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哪些孩子行为反应自卑心理
时间:2013-09-11 14:3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 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

 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

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自卑情绪。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自卑儿童对家长、老师、小伙伴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他们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自己。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来获得,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己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样并不奏效。

大部分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达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