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会把孩子毁掉!
时间:2017-03-09 11:28来源:爱贝亲子网 作者:Bonny 点击:
“偷东西”也是孩子这一时期的表现形式。这时孩子常常分不清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误以为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拿走,这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的,这时候是孩子只是“误拿”而不是“偷拿”,他们并没有“偷“这个概念。
当孩子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时,家长会发现之前特别“大方”的孩子,突然间变得“小气”起来,对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牢,即便是妈妈,他也不愿意分享。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当成是自己的抢过来,完全是一副“小霸王”模样。
大约从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慢慢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了。所谓物权概念就是物体的归属权,它是我的?是你的?还是共享的?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东西”?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6岁以下孩子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身边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一部分,只要是想要的,就会想办法去拿。孩子常见的“偷拿”理由有如下几点:
1、引起别人的注意
孩子偷拿东西有时是为了吸引大人或者同伴的注意,比如把妈妈的钱包藏起来,她就不会出去打麻将了;把小伙伴的玩具藏起来,小伙伴就会来找自己玩了。
 
2、物质无法满足
看到同伴有了新玩具,自己也想要一个,就会有借来玩玩的想法。
 
3、追求刺激
这是种通过做“你们都不敢做”的事来吸引别人关注的方式,并以此为豪。
 
4、心智尚未成熟
孩子还小还未产生对物品所有权的概念,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是就是管不住“想要”的冲动。
 
如何处理孩子“偷东西”行为
应该首先去了解孩子“偷拿”东西的原因,根据原因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气从心来先打骂指责孩子。以下是处理孩子“偷东西”行为的正确做法:
 
1、不要在公众场合公开指责孩子
无论什么时候,教育不要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的基础上。不要发现孩子“偷拿”行为就不顾场合指责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如果有他人在旁嘲讽羞辱一定要及时阻止。
 
2、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实质是“偷窃”,如果大人事后给孩子加上“小偷”的标签,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沮丧,对他的成长会产生阴影。
 
3、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告诉孩子这样拿别人东西的做法是错误的,引导孩子正视错误及时去归还物品,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
 
4、不反覆追究,不随意转述
当事情过去,孩子也及时改正时,大人不要继续追究孩子的错误,也不要随意向别人转述,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预防孩子偷拿行为的3个方法
1、建立正确的物权观
在平时生活中教导孩子建立东西归属权的观念,这个东西是“我的”、“你的”、“他的”,同时让孩子体会一下东西丢失时的难受。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拿孩子东西时先征询他的同意。
 
2、增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如果孩子“偷拿”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那他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更多的爱与陪伴。父母应该多和小孩互动,了解他的生活境况
 
3、订立规则
与孩子制定规则,想要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别人同意,不能随意翻动别人的东西,借的东西一定要归还至主人或原处。
 
本文来源于网路,若有侵权告知删除!
相关链接:
 

本文由爱贝亲子网原创,禁止转载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