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妈  发表于 2011-11-12 10:11:56| 8272 次查看 | 28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静静妈 于 2011-11-14 14:53 编辑

前阵子,要出旅游,突然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对于上海地区所有的旅游介绍景点介绍的蛮详细,贴过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上海地区旅游徐汇篇,可以让我们生活在徐汇区的家长们,带着宝宝周末出去玩!

●上海植物园

●上海突破拓展运动中心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上海龙华旅游城

●上海徐光启墓

●上海龙华塔

●上海龙华寺

●上海宋庆龄故居

●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馆

●上海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海丁香花园

●上海桂林公园

●上海图书馆

●上海黄道婆墓与祠

●上海徐浦大桥

●上海国际礼拜堂

●上海邹容墓

●上海蒋介石故居

●上海民间收藏陈列馆

●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2 10:18:05

●上海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占地81公顷,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蔷薇园、竹园等十几个专类园区。其中盆景园占地3.3公顷,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精品近千盆,为国内最大国家盆景园之一。新改建的兰室以民居式园林建筑为主题,占地1.11公顷。小桥流水,白墙青瓦,假山、水池、水溪、瀑布、小桥等小品,营造出高雅、别致的环境,提供游人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目前兰室已收藏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日本友好人士赠送的一大批名兰,共计近300个品种。改扩建后的兰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盆栽式展示区、自然式展示区、庭院式展示区,还首次设立了兰花展览温室,营造了兰花原始生态环境。

景点类型: 植物园*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情侣*,朋友*,小孩*,老人*

游玩项目: 摄影*,赏叶*,赏花*,观赏*

景点:

黄母祠

园东北角黄母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设有黄道婆纪念堂、陈列室、展廊及休憩区,集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为一体,是游客了解我国纺织业科普知识的一个重要基地。近期又增加了民俗用品展区,是了解江南民俗风情的一个窗口。

兰室飘香

上海植物园原有“兰室”于1965年建造,占地4500平方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生前专门为“兰室”提写了室名,并向植物园赠送了“朱氏新梅”、“虎头兰”等22盆兰花。为了能更好地展示兰花优美、典雅的姿态,弘扬兰文化,兰室扩建工程在各层领导的关心下,于2000年3月17日正式开工,并于2000年12月通过验收,于2001年3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兰室经扩建后占地面积为1115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大型赏兰、养兰场所。兰室目前已收藏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及日本友好人士赠送的一大批名兰,共计近300个品种。改扩建后的兰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盆栽展示区、自然展示区、庭院式展示区,还首次设立了兰花展览温室,营造了兰花原始生态环境。还专门设立了赏兰、咏兰、宣讲养兰技术的活动场所,使兰室同时具有兰花展览和普及文化的多种功能,使中国的兰花进一步得到人们的熟悉和赞扬。

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园占地4公顷,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精品2000多盆,园内回廊、花窗皆具古典韵味,几上、窗前的盆景,或俯或仰,姿态万千,有的盆景根部苍老似有千岁,而枝叶则青碧繁茂,有的看上去稚嫩,树龄却已百岁,让人叹为观至;兰室则是一座中国古典风格的大型养兰、赏兰场所,朱德亲笔提写的“兰室”额匾高悬门楣上方,里面收藏了朱德委员长、张学良将军及日本友人赠送的大批名兰,近300个品种。

热带雨林

新近开放的展览温室,占地4900平方米,高近30米,市内景观分热带雨林及四季花园两大主题,热带植物品种达3500余种。十几株高达15米的大王棕排列在门口迎接游客,形似巨型打保龄球用的球瓶,有人还戏称它为“导弹”树。大王棕林左后方是一块槟榔林,海南的黎族人民将其作为象征爱情的吉祥果,男方求婚叫“出槟榔”,女方应婚称“吃某家的槟榔”,夫妻俩食用槟榔必佐槟榔叶,以表永生相伴。释迦牟尼坐禅成佛的菩提树,重20吨、高14米的巨型“环纹榕”,龙眼树、荔枝树、菠萝蜜等果树定会让你眼界大开,曼佗罗花、卡特兰、鹤望兰、猪笼草、含羞草等更会让你领略植物王国的魅力

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佳境,走进雨蒙蒙雾蒙蒙的热带雨林中仰天观参天大树,闻香止步看雨林奇卉风姿,让硕大的果子轻拂细腰,让绞杀的老树新树新枝走过你的瞳仁――这是一个科普教育的极佳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可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会激发起他们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科学世界的雄心壮志!

