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路第三小学校长郑小燕跟家长一起分享,如何让孩子爱上一年级的新生活。


提问:开学了,对于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小孩子来说,这个过渡阶段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郑小燕: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过程,它的变化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孩子作息时间完全变了,进了小学35分钟一节课,时间上还是比较有规律的。第二,学习方式也变了,在小学毕竟还是比较有系统、有目标的进行知识学习,所以这些变化可能上刚刚进小学的孩子们会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期。



提问: 那么有没有一些小朋友非常不适应这样的过渡期?


郑小燕:

每年开学的时候的确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孩子刚刚进校的时候,他有一种幼儿园的心理,还想进幼儿园去学习,还想过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生活。当他走入小学,周围的环境变了,学校的环境变了,一下子认识那么多的老师,可能小学比幼儿园大很多,还有不同的教室,走进这片天地以后,我记得有一个孩子第一天进来,他一直看着他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一定陪他走进去,而且跟爸爸妈妈约好,你中午还要来看看我。但是过了两、三天以后,我记得这个孩子是老师牵着他手进去的,过几天他就好了。



提问: 我想对于家长来说,也会有一些改变,那么他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呢?


郑小燕:

孩子的适应还是蛮快的,反而是家长,他会问别的人,问隔壁的人,以及自己的朋友,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想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什么区别,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办。他们的心理有时候比孩子还要焦虑。我有时候跟家长交谈,有时候他们担心孩子生活不适应怎么办,有的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怎么办,还有的担心,他有了一些事情不敢跟老师讲怎么办,甚至有些家长担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我的孩子坐在太后面怎么办。但是我觉得这都能够理解他们的担心。



提问: 那么他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改变呢?


郑小燕:

最好的心态是心平气和一年级,让一年级能够在心平气和当中度过,其实这是一个人生必然的成长阶段,也是我们家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也是孩子在向上走的一个阶段。我们家长一起抱着平和的心情、关注的心情,一起心平气和的度过这样的适应期。有很多家长不敢放手,不愿放手,害怕放手,其实也会造成孩子的适应期更长一些。



提问: 小学生在自立方面提高了,家长和老师还有一个角色定位,怎么样去教导孩子?


郑小燕:

在学校有一年级准备期,为了让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软着落而精心设计的一个教育内容和项目。在准备期当中,老师会教会孩子一些自立的方法,比如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听上下课铃声,自己学会下课时间去做一些游戏,这些都是我们生活自立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上课举手发言的习惯,以及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老师都会慢慢的指导孩子来做。作为家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刚刚上小学的阶段,自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家校的配合,家长可以了解学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在家里把这些要求和内容进行实践。比如说,要按时上床睡觉,这是我们家长要关注的,让孩子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这样才可以在第二天的学习当中快乐学习。比如说,我们早晨要按时起床,有些孩子起床会有一些懒床的现象,当然大人也会有,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到这方面的自律是更好的,还有学习习惯方面,家长和学校配合慢慢来做。



提问: 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不是帮助他们,而是替代他们,这样的现象也是非常多见的。


郑小燕:

对,家长甚至代替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一年级常常有家长在问,我们是不是需要陪读。其实在陪读过程当中要看怎么陪,他在他旁边,如果代替他了,家长为什么代替他,因为他是以大人的心情揣摩孩子,孩子小手很嫩,他的心理状态没有发育完成,家长要有一个等待的时间。孩子做了一点点事,家长觉得不完善,就会说你怎么做的不好,要那样做,有的家长恨不得说我来替你做吧,这是很不必要的。还是放手,信任孩子,耐心的关注。



提问:

节目中间我们看一下网友的提问,郑老师你好,我的小孩马上要升小学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爱欺负人,他非常担心到了一年级之后,小孩子是不是还会这样,我该怎么跟他沟通呢?


