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转】“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漫谈教育中的人格养成

已有 3784 次阅读2015-7-22 18:08 |个人分类:育儿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漫谈教育中的人格养成
(黄明雨 先生2015年6月27日“书院中国”公益讲堂的演讲)


  亲爱的朋友们、亲爱的家长们,大家下午好!
 
  谢谢“书院中国”蔡少宏先生的安排,使得我有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个人对教育的一些认识。今天下午的演讲,我将从三个层面展开:一、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孩子人格养成的影响;二、当前各种“新教育”观念(包括蒙特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对该问题的认识;三、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人格的养成。
  
一、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孩子人格养成的影响

  人的成长需要环境,就像育苗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一样。教育的环境组成比较复杂,既有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更有社会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流价值取向对人的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取向,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比如,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资本家和地主富农不劳而获,是可耻的,而工人和贫下中农虽然贫穷,但他们是光荣的。而到了“市场经济”阶段,资本家、企业家成为社会明星,成了媒体追捧的偶像。
 
  又比如,1950年代,美国社会把“同性恋”视为病态,认为同性恋者性格倒错、道德薄弱。杜鲁门总统签署行政令,禁止同性恋者在政府部门中工作。隐蔽街头的同性恋酒吧经常遭到警方突击搜查。到了2010年,美国首都华盛顿承认同性婚姻。此前,美国已有三个州(佛蒙特州、康涅狄格州、爱荷华州),成为允许同性结婚的地区。
 
  这真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在座40多岁的家长,应该还清晰记得1980年代的校园歌曲,比如齐豫的《乡间小路》、《橄榄树》,有一种清纯的气息。但今天青少年流行的音乐是什么,我们可能不了解。我上网查了一下,2015年流行歌曲排行榜的第二名,是被誉为“全民神曲”的《小苹果》。这首歌从2014年5月3日开始发布,不仅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血洗各大网站,让网友听到抖腿停不下来。”而且斩获2014全美音乐大奖(AMA)“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
 
  而2015年流行歌曲排行榜的第一名,歌名叫《青春修炼手册》。在这里,我把部分歌词读一遍:
  
  跟着我 左手
  右手 一个慢动作
  右手 左手 慢动作重播
  
  这首歌 给你快乐
  你有没有爱上我
  
  跟着我 鼻子
  眼睛 动一动耳朵
  装乖 耍帅 换不停风格
  
  青春有太多
  未知的猜测
  成长的烦恼算什么
  
  皮鞋擦亮 换上西装
  佩戴上一克拉的梦想
  
  我的勇敢充满电量
  昂首到达每一个地方
  
  这世界 的太阳
  因为自信才能把我照亮
  这舞台 的中央
  
  有我才闪亮
  有我才能发着光

  流行歌曲,我们古人称之为“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流行歌曲30年前后的不同,感受不同时代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还可以通过2500年前的流行歌曲,来体会我们先祖们的情感和价值追求。孔子重视庙堂音乐和雅乐,同时很重视流行歌曲,亲自编订《诗三百》,使得今天我们还能从中感受先祖的遗风。在这里,我也念一首《郑风》里的《子衿》。这首歌,我们南山华德福学校的音乐老师谱上曲,孩子们唱起来美极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一首爱情歌曲,多么美好多么深沉!
   朋友们,大家细想一下,如果没有我们先祖们的爱情,我们不可能坐在这里啊。我们的老祖先注重情感,同时懂得节制,而不让情感泛滥。什么叫做情感泛滥,或者说“滥情”?我们可以再举一首几年前非常走红的歌曲,体会一下。这首歌名叫《等爱的玫瑰》。每次我从我们学校所在的辛庄进城,都会叫同一辆黑车,几乎每次都会听到这首歌。歌声一起,我的心就拎起来了。这位女歌声唱得撕心裂肺,让人很不安。节选歌词如下:

   风吹过 漫天的寂寞
   爱枯干 枯萎的花朵
   我祈祷 不变的承诺
   是谁在安慰心中饥渴
   
   我要向前飞 我是等爱的玫瑰
   心中潜藏着待放的花蕾
   如果你给我真实的安慰
   我愿为你展现我的美
   
   曾经被风吹 我是受伤的玫瑰
   眼中深埋着滚烫的泪水
   尘世中太多虚幻的安慰
   完美背后看见了心碎

   我们的老祖先很懂得健康的道理,情绪不节制容易伤身。《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是有血有肉的,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的变化,这很正常,关键是要适度。《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懂得中和之道,可现在的人忘了,崇尚自我的充分表达、尽情宣泄。
 
   在这里,我没有嘲讽的意思,我只是试图透过这个时代的“风尚”,指出当前主流价值追求的偏差。台湾德简书院的王镇华先生很慈悲,他说得很好,人类言行的偏态背后,是内心想回到正常的深度的呼唤。
 
   中华大地,从“五四”到今天,将近百年,历经苦难,风雨飘摇。受西方现代文明价值观的冲击,不是向左,就是向右,一直回不到中道。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谈孩子人格的养成,但哪个孩子、哪个家庭、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谁能逃脱这个大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我相信,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谈孩子的教育,光有“爱”还不够。糊里糊涂的“爱”只能造成孩子人格的偏态。所以,我们需要擦亮眼睛,看清楚我们自己从小到大,受到了哪些有严重偏差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

   简单而言,当前社会偏差最严重的价值观是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前者否定精神的独立存在,后者助长
了人类的偏执。
  
 上个世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复苏,物质文明高速发展,那时候世界一流的思想家都开始讨论“人的异化”的问题。什么叫做“异化”?就是在拜物教的压迫下,人变得不再像人。人们感觉到似乎被一台运转越来越快的大机器所绑架,想停都停不下来。1960年代,西方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试图超越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于是涌现了“新时代”思潮。这股思潮也被称为“灵性复兴思潮”,西方人开始对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印度的瑜珈、中国的中医和《易经》的思想发生浓厚兴趣。然而,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观有非常大的惯性,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经历就是证明,我们在座的都是亲证者。有人说得很形象:“我们跑得太快了,以致于灵魂跑丢了。”
 
   有朋友可能会说,你讲的这些都有道理,但和孩子教育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我举个例子吧。目前全世界都在发展核能,但全世界的核物理学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天的人类对处理核废料束手无策。开发核能,必然产生核废料,目前的做法是只能找个荒芜人烟的地方,掩埋起来。这意味着什么?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吃了东西,正常情况要排便,但是现在大便无法排出去,都能在肚子里找不同的角落堆起来。现在,我们的大地母亲肚子里,就堆砌了许多这样的大便,而人类还不懂得“知止”,还是继续往前冲。
 
   经济是需要的,但是不能以伤害人为代价。科学是有力量的,但是要把为子孙后代负责任作为根本前提。教育,不仅是疼爱自家小孩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所有人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大家现在可能有点感觉了,讨论孩子的人格养成,为什么我把警惕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作为第一条来说。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觉察,让孩子随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惯性走,那他不可能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人格的独立,是指精神的独立,思想的明澈,而不是光着屁股到大街上跑,什么都满不在乎。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容易叛逆?那是因为他们讨厌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带着跑,他们心里有一个呐喊:我要成为我自己!我不要成为你们期望的成功人士!
 
   我也是从“愤怒的青年”的阶段走过来的,所以,我很能够理解当前许多“新教育”的努力——“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六年前,我牵头创办了南山华德福学校,当了南山的第一位小学一年级的主班老师。

二、当前各种“新教育”观念如何看待人格的养成,他们是怎么做的

  我对华德福教育有些初浅的认识,对蒙特梭利教育没有接触过,但台湾的王镇华先生对蒙特梭利这位意大利的教育家评价极高。王镇华先生借助蒙特梭利的表达,对人格的养成有深刻的阐释。我很受启发,也愿意在这里分享。