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

作为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位于盆景园东侧,草药园西侧。展览温室为大空间多斜面的塔形建筑,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高32米。屋盖采用全玻璃天棚和幕墙结构,屋面承重构件和侧墙国内首次采用防腐防锈的铝镁合金。温室内环境采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为温室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

位于本区西北部,占地4.1万平方米。由周在春负责规划,周在春、章怡维、颜文武设计。园由序景、树桩盆景、山石盆景和服务等四个区组成。园内有竹亭、竹廊、树皮亭、柴门、藤架和青瓦粉墙的展室,构成江南庭院式园林。序景区里的盆景博物馆第一馆为砖木结构,面积115平方米;第二馆为混合结构,面积374平方米。两馆均系江南民居式建筑,馆中陈列中国盆景发展的史料,重点介绍海派盆景资料。区内展出“迎客松”、“松鹤延年”、“枯木逢春”等巨型盆景。树桩盆景区中有一条曲曲折折的混合结构游廊,总面积为563平方米。游廊将全区分割成多个小院,院中陈列各式树桩盆景千余盆,虬枝横空,古朴入画。游廊两面空敞,下置围栏,各院落有相对的两门可出入。雨天或烈日当空时,游人在廊中就可以观赏到两旁院落中的盆景。区内劲松院的松柏类盆景有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桧柏、金钱松、矮紫杉等树种,苍松翠柏、古朴素雅。花果院的花果类盆景有梅、榆、紫藤、海棠、石榴、红枫、火棘、胡颓子、腊梅等树种,铁干银枝,繁花硕果。小型、微型盆景展览原来是在一座名四景轩的仿明清建筑内。轩为混合结构,面积322平方米。轩中陈列的都是在数寸方圆的小盆中栽种的各种小树桩,远望犹如掌上之物,近观却有旷野林木之姿。1995年移小、微型盆景于展览温室内。温室为八角形,混合结构,面积443平方米。山石盆景区的水石盆景馆系仿明清建筑,混合结构,面积449平方米。入口处有长达7米的以斧劈石制成的桂林山水盆景,气势雄伟。馆内陈列以斧劈石、英石、石笋、钟乳石、太湖石、浮石、砂积石、海母石、芦管石等各种石料制成的水石盆景共28盆,把各种山川奇景尽收于咫尺之间。

上海植物园蔷薇园

位于水生植物池南侧,占地3.4万平方米。园内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廊式蔷薇棚架一座,面积166.3平方米。园中植垂丝海棠、樱花、梅花、桃花、棠梨、山楂、紫荆、合欢等97种蔷薇科、豆科植物,仅月季就有150个品种近万株。除了隆冬,园中花开不绝。

上海植物园牡丹园

位于水生植物池北,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建牡丹亭、牡丹厅和长廊,均系仿明清建筑,砖木结构,面积分别为16、54、72.5平方米。园内种植牡丹150个品种和芍药近万株,其中有被誉为牡丹中的花王姚黄、花后魏紫,以及枣红色的首案红、青白色的昆山夜光、肉红色的胡红,还有紫乔、洛阳红、大棕紫、玉楼春、乌龙卧墨池、晨玉、紫斑等精品。近年来,园内新增日本牡丹76个品种(包括花王、岛锦等)、兰州紫斑牡丹49个品种(包括书生捧墨等)、四川牡丹金腰楼、红丹兰、玉半白3个大品系,园内种植牡丹品种达到300余种。充实山茶品种50余种,并通过配置观赏性强的品种,达到提高景观效果、增强科学性的目的。每年四五月间,牡丹、芍药争先怒放,满园姹紫嫣红,成为沪上赏牡丹的最好去处。园内还配植香樟、月桂、杜英、紫椴、杜仲、红果榆、枫香等86种乔灌木

上海植物园水生植物池

位于植物进化区中央偏西南,面积7080平方米。池西岸有座双坡面敞廊式水谢,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05平方米。池内植睡莲、荷花、芡实、花叶水葱等水生植物。

蕨类园

位于水生植物池东侧,占地1.2万平方米。园内有座双层顶伞形荫棚,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430平方米。园中种植铁线蕨、凤尾蕨、鳞毛蕨、贯众、海金沙等10种蕨类植物。

松柏园

位于水生植物池东北部,占地8.3万平方米。园内丘陵起伏,群植雪松、白皮松、龙柏、中山柏、罗汉松、香榧、水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日本柳杉等54种裸子植物。

木兰园

位于松柏园与水生植物池之间,占地1.5万平方米。园内有只仿玉兰花型的圆亭,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28.2平方米。园中种植白玉兰、二乔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天目木兰、鹅掌揪、乐昌含笑等36种木兰科植物。

