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宝宝出现手足口病怎么办
时间:2014-04-28 17:5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宝出现手足口病怎么办,专家表示,手足口病发生时,口腔一般最早出现症状,所以发现孩子口腔有溃疡要特别留意,手足口病初期极易被家长误以为是口腔溃疡或者疱疹性咽炎。
这个季节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很多宝宝都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孩子的脸上和嘴里会出现很多小溃疡,甚至在孩子的神色都会出现一些小水泡。因此,家长不能麻痹大意,宝宝身上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很严重的时候需要即使就医。
 
专家分析: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容易被家长忽略
 
专家表示,手足口病发生时,口腔一般最早出现症状,所以发现孩子口腔有溃疡要特别留意,手足口病初期极易被家长误以为是口腔溃疡或者疱疹性咽炎。
 
由于口腔粘膜比皮肤薄得多,这些疱疹出现后,往往在一两个小时内就发展为溃疡。但这种溃疡与平时人们常见的口腔溃疡还是有所不同。首先,从年龄上看,10岁以下的孩子一般较少得口腔溃疡,但相对易患手足口病;其次,从临床上看,手足口病引发的溃疡较多、范围也较广,而一般口腔溃疡往往只有一两个溃疡点,如果发现孩子的牙龈、颚部、唇上都有溃疡的话,一般就要考虑是否是手足口病或被疱疹病毒感染了。
 
宝宝出现手足口病怎么办
 
家长无须过份恐慌,一般手足口病导致的口腔内溃疡会在10天左右痊愈,如果孩子有发烧、手脚疱疹等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暂时不要上学,并及早到医院就诊。同时,手足口病重在预防,所以家长、幼儿园及小学老师都应注意在玩玩具或饭前便后及时为孩子洗手。此外,由于大人也能感染病毒,往往具有传染性却并不发病,所以进餐时应注意让大人和孩子分餐而食,尤其不要用嘴为孩子试食物温度。
 
那么,宝宝出现口腔溃疡还有别的原因吗?如何预防和治疗呢?各位家长继续看一下吧!

宝宝出现口腔溃疡原因
 
1.口疮
 
口疮比较常见,但是病因不一。有的是因为口腔黏膜有不明显的伤口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食物中缺少维生素B。初期口腔黏膜会有灼烧感,接着会发红,并形成许多小溃疡,相当疼痛。常见部位在舌侧黏膜、口腔底部和舌头部位。
 
2.外伤
 
凡是烫伤、刺伤、误食有腐蚀性的东西等,都会引起口腔黏膜受伤,继而引发溃疡。
 
3.药物过敏
 
特殊体质的宝宝可能会因为药物或感染等不明原因的手足口病,引起所谓的“多形性红斑疾病”,这时宝宝身上会出现靶形红斑,眼睛、嘴唇、口腔、生殖泌尿道均有发炎、溃烂的情况。
 
宝宝口腔溃疡如何预防
 
1.补充微量元素
 
补锌
 
牛肉、猪肉、动物的肝脏、硬的坚果可以磨成粉冲着喝。
 
维生素B12
 
牛奶(不要过量、过量会导致贫血)、鸡蛋、蘑菇。
 
补铁
 
红枣(还有助于过敏)、山药(蒸熟后压成泥,或者和骨头一起熬汤给宝宝喝)、豆类、紫菜、菠菜、芝麻(对牙齿也有好处)。
 
2.注意口腔清洁
 
还没有牙齿的宝宝可以吃完东西后,用清水漱口,如果有了牙齿的宝宝,一般在2岁半就应该学习刷牙,3岁应该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宝宝口腔溃疡小贴士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口腔溃疡一样,宝贝们如果口腔溃疡可真是遭罪,不仅会影响食欲,还会让宝贝烦躁、影响睡眠甚至发热,着实让人着急。下面的口腔溃疡小贴士希望能帮到宝贝们:
 
1.查看溃疡位置
 
先找到口腔溃疡的位置,要注意宝宝口腔溃疡处牙齿有没有尖锐不光滑的缺口。有的话要去医院看。
 
2.饮食调节
 
尽量都给宝宝吃流质的食物,忌吃酸、辣、咸的食物,这样溃疡处会更痛。
 
3.转移宝宝注意力
 
做一些能引起宝宝兴趣和好奇心的事情,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能暂时缓解宝宝的疼痛。
 
4.保持宝宝大便畅通
 
偏方巧治宝贝口腔溃疡
 
1.维生素C药片
 
用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撒在溃疡上,让宝宝闭口片刻,每天2次。
 
2.全脂奶粉
 
如果宝宝还不能咀嚼食物,妈妈们还可以选用全脂奶粉,每次一汤匙并加少许白糖,以开水冲服,每天2-3次,临睡前冲服效果最佳。
 
3.生蒜
 
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出现手足口病,可以用做菜用的生蒜去掉皮,切成1小块含在口中,含大约30-60分分钟,不要嚼碎,一天2次。
 
4.西瓜汁
 
如果宝宝是在夏季得了口腔溃疡,西瓜便是最美味的良药啦。将西瓜瓤榨取瓜汁后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服新瓜汁,反复数次,每天2-3次。
 
5.西红柿汁
 
同样是作为夏季的好食材的西红柿,也能为您帮上大忙。西红柿榨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咽下,一日多次,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