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孩子过分乖巧要注意,小心得了自闭症!
时间:2013-07-05 15:4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现在家长各种各样的忙碌,往往忽视了孩子一些特殊行为,殊不知在孩子的这些行为中,藏着巨大的心理隐患,家长需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周围都夸2岁的强强是个乖孩子,他不哭、不闹,特让家长省心,可是最近他的妈妈才发现他是乖巧,可是他也不和周围的孩子玩耍,也不爱说话,爷爷奶奶怎么逗他总是没有反应,平时,拾到一个小棍都能玩半天,带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他患有儿童自闭症。

与强强相比,6岁的伟伟不让人省心,他爱和别人打架,上课时也静不下来,不断地摇晃,不断地转圈,不能停止活动。妈妈带他到医院看病,医生也诊断为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

这让许多家长纠结,孩子太静了是自闭症,孩子很活泼怎么也得了自闭症啊!那么来听听专家怎么说。近几年我国及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显示,自闭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达到1%。~4%。,自闭症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男孩发病几率高于女孩。自闭症患者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三方面特征:

一是社交能力障碍:眼神回避,听而不闻,他们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人及发生的事情缺乏兴趣,不懂游戏内容及规则。独自玩耍,对他人缺少感情。

二是语言交流障碍:2岁后还不会说话,喜欢用手势或叫喊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自闭症患儿有语言,但不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他们经常自言自语或重复说一些无意义的话。3岁仍不会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听不懂话或只能听懂简单的话,理解力很差,听不懂故事,看不懂动画片。

三是刻板重复的行为障碍:维持一成不变的生活习惯,对玩具不感兴趣,着迷于单调、重复的行为,喜欢无目的地奔跑、转圈、撕纸、玩开关、转车轮等,甚至有自伤、伤人行为。

这些儿童多伴有智力低下,但个别孩子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能力,如对路线、数字、地图、日期、音乐等有超常的记忆。如3岁的洋洋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她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但却不能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内容。有的孩子则对声音、光线、味道、疼痛感觉过敏或感觉迟钝。

“自闭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使儿童的预后有显著改变。”专家提醒家长,应从2岁确诊并进行早期干预。一旦晚于2岁确诊自闭症,所付出的努力就要大得多了。但不论什么时候确诊,12岁之前都会有一线生机,一旦过了12岁,神经系统的发育基本完成,基本上不会再有效果。如果宝宝过了两岁还不会说话,可能就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孤独症”;对于那些很少在户外活动,整天都被关在家里的宝宝,好心人也会提醒父母,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当心会得“自闭症”。

其实自闭症也没有那么神秘,许多家长就可以在家测试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自闭症。

居家自测题目

1 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和交往感到困难。

2 对声音和语言感到迟钝。

3 厌恶学习。

4 对各种危险,如玩火、登高、在街上乱跑缺乏应有的认识。

5 已经养成的习惯就坚决不改变。

6 不爱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表示意愿也不用语言表达。

7 常常无缘无故地微笑。

8 不是像一般的幼儿那样弓着身子睡觉,而是僵硬地伸直腿脚睡。

9 精力异常充沛,有时要半夜醒来,一直玩到早晨,次日仍不疲倦。

10 不愿和任何人有目光接触。

11 对某件事物可能产生特殊的爱好和依恋,抓住不放。

12 喜欢旋转圆形物体,而且可以长时间做同样的动作。

13 重复、持续地玩一些单调的游戏。如撕纸、摇铁筒中的石块等。 

14 怪僻孤独,不爱合群。 

方法:每题用“是”或“否”回答

结果:答“是”,计1分;答“否”为0分。累计分数达8分以上,说明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说明:这只是对儿童孤独症倾向的一种简易居家自测,假若结果表明孩子有孤独症倾向,应立即去专科门诊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治疗。那么怎么治疗孩子自闭症呢?

早期干预

因为孤独症发病在幼儿早期(3岁之前),这个阶段正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时期。所以有针对性的心智行为训练有可能帮助很多孤独症儿童发掘出潜在的智能。这是目前中外医学界普遍认同的治疗方式。早期确诊对患儿的治疗意义重大。一旦父母发现宝宝有孤独症倾向一定要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通过早期干预使孤独症儿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使其智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儿童可在学前期进入学校学习。

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早期干预,离不开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干预措施1:与教育“挂钩”

教孩子学习生存的技能和与人交往的规则、方法

设定的目标应贴近孩子,同时把这个将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一点点地、分步骤去实现,使他们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后反复练习,将成果巩固下来。

让孩子对交流感兴趣

长久地和亲近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亲人的手势、动作、语言、表情、相互表达和回应的方式、交往的技巧;耐心地给孩子反复示范,一次次地引领孩子模仿。

干预措施2:时刻和孩子说话

第一步:教孩子模仿父母的口部动作

比如张大口、闭嘴、打哇哇、伸收舌、弹响舌、舔舌、咬舌、模仿发声等等,以锻炼口、舌、唇、齿的灵活性。让孩子知道听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动作的意义——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拉拉手表示友好。

第二步:“发单音”的训练

从称呼最亲近的人“妈”开始学发唇音;在拍一拍、抱一抱、打一打的动作中学习爆破音;借助孩子喜欢的食物和玩具学习一些词汇。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目光注视及与父母的对视,使之能模仿父母的口形发音。

第三步:学双音词语

当孩子的单音字说得比较好了,就可以着手教他学双音节词语了,并将认知渗透其中,依靠实物和图片,教孩子会说“杯子”、“面包”、“橘子”、“猴子”。

在这里爱贝小编,提醒各位家长多注意孩子们的特殊行为,若发现孩子得了自闭症需提早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