(1)蒙特梭利教育的观点

  蒙特梭利把健康的人格称之为“人格的正常化”,主要有四个指标:首先,是愿意工作的;第二,是能够专注的;第三,是尊重秩序的;第四,是人际和谐的。反过来,蒙特梭利把没有做到“人格的正常化”的孩子,没有称为“人格的不正常”和“不健康的人格”,而是称之为“人格的未正常化”。这么表达的意思是,虽然目前孩子的人格尚未正常,但他仍有回到正常的可能,而不是被打入另册,被看成是“坏孩子”。
 
  相对于“人格的正常化”,“人格的未正常化”描述出来的特征是:第一,面对工作,他是退怯的;第二,其他孩子专注的时候,他是懈怠的;第三,要求尊重秩序的时候,他总是脱序的;第四,相对于人际和谐的孩子,他是任性的或骄蛮的。
 
  把对孩子“人格的未正常化”的描述,用到我们成人世界当中,似乎也是可行的。我们的许多成人,是不是也没有达到“人格的正常化”?而这些“人格未正常化”的成人,不知不觉做了父母,那么对于他们孩子人格的养成意味着什么?所以,蒙特梭利说:“孩子若未正常化,问题依旧存在于成人社会,只是换个形态。”她又说:“幼儿教育,是助其‘内发生成’,而非以一套方法外加、塑造。教师要懂得生命,真懂了,才能为生命而工作。”
 
  蒙特梭利幼儿教育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做“吸收性心智”,另一个叫做“敏感期”。婴幼儿0-3岁基本上是无意识的,一般人在两岁半到三岁左右开始第一次说“我”,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孩子在0-3岁的阶段,学习吸收就像海绵一样,用的是他的无意识,也就是天赋的觉性,蒙特梭利称之为“吸收性心智”。对这种天赋的觉性,中国古人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良知”。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老天爷在帮他学习,他不需要思索,不需要成人学习那般费劲。
 
  “敏感期”本来是昆虫学的一个专有名词。昆虫学家发现,毛虫破茧而出之后,它有向光的敏感期,它会沿着树枝一直爬,爬到树梢,其实它是向光。这种生命的本能,使得毛虫能吃到树梢的嫩叶。它只要吃几天,身体茁壮了,向光的敏感性消失了,毛虫就可以到处爬、到处吃了。蒙特梭利把她在幼儿成长阶段发现的敏感时期也称之为“敏感期”,她讲得很具体,有语言的敏感期、手脚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社会行为模仿的敏感期等,大概有八、九种之多。对于生命的这种本能,中国古人也有两个字可用来描述,叫做“良能”。
 
  蒙特梭利是罗马大学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同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对婴幼儿的成长有细致的观察,可惜的是后人简单地把她的发现只是作为方法论。蒙特梭利说过这么一句话:“婴幼儿,是上帝的选民。如果成人不干扰,孩子自己会找到切入点。”她认为,孩子人格的开展有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时成人太想塞东西给孩子,就成了“爱的干扰”。成人往往为了弥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憾,或为了和别人比教,在教育中容易“目的性”太强。
 
  具体的蒙特梭利教学法,由于我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我只想提醒大家,蒙特梭利教育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信仰。蒙特梭利的话可证明这一点,她说:“有两个层次的爱。往往当我们提到我们对儿童的爱时,我们指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拥抱、照顾,以及我们对我们所认识的人,以及能够激起我们柔情的人所付出的爱。但是,我说的是另一种爱。这个层次的爱,不仅是个人的或者物质的。服务儿童,就是感觉到自己是在为人类的精神而效劳,使它得以自由发挥。这两个层次的差异,事实上不是由教师定义出来的,而是由儿童身上显现出来的。教师会觉得自己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境界。儿童使得她成长,直到她进入了儿童的境界里。”

(2)华德福教育的观点

  华德福教育是由奥地利人鲁道夫·斯坦纳博士创立的一种“新教育”体系。目前在中国已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家长通过学习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自发地创办幼儿园和小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新教育实验。
 
