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幼儿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及教学内容
时间:2013-12-16 13:59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多元文化课程的目标:1、创造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包容的校园文化;2、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3、给予孩子想象、创造的时间与空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采取了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多元文化教育模式。那么这样的教育模式到底有什么样的好处,它又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呢?今天在这里,爱贝小编就来为各位家长分析一下这种教育课程的目标,也就是它的优势所在,以及它的教育内容。
 
【多元文化课程的目标】
 
宋庆龄曾说过,“儿童的工作是缔造未来的工作”,我们培养的幼儿不仅是要适应未来,更重要的是要缔造未来、创造未来。因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宽阔的胸襟、活跃的思维、好学的态度、开阔的国际视野、文明的行为习惯,使之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学习能力;理解包容、和谐共处的交往能力;求异思变、敢于突破的创新能力,指向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分享互助、快乐学习”的具有中国心的世界小公民,包括:
1、创造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包容的校园文化,让孩子学会尊重各种文化差异,培养孩子理解包容、和谐共处的交往能力;
2、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孩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学习能力;
3、给予孩子想象、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学会自我的表达与实践,培养孩子求异思变、敢于突破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
 
【多元文化课程的内容】
 
1、以节日为主要载体的多元文化体验
通过多种节日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世界多元文化的精彩,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理解、包容各种文化差异。
按月份梳理的节日活动内容:
一月新年了解各国庆祝新年的风俗,举办新年庆祝活动、新年慈善感恩捐助活动;二月元宵节着唐装、做龙、舞龙、做灯笼、游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看烟火;三月植树节和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节的各种种植活动、种子发芽观察活动、栽种交接毕业成长纪念树;四月清明节制作小黄花,纪念宋庆龄奶奶系列活动;复活节制作花帽、花篮、彩蛋,举行花帽大游行、捡彩蛋、插花活动;五月母亲节为母亲准备礼品,邀请各种职业的母亲来园和孩子分享工作体验;六月端午节了解端午节习俗、做彩色纸粽、包粽子、吃粽子、画大王;儿童节六一赠书活动、游园活动和自助餐活动;父亲节为父亲准备礼品,邀请父亲来幼儿园参与游戏活动;九月国庆节了解国庆、五星红旗,进行升旗仪式和阅兵式游行活动;十月中秋节了解中秋习俗及传统故事,“嫦娥”送月饼、小班亲子做月饼、大班幼儿卖月饼以及幼儿自主采购月饼、品尝月饼、毛豆和芋艿、观察月亮;万圣节了解万圣节的习俗及传统故事、参与万圣节的环境布置、举办万圣节晚会,包括各种游戏和万圣节化装狂欢、讨糖游行;重阳节为家里的老人准备礼物、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十一月感恩节知道感恩身边所有的人,用各种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十二月圣诞节了解圣诞节的传统风俗,参与圣诞节的环境布置、举办圣诞派对表演会。
 
2、以爱的教育为载体的多元价值认同
爱是跨国界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取得理解、包容、信任的桥梁,也是传承给孩子们的重要精神财富。幼儿园通过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能推己及人,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去理解、认同社会上所存在的多元价值,从而具备和谐共处的交往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爱的教育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例如:小班的“我自己”系列主题活动、中班的“我的家”系列主题活动、大班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赛速度、展本领、懂感恩)。
秉承“教育过程中尊重与要求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个性、学习风格、表达方式等多元差异,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日常教育活动中,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支持孩子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培养孩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学习能力和求异思变、敢于突破的创新能力。
 
所以,目前的多所幼儿园都开始提倡类似的多元文化教育,旨在让我们的小朋友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学到他们应该懂得的知识。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