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之家庭作业应不应该留
时间:2013-09-18 11:5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教育部针对其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正式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等十项措施,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
近日,教育部针对其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正式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小学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均衡编班等十项措施,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
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提出开始,给学生减负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如汪洋大海一般写之不尽、做之不竭的书面作业,更是成了扼杀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罪魁祸首”,取消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诚然,过多的书面作业会让孩子淹没在题海之中,进而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失去童年的快乐。但是,一刀切的取消书面作业是否真能有效减负?
中国小学生作业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生活周刊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上海市闸北区三年级学生乐乐在接受记者“幸福是什么”的采访时,说出了这样一句 话:“知道,幸福就是有人帮我写作业。我虽然生活在现代,生活在这和平年代,可我还是要写作业,因为我不是高富帅,我有很多压力。我要赶作业,就这样 吧。”三年级的孩子,本该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乐乐却说出这样一番深沉悲观的话来,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悲哀。
 
 
这样的事并非凤毛麟角,它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但不能仅仅因此就断定书面作业百害而无一利,将其取消掉。书面作业,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家长来 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教师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什么即使对于各方面来说都是负担的作业,还能生存得如此顽强,甚至愈演愈烈?答案只有一 个:因为它有用。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通过作业得到巩固,家长和教师能通过作业完成的情况掌握孩子学习的情况。在高考这个指挥棒暂时不可能停下的今天,学生 的学习必然会受到高考的制约。而书面作业正好符合高考的需要,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优势教育 资源区的学生能享受到比劣势教育资源区的学生更多的好处,在起点不同的情况下,劣势教育资源区的学生要想迎头赶上,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这些努力中, 书面作业又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生硬的取消掉书面作业,起点本就更低的孩子又怎么构建核心竞争力呢?
中国的家长历来 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但对于一部分自身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来说,学校是唯一能教育他们孩子的地方。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也是他们了解 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取消掉书面作业,这些家长会不会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下,另外给孩子布置不符合孩子学习需要,或者超过原 有分量的作业?
不管怎么说,教育部能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现在,提出给孩子减负,并诉诸于规定的做法,已经表现出改革的决心与诚意,这是学生、家长、教师都乐于看到的,但与此同时,也希望教育部能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政策,别让好心办了坏事。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