  斯坦纳博士1919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创办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有些偶然。他关心的问题非常广泛,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到处发表演讲,呼吁人类要彻底反省,不要在物质主义的道路上继续下滑。一家烟草工厂的老板非常赞赏他的主张,希望他用他的观念帮助创建一所工厂子弟学校。这所烟草工厂的名字叫做“华德福”。所以,从一开始,斯坦纳博士的态度就很明确,他和他的同事们说,我们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办一所学校,而是一场文化自觉行动的开始。斯坦纳博士把他认为的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提了出来,政治上是民主的,文化上是自由的,经济上是互助的。而其中最关键是以独立的人格为基础,而这是教育的唯一的基础,同时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生命个体的觉醒。
 
  华德福教育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华德福教育提出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华德福幼儿教育的特点。我自己对幼儿教育是门外汉,这个学期在我们南山的幼儿园实习了两个月,很受启发。在去年,辛庄师范邀请了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张俐老师,讲授了五天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内容,很精彩,我将引用她的一些表达。
 
  斯坦纳博士提到人的身体像个房屋,像个载体,承载了心灵。而每个人的心灵里面有三种力量,它们的名字叫做“意志力”、“情感”和“思考力”。除了身体和心灵,我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来自灵性或者说精神世界。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来自灵性或精神世界的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才如此的不同,就算是有着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
 
  斯坦纳博士为了帮助人们容易理解,提出了“人的三元性”,即有“物质体”、“以太体”和“星芒体”。“物质体”容易理解,就是由大地的元素组成的肉身,用科学术语来说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以太体”(有时也被称为“生命体”)是什么呢?张俐老师和她的先生黄晓星老师,曾经在美国“春之谷”华德福社区的养老院工作过。她亲自照顾过的离世的老人有三十多位。美国法律规定,人去世了,应当马上送到殡仪馆。但这个华德福社区经过争取,可以让离世的老人在这里安静地待上三天。在老人过世之后的三天里面,张俐老师说,她看到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小,越来越短,身体变小了。有的老人生前觉得他很胖,怎么过世以后就变小了呢?就是因为当死亡的时候,它的“以太体”(“生命体”)离开了他寓居的矿物质的肉身。中国人理解这件事情不困难,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就是断气了。“气”的状态就是一个活着的人的基本状态,有人生病了,我们会说他“气色”不好。
 
  那么,除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受到的“以太体”,所谓“星芒体”又是什么呢?“星芒体”就是我们的“情绪体”。喜怒哀乐,这也是我们真实的生命的一部分。张俐老师说的很具体,“星芒体”在我们身上的哪个部位呢?她说,对成人来说,我们的“星芒体”大概在我们躯干的横嗝肌、心肺这一带。所以,伤心难过也好,愤怒得喘不过气,很高兴很开心,似乎的确与我们身体的这部分感受有关。
 
  除了“物质体”、“以太体”和“星芒体”这“人的三元性”,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是他的“自我意识体”,也就是来自灵性或精神世界的独立的个体。人和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此。人和动物都有“星芒体”,但动物没有“自我意识体”。一只猫安静地注视我们,似乎陷入了沉思,但我可以断定,它不会思考生命和宇宙的意义的问题。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呢?动物有“星芒体”,有喜怒哀乐的变化,会表达它的情绪,但植物不懂得表达,它没有“星芒体”,它永远是那么平静。而植物与矿物质的不同,就在于“气态”的有无。“植物人”躺在那里,与尸体的差别,“植物人”有呼吸,气没有断,而真正的死人没有呼吸。小小孩和小动物看上去很像,会哭会闹,也不思考,但两者有本质差别,小小孩尽管还不懂得思考,但他带有天赋的觉知——这是人的“自我意识体”最根本的部分,而小动物没有“自我意识体”,所以它不可能成为开悟者。
 
