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打家人怎么办?
2014-4-9 10:52:52
10爱币
宝宝今年五岁了,有个让我们都很反感的习惯就是,喜欢打家里的人。我跟孩子他爸经常“被打”,宝宝一不开心就会开始动手,我们现在很难做,不想对宝宝动手。但是宝宝一直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采纳的回答
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批评或者惩罚孩子。原因是,使用“武力”是小孩子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对于还不善表达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当发生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肢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往往这种方式也最能引起家人的重视。         很多时候,他们的“打”并没有恶意。而此时,带有指责性的惩罚或者批评,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个问题,想想我们自己的反应就可以知道,当别人严厉地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而是自我防御:想各种理由搪塞,推脱责任。孩子也一样。      3 岁以下的孩子打家人,多半是想引起家人的关注,特别是一两岁的孩子,他们会发现,当他们打家人时,家人的反应一般比较强烈,他们有时候就是为了看到家人的这种反应才打家人,此时家人对他的这种行为直接采取忽视的态度就好了。孩子看见他的这种行为不能引起你的任何反应, 试几次之后, 觉得无趣, 也许就放弃了。         对于3 岁以上的孩子,在他发脾气的当口,不用和他讲太多道理,简单共情后给他一个拥抱,等待他平息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拥抱本身就有疗愈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安抚孩子的情绪。也可以考虑在家里设一个专门的“情绪角”,让孩子通过击打沙袋或者枕头的方法来发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再告诉他你知道他很不开心,但是他打你,你真的很疼。
醒知梦空  评论于  2014-4-9 10:52:53
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批评或者惩罚孩子。原因是,使用“武力”是小孩子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对于还不善表达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当发生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肢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往往这种方式也最能引起家人的重视。         很多时候,他们的“打”并没有恶意。而此时,带有指责性的惩罚或者批评,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个问题,想想我们自己的反应就可以知道,当别人严厉地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而是自我防御:想各种理由搪塞,推脱责任。孩子也一样。      3 岁以下的孩子打家人,多半是想引起家人的关注,特别是一两岁的孩子,他们会发现,当他们打家人时,家人的反应一般比较强烈,他们有时候就是为了看到家人的这种反应才打家人,此时家人对他的这种行为直接采取忽视的态度就好了。孩子看见他的这种行为不能引起你的任何反应, 试几次之后, 觉得无趣, 也许就放弃了。         对于3 岁以上的孩子,在他发脾气的当口,不用和他讲太多道理,简单共情后给他一个拥抱,等待他平息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拥抱本身就有疗愈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安抚孩子的情绪。也可以考虑在家里设一个专门的“情绪角”,让孩子通过击打沙袋或者枕头的方法来发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再告诉他你知道他很不开心,但是他打你,你真的很疼。
顺得福  评论于  2014-4-9 10:58:20
对于一些“冥顽不宁”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比如说打手心让孩子知道这是错的。还有呢就是一般来说,宝宝打家长都是由于要求没被满足,情绪激动,或者就是打家长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这时候家长可以采取忽略的态度让孩子打住,家长一忽略了。宝宝也就觉得没意思了。还有就是教育孩子,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如果被打的是你,打你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孩子多多替别人思考,而不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
潇贝贝  评论于  2014-4-10 10:33:19
不能太纵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