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8196848  发表于 2011-3-27 11:31:00| 3697 次查看 | 1 条回复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本儿童早期教育的书籍——《哈佛教子枕边书》。或许,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每天陪你的孩子分析他周遭所发生的一切,无法言传身教的告诉他一些他必须学会的技能,拿着本书或许可以成为他的另一个老师。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和育,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要把儿童的潜力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
     教育不是仅仅把孩子养大,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理想的人。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教育的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的越晚。在儿童智力的曙光刚出现时就开始教育。”
   
     教育是要父母用一生去实现的,路途艰难而漫长。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就天才的目的和手段,社会的希望在于教育,同样,家庭的希望也在教育。”
    “在西方,像《卡尔×威特教育全书》《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莫扎特教育风暴》《蒙台梭利育儿全书》等,都被称之为早期教育奇书。”
     其中《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我已经看过了,的确是值得推崇的,很经典,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
     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哈佛教子枕边书》是一本很全面的囊括了早期教育的几个重点的内容,下面我就分别做一下介绍。
     首先:他介绍了卡尔&威特的潜能教育。老威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在老威特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信念: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老威特说过:“人们否认我的教育方式,认为我儿子的才能是天生的。如果上帝真赐给我一个天才儿子,这是上帝对我的厚爱,再没有比这更令我幸福的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小威特是他第二个孩子。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残酷现实一度使这位牧师非常伤心,他曾这样说:“我有什么罪,上帝给了我这么个傻孩子?”但老威特并没有绝望,并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教育小威特,事实证明,他的教育是对的,小威特在八岁时就学会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九岁那年就考上了大学,还不到十四岁就发表了数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卡尔&威特认为:在天赋不同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同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确实就取决于天赋的多少。可是当今的大多数孩子受到的是很不科学的教育,所以很多人的天赋连一半都没有发挥出来。但是生下来就具备非凡天赋的孩子太少了。
     第二章介绍了塞德尔兹的自由教育。塞德尔兹的父亲塞德尔兹博士写了一本《天才与俗物》,其中就认为循规蹈矩的儿童长大成人后必然会成为俗物。这本书在全世界还很畅销。塞德尔兹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是,不要乱给孩子灌输术语和公式,而是要诱导她们自由的发挥出天才潜在的能力。
     塞德尔兹还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性,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认识:用烦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儿童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具具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这才是教育应遵循的最高境界。
     他还认为,敢于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人是坚强的人,而只会后悔的人是没有骨气的俗物。他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让孩子学会如何用信心去消灭恐惧。他坚持不要把孩子变成懦夫,他认为一个心理上受到打击的孩子必然会变成一个一事无成的懦夫。
     第三章介绍了巴尔博士的语言教育。巴尔博士也认为幼儿的教育必须从语言做起。他深信,仅仅是早教给孩子语言还不够,还必须从小就教好。既要教孩子清晰的发音,又要教给孩子准确的词义。巴尔博士和威特的父亲一样,反对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
     第四章介绍了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斯托夫人在《M&S自然教育法》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她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我是从训练五官开始对女儿进行的教育。首先使她学会使用耳、目、口、鼻、皮肤,因为这些能力只能在使用中发展起来。所以,必须尽早有目的的对小孩的五官进行训练。教育孩子的目的不仅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高贵品质。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应该从摇篮里开始。一个完善的人应该是品德、健康和才智都优秀的人。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土地,播种思想的种子,会收获行为的果实;种上行为的种子,收获的是习惯;要是播上习惯的种子呢,将收获到品德;如果播上的是品德,得到的收获是命运。由此可见,父母的手里掌握着孩子的命运。
     第五章则介绍了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蒙台梭利曾提出了:儿童心理缺陷的精神病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她的这种独到见解曾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震动。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成长,成为一位具有自信心与安定感、诚实、慎重、品格优良、富于正义感的孩子。
     她的著作思想,概括起来包括几个方面:
     1、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2、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
     3、孩子能够自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的意愿。
     4、“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5、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的发展。
     6、奖惩对幼儿的学习有害无益。
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三岁,就已经完成了60%,而且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六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这一时期必须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在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方面,才会有明显的进步。到八岁时,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也就是说儿童入学时,智力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年龄越小,培养愈容易,效果愈好。
     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超过其他时期,在这一时期它埋藏着成人思维与行为的一切秘密。
     第六篇介绍了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1961年4月16日,在东京文京公会堂的舞台上,四百名五至十二岁的孩子们手持小提琴,排着队伍在等待着20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大提琴演奏家卡扎斯先生的到来。卡扎斯先生一走进会堂,看到舞台上排着整齐队伍的四百个孩子,激动的高高挥着双手入席。与此同时,舞台上一齐奏起了《闪闪星星变奏曲》。“好!好!”他一边睁大眼睛观看,一边连连不断的发出赞叹之声。当孩子们演奏起波巴鲁德和巴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时,卡扎斯的激动之情达到了顶点。
     这位音乐界的前辈被感动的哭了,眼里充满泪水,话都说不出来了。演奏结束后,他热情洋溢地对孩子们说,这是自己“亲眼见到的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激动的场面。。。。”
     那么多年幼的孩子们的合奏,简直如同一个独奏的那样和谐。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奇迹呢?
     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乐家镇木铃一先生。
     铃木的教育方针是:“去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敏锐的感觉、优良的能力。”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只有促进孩子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铃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正确观察或判断事物的能力,不是眼力,而是作为开发整个身体能力的内心感受,眼力只不过是培养人的内心感觉的一部分而已。只要有生命,谁都有开发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即使身体及其他感觉器官有缺陷,但在孩子生命中还蕴藏着不断弥补其缺陷的各种能力的可能性。
     整本书的具体框架就是如此。
     教育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学龄前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
     所以启动自己智慧,来为自己的孩子筹划未来吧!让你的孩子拥有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吧!
甜心小包子  评论于  2011-3-27 11:43:22
有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