  华德福教育的这几个核心概念,贯穿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中教育,以至于终身教育的始终。斯坦纳博士认为,人的生命存在周期,大概七年为一个阶段。人生的第一个七年,主要的任务是让发展他的“以太体”,“物质体”从娘胎里出来,基本成型了,虽然它还会不断长大。要想让一个孩子的“以太体”发育充分,父母和老师需要懂得节奏和韵律,就像懂得呼吸的重要一样。所以,华德福幼儿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作息,而不是教他们识字和做数学题。华德福幼儿园的老师要求孩子都要睡午觉,有的家长不以为然,说:“我的孩子是不睡午觉的,他喜欢玩,他睡不着。”如果这位家长懂得了“以太体”发育不全,是和“物质体”发育残缺同样重要的事情,他可能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而会积极改变一家人的作息,不再让孩子受电子媒体的刺激,以至于越晚睡觉越兴奋。
 
  在斯坦纳博士的理论里,人生的第二个七年(小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发展人的“星芒体”,当然,他的“以太体”和“物质体”仍然需要继续健康的发育,在小学阶段也需要健康的节奏和韵律,但斯坦纳博士认为这个阶段,是以“心灵里的三种力量”之一的“情感”为主导。相对应的,孩子0-7岁的阶段,心灵里的力量是以“意志力”为主导的,而到了14-21岁的第三个人生阶段,心灵里的力量则以“思考力”为主导。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的华德福学校没有标准的教科书,而是有指导性的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就是基于对“人的三元性”和生命发展周期的认识。
 
  我们回过头来说说幼儿段。0至7岁是一个人一生成长最迅速、工作量最大的一个时期,这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着急传授孩子知识,而是提供健康的环境、照顾孩子的身体,同时尊重和支持孩子心灵里面蕴藏的意志力为主导的学习特点。华德福老师会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通过模仿去学习的。”如何深刻理解这句话?我认为可以这么看:首先,孩子天生就有模仿能力,我们对这个事实要有确信,这种模仿能力之高妙,超出了任何一个成人手把手、苦口婆心地教。这与蒙特梭利的发现是完全一致的,孩子像海绵一样地吸收,这是老天爷赋予的能力。其次,我们要提供值得让孩子模仿的言行。这对家长是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华德福老师通常会说:“你若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么你先成为这样的人。”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华德福幼儿园一天的生活。通常,孩子们早上陆续来了,和老师相互问候之后,去玩他们的娃娃家,玩他们的木头玩具,搭房子,模仿汽车开来开去,有的孩子可能就坐在那里发愣。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们在教室里面忙碌着,也许在准备点心,也许在做一些手工,也许在打扫教室或者叠好昨天洗干净的毛巾。老师很忙碌,呈现出一种工作的状态给予孩子去模仿。这时候有的孩子,看到老师在那里切苹果,会说我也要来帮忙,他自己主动过来帮助老师切苹果。老师让孩子自己选择。或者,老师在那里准备面团,在那里拌面粉,很多孩子就喜欢,我要来帮忙,几个孩子就在那里等着轮流去搅拌面粉,排着队,有的抱着盆子,有的去搅拌。
 
  孩子天生是热爱劳动的,而不是被强迫。蒙特梭利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娱乐,并不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与我们的习惯思维相反,一个会成长的人不需要娱乐,成长就是最大的娱乐,而工作就是休息。
 
  华德福幼儿园——如果一个很好的幼儿园的话,实际上一日的餐点都应该在教室中去准备,就像一个家一样,爸爸妈妈在那里做饭,孩子在那里玩耍,孩子跑来帮帮忙。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在幼儿园里面把这些工作都完成。
 
  有时候,老师会安排小值日生。华德福幼儿园是混龄班,老师会分配大的孩子做一些工作。除了日常劳作,还有每天的主题活动。比如,张俐老师提到的,每天的主题活动可以不一样,比如周一烘焙,周二蜂蜡塑形,周三手工,周四湿水彩画,周五蔬菜汤或者优律诗美。当九点钟,孩子们都来齐了以后,那些家务事做得差不多了,主班老师或者助理老师准备材料,带领孩子做主题活动。到了一定的时间,老师们会给孩子们一个信号,“玩具要回家”,孩子们就收拾玩具,整理归位。收拾玩具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教学的机会,让孩子们参与工作。
 
