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家庭教养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
时间:2014-03-06 11:4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了,从0岁开始教育,即便是在起跑线上也要认真对待,每一刻都不能含糊。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对于孩子天赋培养这一块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不少家长喜欢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来提高孩子的技能,这么做是对的吗?到底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呢?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了,从0岁开始教育,即便是在起跑线上也要认真对待,每一刻都不能含糊。有特长一定要努力挖掘,没有明显的特长家长就会用心观察、培养,所以如果谁家的小孩真的是天才,几乎没有被埋没的可能。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
 
为何神童长大后会变平庸?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爱情结晶是个不寻常的“神童”,在极尽挖掘之后,失望地发现自己家里的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正常孩子。
 
为何神童长大后会变平庸?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每当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有关“神童”自杀或者自闭,还有些沦落成寻常人的消息后,很多人的神经猛地兴奋起来。当年的“神童”多年后也不过如此,于是人们的某种心理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因为自己家里没有“神童”或者自己小时候也不是“神童”,所以看到别人家的“神童”没有小时候那样的巨大光环或者最终变成了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难免就有些小开心,于是在心里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其实这就是那种“酸葡萄”的阴暗心理,自己没有吃到葡萄,就想那葡萄是酸的,甚至满心期待那些吃不到口的葡萄都变成酸的。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通过媒体,我们看到了太多“神童”不再“神”的例子,古代最有名气的“神童”就是王安石笔下的一个名叫“仲永”的孩子,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成一个普通人。近代我们所熟知的“少年班”的天赋秉义的神童宁铂,两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后来顺利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9岁那年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然而他以后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学业不顺,婚姻失败,最终出家为僧。
 
他的这段经历很多人都清楚,有人因为这个不成功的“神童”案例来质疑少年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其实少年班很多同学最终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这些不被人们熟知罢了。当时和宁铂同班的秦禄昌同学当时在那个著名班级里不受瞩目,如今则在美国北卡大学物理系和材料系担任教授,因其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而被称为“纳米博士”。 还有如今供职于旧金山议价金融机构的裴益川、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张亚勤都是科大少年班的同学,他们是少年班的精英和骄傲。
 
其实一个人的人生路程有非常多的变数,好比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的人起跑很快,但是没有后劲;有的人起跑平常,后来居上;也有那么一类人,很不一般,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处于领先位置。“神童”也一样,他们是属于起跑快的典型,但是有的人中途落下,和普通人速度一致,但有那么一类人始终都超出普通人很多。我们不得不承认,个体差异之大。
 
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神童”,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

那么家长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智力超常的"神童"呢?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人的智力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各种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所区别。幼年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和模仿力远远高于成年人,这段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绝好时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前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期。如果家长能够在相应的关键期根据儿童的生理和智力发展状况给予相关的有引导性的教育,就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快速而有效的发展孩子的智力。
 
其次,家长不要视孩子为神童。
 
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是"神童",你也应该认识到虽然他们的智力超于常人,但始终保留着孩子气,爱动、好玩、喜欢听故事等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不要为了将其培养成"神童"而对其"严加管教",命令孩子只准学习,不许玩耍。要根据孩子的智力水平,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给予启发诱导,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再次,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自学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让其成才,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例如,孩子在每天的早中晚各休息一小时。在孩子学习汉字的时候,同时指导他掌握汉字的结构和偏旁部首以及查字典的方法等。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并逐渐培养学习能力,拥有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品德培养。
 
即使你的孩子非常聪明,也不要炫耀,更不能让孩子有高于他人的感觉。否则,在骄傲的心理驱使下,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