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教育是什么?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面对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面对孩子的早熟,叛逆,自私,冷漠,不合作,享乐,亲子教育的话题不可回避的摆在了父母的面前。问题出在了那里?应该怎样调整?亲子教育的意义在那里?方向在那里?


老舍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家庭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囊括了亲子教育的精髓。

6601598337520_.pic_hd.jpg

2.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后期的影响有多大?


在以往,传统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父母用自己以往的人生经验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并希望,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历史经验一定能帮助孩子去面对明天的生活。在教育方式上,也秉承了父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放。于是乎,家长对智力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因为,不可否认的现实就是,一个好大学就意味着一个好工作,就意味着一个好的未来。这种思想被扩大延伸后,又是各种兴趣班的累加。被这种潜意识支配的家长,出现了种种“溺爱”现象。用各种手段刺激孩子学习,用各种暴力强迫孩子学习,用各种方式去保护孩子,替代孩子,使其免受各种劳累苦、各种弊端也随之显现。是孩子太自私冷漠,还是我们走入了一个教育误区。


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真理: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有智力的因素,但更少不了非智力的因素。而这些非智力的因素,包括品德,性格,等等都需要家长去培养。成长需要体验,幼儿时期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所以,亲子教育不应该只是围绕智力开展,而是要更为注重对孩子的品格的教育,也就是教会孩子做人。



虽然亲子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真正唱主角却是父母。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对榜样的模仿,是对环境的反应,想要一个什么的孩子,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日常行为细节的潜移默化,更取决于孩子成长环境的润物无声。汪曾祺先生有句形容他和父亲关系的话:多年父子成兄弟,堪称亲子教育的典范。
一个尊重孩子的父母,一个以孩子为朋友的父母,一个以赏识眼光看待孩子的父母,一个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成功的父母,才是一个成熟的父母,才会带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毕竟,孩子要长大成人,要面对生活,而幸福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亲子就是爱子,望子成龙不如望子幸福更有意义!

3.关于性格与和他人相处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品性的塑造,比单纯的追求成绩和表面的成功来得更为重要。这一点尹建莉说得真好: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XX和人相处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切行为只是出于天然,她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养育孩子是一件很有“文化”的事情,父母对待孩子什么样子,孩子给父母的反馈就是什么样子。


南春vdn  评论于  2020-8-25 15:38:37
回帖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