  然后,老师带领孩子开始简单的颂词,问候大地,问候太阳,然后就进入了晨圈律动活动。接着,老师、孩子就像一家人一样坐下来吃点心,会唱一首感恩的歌,然后吃点心。收拾清理点心、餐桌都是孩子参与清理的。然后去户外自由玩耍。同样的,孩子在自由玩耍,老师在一旁工作,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也许老师在锯木头,也许老师在捞树叶,也许有的老师可能坐下来就做做手工活,孩子可以在旁边参与。
 
  户外玩耍结束,老师会唱歌,给孩子们一个信号,让孩子们把玩具归位,要回房间了。回到教室,喝水,上洗手间,然后,孩子们会在事先准备排好的小椅子上坐好,等待老师讲故事。这个故事一讲就是两周三周,重复的讲,孩子就一次次的听着。然后完了以后就洗手,然后就是午餐。吃饭的过程当中,也是有孩子值日盛饭,孩子很乐意自己盛饭。吃完饭以后,孩子自己洗碗,茶粉,洗干净放好,然后整理好,这个时间就要准备午睡。午睡结束之后,帮助老师做事情,简单的玩耍,然后大家一起把东西收好,唱一下结束圈。“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大家再见。

  下午更多的是养育,上午更多的是教育。这就是华德福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节奏。不同幼儿园可能做的事情顺序略有不同,但是“呼”与“吸”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国内现在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华德福幼教老师,如张俐老师、深圳的赵丹老师等,大家想了解更多,将来有机会可以听她们深入讲解。

(3)其他的“新教育”探索

  除了蒙特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我知道还有许多不同的“新教育”的探索。比如,今天5月我去台湾,参观了台北市开平餐饮学校。那是一个职业高中。来这儿的孩子,大多数对考学都比较厌烦,但来到这里重新恢复了自信,而且掌握了一门职业技能。开平学校的负责人夏惠汶博士,把这所职业高中办成了一个社区大学,开展各种身心灵课程。他要求所有把孩子送来的家长必须参加为期八天的培训,然后决定是否要送孩子来上学。他的目的很明确,他通过这样的形式启发家长: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教育不了的家长。
  我认为,这些“新教育”的探索都是值得鼓励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不愿意孩子按照僵死的社会游戏规则继续玩下去了,而进行教育自救。
  
三、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人格的养成,先祖们是怎么做的

  最后,我想说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进行人格养成的。关于这一点,有的朋友始终不理解,既然蒙特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等这些“新教育”理念那么好,那么为什么还要谈那么老旧的传统教育呢?
 
  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今天的人们喜欢“创新”,不喜欢“保守”,这完全可以理解。只是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新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旧的也不一定都是坏的。我们若认为新的一定就是好的、先进的,旧的一定就是坏的、落后的,这种线形的思维本身就是束缚我们的一种有偏差的价值观。

  我们欢迎、赞赏和鼓励各种“新教育”的探索,但是如何忘记了人类文明源源不绝的大的脉络,这些“新”的教育将很可以昙花一现,或者变异,渐渐枯萎。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如何跳脱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确立“以不变应万变”的稳定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点具有优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老祖宗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他看到一棵树长得茂盛,它的根必须扎得够深;一条河流不会干涸,它的上游必定有一个源源不绝的源头。生命也是如此。谁都知道,人是会死的,但死了还能够活过来吗?我们的老祖宗看到昼夜更替、四季轮转的现象,感悟到一个道理:有始,必定有终,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思维方式,但生命还有一个自然规律,就是“终而有始”。再黑的黑夜也有尽头,明天太阳一定会升起来。冬天,万物收藏,到了春天,又会重新勃发。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短暂的生命的结束,何尝不是进入到一次冬眠,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生命的种子又会重新开展呢?
 
  所以,我和我六年级的孩子们说,我们的年龄差别有三十岁左右,似乎相差挺大,但如果我们的年龄都是几万万年的岁数加上这一辈子的岁数,我们的差别还有那么大么?
 