上海市植物园以及乘车路线

地址: 上海市龙吴路1111号

乘坐720路 到 百色路平福路 下车步行340米  

乘坐178路178路大站车342路夜班56路714路720路770路820路824路956路958路上奉专线莘龙线 到 上海植物园(龙吴路百色路) 下车步行355米  

乘坐180路957路 到 上海植物园(龙川北路百色路) 下车步行384米  

乘坐720路820路莘龙线 到 上海植物园(百色路龙吴路) 下车步行395米  

乘坐720路820路824路 到 园南二村(百色路平福路) 下车步行461米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4 14:36:58
本帖最后由 静静妈 于 2011-11-14 14:37 编辑

上海突破拓展运动中心

隶属上海创跃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公司下设突破拓展培训部Outward-Bound)与探索教育部(Adventure Education)。两个部门由各自行业专业人士组成,又相互支持,通过科学策划和精心组织的团队拓展培训及户外活动,为企业提供先进的员工培训服务,为个人提供完善的商务休闲服务,同时探索教育部积极为学校教育探寻良好的教育模式。上越公司现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地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

本中心是推广体验式学习(Experimental learning)的专业机构。中心的管理团队拥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户外运动知识。公司的员工都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培训师和野外领队更具有多年户外活动经验、极具责任感的职业精神、敏捷的应变能力。中心所提供的拓展培训项目都由专家设计并经过反复论证,户外活动线路全部经过专业人员的提前勘定。每次活动都针对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素质和体能等条件以及活动目的做精心安排,设计出具体活动计划。

无论是拓展培训还是户外活动,中心都能够为参加者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和一流的装备,使活动既富有挑战性又有很高的安全系数,力求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激发出个人的潜能。在休闲级的活动中,中心更能充分发挥装备优势和服务优势,使活动成员在享受野外风光的同时达到相当高的舒适度。

乘车路线:

乘坐150路166路区间166路173路189路700路704路b线712路747路753路区间756路759路763路816路徐闵夜宵线徐闵线松莘线b线区间松莘线b线松莘线区间松莘线莘庄1路莘庄2路莘庄3路莘春线莘荷线闵行1路闵行20路 到 莘庄地铁站北广场(轨道交通1,5号线莘庄站) 下车步行2米  

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交通5号线 到 莘庄 下车步行44米  

乘坐712路816路徐闵夜宵线徐闵线沪金线莘团线莘春线莘荷线莲庄专线虹桥枢纽4路虹桥枢纽5路 到 莘庄(沪闵路莘松路) 下车步行44米  

乘坐189路91路南嘉线莘北专线莘庄2路 到 莘庄(七莘路沪闵路) 下车步行44米  

乘坐闵行6路 到 水清南路莘建东路 下车步行51米。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4 14:39:32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徐家汇天主教堂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可容纳3000多名教徒进行活动。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类型: 教堂*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个人*,情侣*,朋友*,小孩*,老人*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徐家汇天主教堂

上海地方耶酥会会长南格禄、教士梅地尔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7年),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为法国哥特式建筑,双塔高耸入云。外墙红砖砌筑,门窗采用歌特式尖拱,雕刻和局部装饰均用大理石砌成,堂内柱面装饰华美,狭长而高直的空间比例反差强烈,整个建筑营造出天国神秘的幻觉。新建的教堂艺术广场绿草成茵,鲜花盛开,和平鸽点缀其中,与古老的教堂融为一体。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始建于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法国中世纪样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这座圣母耶稣像是1919年由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的。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徐家汇天主教堂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可容纳三千多名教徒进行活动。因此有人称之为上海的“梵蒂冈”。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

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4 14:40:37
本帖最后由 静静妈 于 2011-11-14 14:44 编辑

上海龙华旅游城

上海龙华旅游城

龙华旅游城位于市中心城区南部,毗邻徐家汇商业中心,是本世纪上海最具规模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之一。龙华旅游城依托于龙华地区丰富的本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资源,建成具有中国佛教文化特色和充满江南民俗风情的上海休闲旅游标志性景区。旅游城依寺而建,含古纳新,与龙华烈士陵园等组成龙华旅游区。

乘车路线:

乘坐44路 到 龙华(龙华路龙华西路) 下车步行63米  

乘坐41路44路734路809路864路933路莘龙线 到 龙华(龙华西路龙华路) 下车步行113米  

乘坐166路167路178路大站车301路夜班326路夜班342路夜班56路733路770路932路徐闵夜宵线 到 龙华(天钥桥路龙华西路) 下车步行132米  

乘坐714路733路73路809路87路 到 龙华(龙华西路天钥桥路) 下车步行184米  

乘坐166路167路41路44路714路733路734路864路933路 到 龙华路华容路 下车步行259米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4 14:51:30