郑小燕:

为什么让他在幼儿园就养成这个习惯呢?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到小学以后,我们的家长首先要告诉他,应该尽快帮助这个孩子改正习惯,因为欺负其他的孩子,在任何时候,不管幼儿园也好,小学也好,甚至长大以后也好,都是非常不良的习惯,一定要尽快改正。家长也可以有一些适当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了解孩子,家长可以跟孩子沟通一下,原因是什么。可能在幼儿园里已经这样了,家长没有及时了解原因,但是我们已经到了今天,任何时候都不晚,一定要跟孩子交谈。我们也可以告诉他,用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跟他说,比如说像你面前有一朵花,你折了它,小花会疼的,你碰到了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会伤心的,他的爸爸妈妈也会伤心,我也会伤心,因为你做了不好的事情。我想跟孩子沟通,孩子一定能够逐渐的接受。家长也可以告诉他,如果你欺负小朋友了,每个孩子都希望有玩伴,如果你一直欺负别人,其他的孩子会害怕你,不跟你交朋友了,你怎么办呢?用孩子懂的方式告诉他。另外,一定要跟老师沟通,请求老师的帮助,共同改掉这个孩子的毛病。已经有了这样的小毛病,要让它真正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想孩子要坚持耐心,好的情况马上鼓励。



提问: 某种程度上家长也要剖析一下,因为很多孩子的习惯也是学习了家长。


郑小燕: 孩子的一些行为可能就是父母亲的一面镜子,我们家长一定要把自己的行为反省一下,反思一下。



提问: 曾经有一位朋友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的小孩经常欺负别人,但他的父母非常支持小孩这种行为,所以这个小朋友一直到中学、高中都会打架。


郑小燕: 还是让孩子及早养成好习惯。



提问: 有一位家长说,小孩经常丢三忘四,不是丢了橡皮就是丢了书本,不知道怎么纠正这个坏毛病?


郑小燕:

有时候大人也会丢三忘四,小孩各方面没有发育完全,粗心的习惯也是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家长也不必太担心。但不是不担心就放在一边,我们一定要关注,因为粗心的毛病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孩子在学习上和工作上都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我们能够帮助孩子解决的,能够关注他的,要尽量关注他。家长很忙,我觉得我们家长再忙,也要抽出空来陪伴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有一定的方法。比如说,我们上小学了,家里要给他一个小天地,给他一个固定的地方,家长帮助他一起把文具,把书本放在适当的地方,晚上务必要养成孩子对着课表放课本,放文具,整理好再休息的好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家长要采取鼓励的措施,慢慢的孩子有了习惯以后,家长一定会很欣慰的,但要耐心关注,不要急躁。孩子一开始肯定理不好的,要告诉他顺序,但不要代替。



提问: 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去教他们呢?


郑小燕:

在准备期的时候,老师会教孩子怎么整理自己的小书包。我们学校每个学期还进行孩子的比赛,就是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的小书包里又快又好,又符合今天的学习要求,孩子都非常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学校里还会进行其他的竞赛措施,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方法鼓励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也是行为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的部分。



提问: 现在小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特别疼爱,可能会代替孩子做很多的事情,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郑小燕:

首先在学校里,孩子要自己学会吃饭,如果到了小学阶段还在喂饭,这样就有一点溺爱了。我们希望整个家长不要有孩子是小太阳,孩子是整个家庭中心的氛围,还是放手让孩子成长,耐心去关注他的成长。系鞋带,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不太会系,一个是给他鞋带比较少的鞋子,另外要慢慢教会他。家长可以教会他,让他学会,学会以后告诉他,我们现在是大人了,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事情。还有在生活习惯方面,还有很多的要求,除了系鞋带,还有穿衣服,因为上体育课有时候要换运动装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理内容,教会他一些方法,不要看孩子做不好就包办代替了,这样你的孩子永远在不会的状态。家长还是要一点点的放手。



提问: 有没有一些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呢?


