月后要收费,你10元,我10元,老师也不能幸免。家长平时和老师也没那么多话要说,老师们也很忙,不方面这么多学生的家长时时短信她吧。你说我们家长都付了钱了,老师老不回,也挺不愉快的吧。
幽默四、
      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为符合市教委规定标准的贫困学生家庭免费提供基于“家校互动”系统的短信服务,并向远郊农村特困学生的家长赠送一定数量的手机,扩大“家校互动”实事项目的受益面。
   不知道是否让他们终生免费?如果是,那么上海移动将开个新的职能部门叫:帮困扫盲公益部门,因为人家可能不会用手机,认识的中、英文也有限。
幽默五、
    “家校互动”系统的建设经费由市信息委专项资金承担,应用推广费用由各区县承担。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委应安排“家校互动”系统应用推广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预算。对区县开展的特色应用项目,市工作小组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既然是ZF实事项目,ZF买单不就得了,还用分得那么清楚?我们都为孩子的教育纳过税了,不是吗?
现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所有的功能都全了。当初建校园网的时候也花了不少银子,现在又出一个官方的ZF实事工程,中间掺合着移动的收费项目。教育的钱也太好骗了。
干脆大声吆喝一声:各位家长、各位同学,你还有几个钱,都拿出来,省得让人惦记。

幽默五、
     “   家校互动”实事项目属公益性质,任何单位不得以该项目的名义开展有关商业推销活动。市民信箱管理中心对用户登记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用户登记信息,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只是说不可以,没说违背了有什么严厉的处罚?法律另外还有啥除外的规定?我们都不知道。目前看来凡是自己手写、上网登陆泄露的信息,都无法追究任何人责任。何况还是这么合法的渠道来的东西。
      
    寻思半天,作为家长的我必须乖乖听话,老老实实的把身份证号码、家庭信息、手机号码,统统拿出来。因为家长大不过孩子,孩子大不过老师,老师大不过学校、学校大不过区县教育职能部门,区县当然更大不过市教委、市信息中心以及他们的文件、通知、规定,何况还是上海市的ZF实事工程呢。

    我原本想不填了或者随便填个号码得了,反正是假的,以后也不会去用。后来想想,这样岂不是我个人的信用降为零了,不值得!因为我相信,市教委、市信息中心不会打着上海市的ZF实事工程幌子,让商业行为介入其中,更不会在里面捞钱而愚弄老百姓。
     
     即使未来并非我想象的美好,那也只不过是信息技术比较落后,对信息管理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世界一流的银行都经常发生客户资料丢失的事情,何况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呢。要容许犯错误,并在错误中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abigale  评论于  2012-9-2 00:23:57
如果仅是费用收的合不合理以及幕后交易的应不应该,那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学生家长烦不了那么多,只要钱花得其所就行。可问题是,这样的“家校互动”短信到底有无必要开通,它又能给学生家长带来多大的好处或用途呢?恐怕,谁也不能很肯定地下结论。笔者就是一名学生家长,孩子所在学校也开通了这样的短信平台,也是每月收费10元。当初一接到通知,我和妻子就爽快接受了。因为我们想,教育孩子是头等大事,别说区区10元钱,就是再多,这钱也不能省。何况我们平时经常想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等情况,可不是没时间,就是老师没空,现在有短信平台报务,岂不方便多了。而且学校明确表示,会通过短信将学校的活动安排、家庭作业等及时告之家长。言下之意,如果不加入短信平台,就有可不了解学校的活动安排、特别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情况。有了通知和暗示,你说作为学生家长,谁敢怠慢?头几个月,我们确能经常收到一些校发信息,诸如某天起大周末了,请监督好孩子的在家学习情况;某天召开家长会,请按时参加等。可慢慢的,信息就越来越少,就连大周末,也只是象征性地通知一下,不再像过去那样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附上。甚至有一次,孩子第二天都参加月考了,我们竟然未得到任何信息,所以没能提前督促孩子复习功课。而有时发短信咨询些问题,也是不了了之,根本不像先前说的那样容易交流。后来我们明白,发给我们的信息,是学校统一编发的,而我们回过去的短信,也传不到相关的老师那里。更令我们伤感的是,好多老师私下里表示,他们对此也不支持,只是没法改变学校的决定和安排而已。我们已决定,下学期起,就不再加入这个短信平台了。我们这儿这样,我想其它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吧?指望“家校互动”短信发挥多大作用,无异于纸上谈兵。  其实,如果“家校互动”短信作用很大,学校完成可以出资买下一个平台,免费向学生家长编发有关信息。有些地方的交警部门、驾驶员协会经常向驾驶员免费群发安全提示短信,就是这样子的。或者,还可通过建立学校网站,将有关信息发布到网站上,让有条件的家长上网浏览,也是“与时俱进”的“家校互动”呀。再不,就按传统的做法,即遇有需要告之学生家长的信息,发书面通知或让学生口头转告(考虑到费用,电话通知就免了)。过去没有手机或者说没有短信平台,“家校互动”还不是照常进行,而且效果很好吗?而且,学校对每位学生家长应该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建立“家校互动”短信平台让学生家长自主选择享受服务,怎么也看不出校方的平等意识。既然学校一再表示学生家长只是自愿参加“家校互动”短信平台,不参加的,学校还会以其它方式将相关信息告之,就说明这个短信平台可有可无。带着利益驱动建立短信平台,白白让学生家长花冤枉钱,这样缺乏诚意和实效的“家校互动”,免了也罢。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gusangjing  评论于  2012-9-2 00:23:57
我不说话,我只看
pgvnx  评论于  2012-9-2 00:24:00
谢谢分享
西瓜小叶子  评论于  2012-9-2 10:48:13
楼主所言有理。
好好滴好妈妈  评论于  2012-9-13 13:20:13
我们老师都是用飞信的,有免费的,要不是强制,谁去用这种收费的?!
abigale  评论于  2012-9-13 15:09:56
好好滴好妈妈 发表于 2012-9-13 13:20
我们老师都是用飞信的,有免费的,要不是强制,谁去用这种收费的?!

你们也交钱啦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好好滴好妈妈  评论于  2012-9-13 15:14:42
abigale 发表于 2012-9-13 15:09
你们也交钱啦

好像没有嘛,不过看你写的,大概升进小学就要收了的,逃不掉
abigale  评论于  2012-9-13 15:36:54
本帖最后由 abigale 于 2012-9-13 15:38 编辑
好好滴好妈妈 发表于 2012-9-13 15:14
好像没有嘛,不过看你写的,大概升进小学就要收了的,逃不掉


其实钱也不是很多,不是该不该花10元的事, 是学校应该怎么用好家校通的事,物有所值自然是好事

个人 喜欢参与家长交流群,如果可以建议大家还是靠自己,建立你孩子所在班级的或者年级的群吧,大家都能上网,与其竟整点子没用的,还不如在群里聊聊交流一下信息,既不用多花钱,也能够达到关注孩子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