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爸爸去哪儿》内地热播 引起年轻一代“父职”的反思
时间:2013-12-10 09:0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中国传统概念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但作为在改革开放背景中出生和成长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年轻的“潮爸”、“嫩爸”们背负来自“4+2+1”育儿模式的殷殷期盼。

随着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内地热播,“星爸”与“萌娃”迅速走红,赚足人气,并引发初为人父的年轻一代对“父职”的反思。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中国传统概念里,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但作为在改革开放背景中出生和成长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年轻的“潮爸”、“嫩爸”们背负来自“4+2+1”育儿模式的殷殷期盼,一方面,事业为重、养家糊口成为其履行为父之道的“招牌”;另一方面,“80后”父亲是在长辈呵护中长大的,强调自我个性,缺乏育儿耐心,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往往被忽视,“父教缺失”现象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日益显著。
 
据介绍,《爸爸去哪儿》将5个明星还原到爸爸的角色,每期在与子女72小时的乡村体验中,完成做饭、哄孩子,陪孩子做游戏等“简单任务”,而“星爸”面对子女不知所措、状况百出的表现成为该节目的一大卖点。许多年轻父母在笑声中看到自己,反省自己。
 
“爸爸去哪儿”热带来父亲角色大分析
 
某某是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因为工作的缘故,出差学习、熬夜加班都已习以为常。“由于跟父亲相处时间较少,孩子缺乏自信心、独立性差、胆小等特点明显。”他的妻子说。

   某家长表示,每次开家长会,教室里坐满了“娘子军”,爸爸屈指可数。“如果长时间没有爸爸的教育,探索精神、自立、喜欢冒险、爱运动、动手能力比较强等这些男孩本该具有的天性就会缺失。”

  网上调查,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觉得不好说;仅13%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

   有人认为,所谓“父爱如山”,并不是指带小孩子吃饱睡好,而是要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教导与陪伴他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

  节目热播的同时,也有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引发热议的不应局限在父亲是否回归家庭陪伴孩子,更应让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得到重申。《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与《傅雷家书》并称中国“三大家教典范文本”,但为父者并没有日日在家陪伴孩子,只是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规范和引导。

  某社会人士称,当今社会,很多父亲将工作与养家作为生活“核心”,从而忽视了其所承担的精神和道德上的教养责任,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会对子女将来的社会交往与沟通产生影响,完整的家庭教育中“父教”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与母性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