郑小燕:

有很多家长在这些方面都非常棒,我记得有一位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第一天的时候,9月1号我们的家长都能够和孩子度过半天,孩子进学校的第一天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重要的时期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见证,让他人生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我记得我们在进行一年级开学典礼的时候,有一个家长当时5点起来的,他给孩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告诉孩子,你上小学了,爸爸非常的高兴,但是爸爸也有几点担心。我担心你在学校有些事情不会自己做,我也担心你在学习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孩子你都不要急,这些都是暂时的,爸爸一定会跟着你、拉着你的手度过小学五年生活,爸爸和你一起做。我觉得家长非常用心,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所以这个孩子成长的非常好。还有一个家长,也是一个非常忙的家长,他就教会孩子许多事情,甚至在今年暑假里教会孩子自己去做饭。我觉得这些家长都是非常有心的,有时候小学里不仅是学习内容,还有生活能力的培养。他有一定习惯以后,他会有一定的自信,这种自信会促进他。每天孩子都是健康生活的,健康生活包括方方面面。



提问: 我想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感谢家长的。


郑小燕:

孩子是有思想的,我觉得小孩子有大智慧,很多小孩子的想法,和我们沟通的过程,我真的觉得不管是一年级的孩子也好,还是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些好的东西影射出来。



提问:

说到孩子的生活习惯跟父母的关系特别好。有一位网友问郑老师,我一个朋友是做生意,他的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因为做生意特别忙,睡觉比较晚,所以小孩子的作息习惯也非常差,早上起来都拖拖拉拉,应该怎么处理呢?


郑小燕:

这是不应该的,你再忙,孩子也是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让他养成这样的习惯到现在,我觉得不应该。我们到小学阶段以后,他的生活一定要慢慢熟悉起来,到幼儿园的时候,让他在幼儿园阶段生活这么不规律,已经是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到了小学,我们的父母一定要让他有一个好的睡眠,这样才有健康的体魄。我自己觉得,这个家长至少要抽出一点时间,再忙再忙一定会有时间的。这个忙可能是家长的一些借口,他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陪陪孩子,给他放一些故事,放一些唱片。孩子为什么这么晚睡,孩子可能有不安全感,他孤单,他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这样才会在父母身边,他不想一个人,你们永远在外面忙碌,而他一个人睡觉,他有一种依恋感和孤独感。至少可以抽出一位家长,刚开始陪陪孩子,跟孩子交流一下,让孩子听一些故事,在这样的过程中睡觉,孩子会有安全感,会慢慢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做到按时作息。孩子有良好习惯以后,父母抽身出来再忙自己的事业。我想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良好的睡眠习惯一定是父母要关心的一件事。



提问: 对于外来人口众多的上海,很多父母也是无奈,为了生计忙于工作。


郑小燕: 一定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提问: 那么,这方面老师是不是也需要跟家长有一些沟通。


郑小燕:

老师发现这些情况一定会跟父母沟通的,老师也会告诉孩子,要理解父母,为了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已经付出了很多心血,甚至为了这个家庭也付出了很多。我们的孩子也要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第二,良好的作息习惯还是要靠自己养成的,不能完全依赖爸爸妈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帮助孩子一把,一起努力,会有良好的效果。



提问: 谈了这么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安全,家长应该怎么提高警惕呢?


郑小燕: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大家都有共同的责任,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尝试。我估计一、二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家长都来接送的,也有一些个别的现象,家长不来接送,要告诉孩子家在哪里,还要告诉他怎么向安全的人求助,还要告诉他一些报警电话。现在学校里有很多的安全条例,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主要是在上、下学的时间,甚至家长比较忙,一个人在家里的时间,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说,看到陌生的人来搭讪,不要理他。有时候可以和同学的爸爸妈妈一起结伴回家。让孩子懂得基本的应对措施,慢慢家长会越来越放心。



提问: 我想孩子的应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和家长的责任还是非常大的。


郑小燕:

小学里都有这样的课程,会告诉孩子在家里有哪些注意事项,在学校里有哪些注意事项,在路上,在平时生活当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校都有安全课程,会逐步教给孩子。



提问: 看一下网友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已经知道攀比了,上次孩子跟他说,班里的孩子都笑我,就我爸爸是开摩托车的。


郑小燕:

有的孩子比学习成绩,有的孩子会比其他的,现在比穿并不是很多的,刚刚这位孩子比的是家长的职业,像这种情况既然存在了,我们不必回避他。是不是这样的家长在家里经常有意或者无意表达对自己职业的自卑心理,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家长的反射。我们家长知道以后,要告诉孩子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只要是通过劳动获得都是有尊严的,都是值得赞美的。任何一种职业都是好的,而我们孩子只要在学校里,你能够快乐学习、快乐的交往,能够在学校里顺利过好每一天,不必要跟孩子进行职业的攀比。一般来说不是整个班级有这样的氛围,可能是一个、两个孩子这样讲,我们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情况,让老师在班级里讲一下。我记得小学里也有课程“劳动最光荣”。有这样的氛围,家长的担忧都会消除。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树立尊严感,非常重要。