上海徐光启墓

上海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位于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徐光启是中国研究和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在农业与天文学上的成就极为突出。1633年,徐光启去世后被葬在当时的法华浜合处,后子孙汇居于此,故徐家汇由此得名。1957年,墓地进行了休整,现墓地有花岗岩雕像。

景点类型: 墓地*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情侣*,朋友*,小孩*,老人*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于1957年整修,现墓地有徐光启花岗岩雕像。东侧是碑廊,有徐光启画像、手迹和传记石刻,共12块。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庄严肃穆。徐光启,上海徐家汇人,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研究和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历史上“四大农学家”之一。曾官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终生从事天文、历法、水利、测量、制盐、数学和农学研究,在农业与天文上的成就极为突出。1600年,结识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等书,介绍西方科技知识。1633年,徐光启在北京去世,后被葬在当时的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其子孙也多汇居在此,“徐家汇”由此得名。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4 14:55:20

上海龙华塔

龙华塔位于徐汇区龙华镇上。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康僧会获五色舍利13颗,孙权即命建塔13座,以藏舍利,龙华即是其中之一,唐末毁于战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五钱菽重建。现存之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系北宋原物,七级八角,高40.4米。每层塔身上有檐,下有廊,檐角高翘,挂有风铃。塔顶有高达8米的塔刹,造型优美。
龙华塔位于龙华寺边,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康僧会获五色舍利13颗,孙权即命建塔13座,以藏舍利,龙华即是其中之一,唐末毁于战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五钱菽重建。

现存之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系北宋原物,七级八角,高40.4米。每层塔身上有檐,下有廊,檐角高翘,挂有风铃。塔顶有高达8米的塔刹,造型优美。1952年,政府对其再次进行了整修,恢复了其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龙华塔共七级八面,高40.6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身为砌砖空筒式,内空为方形,设木制楼梯,塔外每层均有平座、勾栏、飞檐翘角。塔檐伸展深远,塔栏与平座之下均有斗拱层层烘托,使整个宝塔的造型珍珑秀丽,十分美观。2000年,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塔前广场,绕塔廊桥、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8 15:29:41

上海龙华寺

位于徐汇区龙华镇,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传说为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但据文献记载,寺建于北宋初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4年)赐“空相寺”额、今寺碑残石尚存。明万历二年(1574)赐名“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但仍沿用龙华寺原名。后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陆续重建。寺内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

龙华寺殿宇巍峨,金碧钩耀,佛像庄严凝重。这里的佛像有两处与众不同,一是因为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弥勒的菩萨像,弥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称“布袋和尚”,二是大雄宝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两侧或是宣传佛法的“十八罗汉”,或是保护佛法的“二十诸天”;而龙华寺大殿内罗汉和诸天神济济一堂。

龙华寺的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龙华晚钟”为明清时期“沪城八景”之一,从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龙华寺举行的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这一活动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之一。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8 15:34:04

上海宋庆龄故居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是伟人宋庆龄长期居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故居总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

上海宋庆龄故居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1949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制定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她经常在故居举行各种国务活动,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她也曾在故居内会见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等。  上海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去世,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对外开放,供后人瞻仰,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乘坐26路911路区间911路920路926路 到 淮海中路武康路 下车步行9米  

乘坐320路夜班920路926路 到 天平路淮海中路 下车步行138米  

乘坐26路320路夜班911路区间911路920路926路 到 淮海中路高安路 下车步行268米  

乘坐548路 到 吴兴路淮海中路 下车步行333米  

乘坐113路328路夜班 到 华山路泰安路 下车步行365米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静静妈  评论于  2011-11-18 15:36:49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

中国一所教会图书馆。全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修书室,收藏中西书籍。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早期的徐家汇藏书楼由西方教会神甫任主管。辛亥革命后才有中国人参与领导,到1949年共有3任主管,其中以徐宗泽在职时间最长(1920~1947)。他注重对中国地方志的搜集,并主持编制了徐家汇藏书楼的藏书目录──《汇堂石室书目》。

徐家汇藏书楼于1956年正式并入上海图书馆, 之后亚洲文会图书馆、海光图书馆、原上海租界工部局图书馆藏书也相继移入徐家汇藏书楼。今天的上海图书馆收藏旧版外文文献计56万册。

徐家汇藏书楼现址收藏自1515年至1949年出版的外文文献计32万册,文字涉及拉丁文、英文、法文、英文、德文、俄文、日文等近20个语种,内容覆盖哲学、宗教、政治、经济、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其中,1800年前出版的西洋善本中的早期中外语言对照辞典、中国经典西译版本、中国文学经典西译版本、欧洲汉学资料等最具特色。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