  讲中国传统教育对人格养成的看法,用两句话就可以讲完。第一句是《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从“小人”的格局扩展开来,成为“大人”的格局。这个人格养成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这辈子没学好,下辈子接着来,不需要着急,同时不能够懈怠啊。人格的养成需要确立一个方向,确立一个坐标,否则可能转了半天,忙活一辈子,还在兜圈圈,白费工夫。
 
  古人说:“独木不成林。”这句话有深意。这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谦虚,说一个人力量单薄,要有人帮忙,人多力量大。而是说一个人成材,必须放到一个与他人共生的环境里,否则做孤家寡人,不可能成就。一棵树,往上生长是一种本能,但未必是自觉的,长着长着,可能就长歪了。但如果许多树在一起,并肩往上,彼此独立,又彼此欣赏,彼此提醒,更容易成材。大家的那种向上的力量容易成为自觉的行动。大家会更明确:不管怎么长,必须朝往天的方向长。否定了这个大前提,横七竖八地长,势必冲突不断,相互拉后腿。
 
  因此说,人格的养成需要确立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变的,不仅是这辈子不变,多少辈子也不会变,这叫做千古不移。古人很清楚这个方向,他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表述,反复在说这个大方向。用两个字,就叫做“配天”。人再高,高不过天,那个至高的、至善的存在就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古人描述什么样的人是“大人”呢?我们的祖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大人”,当然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大学之道”指出养成这样的人格的步骤,第一步,就是明“终始之德”。什么叫“明明德”?古人怎么多出一个“明”字呢?讲话时结巴了吧,我们泥古、愚忠,把他结巴时说的话原原本本记下来,还不敢删掉一个字?第一个“明”是明了,第二个“明”是和“德”一起来说的,“明德”就是“终始之德”。明解了生命的真相,原来死亡并不怕,在这个世界的死亡,就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新生。
 
  第二句,就是《中庸》里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就是让他活出他的天性,我非常赞赏蒙特梭利教育和华德福教育对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贡献。中国在一百年前是没有所谓的“幼儿教育”的,不是中国人愚昧和落后,而是那个人生阶段,本来不需要人特别来教啊,是老天爷在教他们,“率性之谓道”,这个“道”是自然之道。现代社会复杂了,才有人站出来说,不要用“爱”的名义来干扰孩子。对幼儿来讲,更重要的是养育,而不是教育。
 
  但到了孩子换牙了,七岁左右,开始要学习了,老祖宗说“需要开蒙”了,从懵懂的状态里面走出来,则是正式的教育的开始。这个学习,就不是哄孩子开心那么简单了,而是“修道”的开始,“修道之谓教”。老祖宗说得这么清楚,是我们不信啊。
 
  中国传统的人格养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就?培养出来的大人,如星汉灿烂,无以计数。原因很明确,“大人之学”才是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就是“修道”。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几千年从来没有暧昧过。现在,我们作为这么伟大祖先的后人,血液里流淌着千万年祖先累积的智慧,怎么这么没志气呢?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只讲到这儿。我和大家一样,从小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三十多岁开始才认识老祖先的伟大。让我来讲传统文化,我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我们辛庄师范请过许多老先生,他们讲得比我好多了。大家想学习,今后可以听他们讲。7月19日-24日,台湾的林明进老师在武当山开讲《中庸》,用的就是“以经解经”的方法。圣人的不同经典,不论怎么讲,都万变不离其宗。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去武当山和我们一起学习。
 
  今年9月,辛庄师范先从三个月的特训班开始,我自己编写启蒙讲义自己开讲,不是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了,而是想帮来学习的同学先确立一个方向,解决三个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即自古以来,中国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看待世界和看待宇宙的。(2)当前我们已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偏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偏差。(3)观念决定行为。我们也可以从不良的行为习惯入手,开始转化为合乎中和之道的行为习惯。三个月的基础打扎实,再开阔视野,广泛接触各领域的大家,就不至于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谢谢大家!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