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困难新生圆梦江苏喜进大学
时间:2013-09-09 08:4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9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迎来2013级新生报到入学。一些特殊身影,格外引人关注,他们经历了人生磨难,或来自偏远西部,或来自贫困山区,却同样带着微笑。

 9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迎来2013级新生报到入学。一些特殊身影,格外引人关注,他们经历了人生磨难,或来自偏远西部,或来自贫困山区,却同样带着微笑。

双眼近乎失明,音乐成了“眼睛”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很适用于南师大新生倪少东。

小倪是盐城人,从小有严重的视力障碍,一只眼睛几乎失明,另一只视力矫正之后也只有0.3。而他却以全省音乐统考第21名的成绩,进入南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

视力虽不好,倪少东的体育却不错,9岁时成为国家游泳队储备队员。“他参加比赛获得的奖牌,有一箩筐!”倪爸爸说,“但是,运动员毕竟吃的是青春饭,我们要为他的将来考虑,所以,还是让他走了音乐这条路。”

7岁开始学习二胡,“老师拉过一遍,他就记住了!”说到儿子,倪爸爸满脸骄傲。不过,倪少东却表示没有这么夸张:“一句谱,老师拉3遍我大概就能记住了,可是因为视力原因没法看乐谱,所以,会比别人多出一个课时来练习、记住。”

说到将来的打算,倪爸爸坦言,儿子虽然生活上能够独立,做到跟其他人一样,但是因为视力,音乐之路可能不会太顺利,“台前的表演,说实话需要一定的形象,他可能没办法走到舞台上、走到观众前。”倪少东则表示,会在大一的时候把音乐基础打好,“希望将来从事编曲等幕后工作。”

脑瘫女生,比正常人更坚强

从小身患脑瘫,行动不便,刘一静却和正常人一样,全力以赴地去实现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在今年的专转本考试中,她以276分高出本三录取线20分的成绩,被南师大中北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由于刘妈妈在怀孕期间受到计算机辐射,导致刘一静也受到了影响。肌肉无力、行动不便,她从小学习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刘妈妈说:“我们写字都是手指、手腕用力,她身体协调没那么好,需要用胳膊肘来牵引,十分费力,所以,她写字花费的时间比别人要多。”但是,高考并不会因为这个情况给她延长时间,所以,她想到达普通人的写字水平,十分努力。刘妈妈说,女儿从来不把自己的身体条件当作借口,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正常人。“当初她爷爷卧病在床,每周五她都会打水给爷爷洗脚,其实她自己手上是没多少力气的。后来在正德学院的时候,有个同学行动不方便,刘一静就去帮她打饭,宿管阿姨都笑着说‘你自己都不方便,还这么照顾同学!’”

刘一静去年参加专转本考试,差了20分。“她很坚持,当年高考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我跟她说‘上个成校就可以了’,她不愿意,她要靠自己的努力考上本科。”

壮族女孩独自坐三天两夜火车报到

今年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第一次面向外省招生,昨天报到的100个新生中,有34名少数民族学生。记者现场注意到,少数民族新生大多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几乎都是独自前来。

“这里的食物太淡啦,还有点偏甜。云南的饮食是偏辣的。”“这里的山太少了,而且地好平好平。”“咦,都说这里好热,我觉得挺凉快的嘛!”他们的第一感受,也蛮有特点。

壮族女孩李秋兰身形单薄,提着一个旧的行李箱,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小姑娘是一个人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南京的。“第一次离开家,爸妈很想送我来,但是火车票太贵了,所以,一路上他们一直给我打电话,结果手机完全没电了。”

李秋兰说,从少数民族学生被录取开始,学校就开始了电话追访。“问我们饮食上有什么禁忌,生活起居上有什么特殊要求。”为了确定李秋兰的出发日期,学校再三进行确认。“还没进校,就有一名学姐‘一对一’为我安排。这也是爸妈能放下心的原因。这名汉族学姐带我参观校园,还领着我报到,为我安顿宿舍。”

想到远在家乡的父母,李秋兰的眼圈有点儿红。“中秋节肯定是不回去了,我想有机会做做勤工俭学。”她说,从山窝窝里出来上学不容易,到了南京这个大城市,什么都是新鲜的,但她没有时间去“玩”,要利用好在大学的学习时间。“我们那边教育落后的地方很多,我一定要学好本领,希望毕业以后能回到家乡当老师。”

来江苏,想看看东部大城市精彩

而陕西女孩丁瑞,还没有来南京农业大学报到,就已和学校有了“亲密接触”。

今年暑假,“陕西青少年公益”发布微博,希望社会帮助来自贫困家庭的丁瑞实现“大学梦”。她求学的南京农业大学官微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开学报到,只要带上录取通知书和家庭收入证明,便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减免学费。”

“从西安出发,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快到中午的时候,丁瑞和爸爸才拖着行李风尘仆仆地赶到报到点。“南京农业大学的学费,相对于别的学校便宜一些,但一学年也要2500元。”丁瑞告诉记者,为了这笔学费,家里可愁坏了。“我爸妈都是农民,爸爸进城务工,一个月收入只有1600元,我自己又有遗传性皮肤病,一直在吃药治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她说,“陕西的‘希望工程圆梦助学基金’帮我凑够了第一年的学费、生活费,我才安安心心地来南京报到。”丁瑞说,家乡很多孩子都选择到西安去上学,而她挑了南京,“是想来看看东部大城市的精彩。青奥会明年在这儿举办,我也想参与其中,做一名志愿者。”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