提问: 您介绍了这么多,我相信家长们也会得到很多的帮助,节目最后谈一下您自己的心得。


郑小燕:

家长要有心平气和的态度,看着孩子成长,还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的学习天地,让他有学习的氛围。第三,进入小学以后,每天和孩子进行一次交流,哪怕再忙也要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成长。第四,还是要有期待的心情看着孩子慢慢成长,这样会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落。



[网友]问:因为我女儿在幼儿园时老师多说是乖乖女..但是在家时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很皮的.平时不大听我们话的.自己很有主见的...就是静不下心来学习做作业...我真担心她到时完成不了作或跟不上学习进度

郑小燕:

在幼儿园乖乖女,说明她在幼儿园可以静下心来,能够完全幼儿园的一些学习活动,我觉得乖乖女首先是一件好事情。第二,有主见其实也是一个好事情,只要这些主张是正确的,这些主张是有道理的,家长不妨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我们家长之所以认为他在家里不大听话,很可能是孩子的一些想法,家长不能接受。我们家长不妨听一下孩子的主见是什么,如果是好的,家长不妨帮助孩子一起完成。孩子觉得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这种主见会变成大家互相商量的办法。这个孩子也会慢慢的听话,慢慢听从一些家长的建议。当这个孩子慢慢改变以后,我们的家长也可以适时给他一些建议,因为他们比较小,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建议提进去。我们常常说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先肯定孩子的见解,然后家长跟孩子说,如果在这个小想法上再稍微改变一点怎么样,但是你的想法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一定可以慢慢接受家长的建议。



[网友]问:孩子进入小学以后,要面对测验和考试,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和孩子正确看待最初的学习水平?

郑小燕:

家长首先衡量一下,我们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目标究竟在哪里。第二,我们不必很担心,一般来说在学校学习的孩子,就我们看来,大多数孩子都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因为学校一年级的学习是有秩序的,不会有很难、额外的负担给孩子。所以,正常学习的孩子都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恐怕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太高,反而让孩子承受不了的,家长的这种担心,也是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孩子的压力。我想,我们家长还是放宽心态、放平心态。有些家长比较喜欢跟孩子讲,你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这次测验怎么这样。甚至我发现有些家长,孩子考了95、96,还是不满意。关键是家长和孩子定的目标,一定是孩子适合的,小学一年级才刚开始,孩子的成长也是慢慢的。昨天有一位家长跟我说这样的话,因为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他说我的孩子进步了,我很高兴,他可能跟别人比是无法比,但从他自己身上我看到了进步。现在学校的环境更多还是关注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



[网友]问:郑校长,你好。我想给请问一下,我的孩子胆子比较小,遇到有些特别重要的事情,就会焦虑,担心做不好,成为一名小学生,就是很重要的事,作为我们家长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郑小燕:

首先做不好不是不让他做,做不好也不是放弃了,一定要放手鼓励他尝试。我自己觉得,家长可以有意识为孩子创造一些氛围,从简单做起。我们家长都有朋友的,朋友的几个孩子可以聚在一起,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比如说招待任务,他可以完成的。完成以后鼓励他,胆子小是要在活动当中,在任务当中逐渐练大的。我们家长要给他这个平台,让他去做。也可以教给他一些方法,事先给他一个任务以后,家长可以跟他设计一些好的方法,让他慢慢适应以后,一定会更好,当然他上小学了,我们家长可以跟老师有意识的沟通,我的孩子胆子比较小,老师一定会注意的,给他一些机会,给他一些平台,去鼓励他,让他有一些机会。我们有一个孩子刚转来的时候胆子很小,我们学校也有一些项目,老师给了他很多的机会,刚开始上台讲还是语无伦次,但今天他可以不用稿子了,可以脱口而出了。孩子一定是在平台当中逐渐使自己的胆子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