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烦恼 >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家长怎样教育
时间:2014-08-18 15:5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家长怎样教育,父母要先讲规定,让孩子有遵循的方针,才能去谈孩子是否听话。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订的规范要具体清楚。在订规范时要让孩子参与,这样才知道他懂得什么。
相信不少家长在面对不听话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教育,有些家长在遇到不听话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教育?爱贝小编建议: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如何去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进行教育,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方法。
 
指令清楚、实际:当宝宝把照顾者的指令当作“耳边风”时,爸妈在提出要求时就要做到指令清楚、实际,内容宝宝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宝宝能“做得到”。例如,“把房间清理干净”就太过模糊,宝宝不知道是清理玩具呢,还是清理衣服,还是把房间扫一扫。“把房间地板上的玩具收到玩具箱里”,这就明白得多,同时也是宝宝能力可以做到的。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家长怎样教育
 
选择法:当有些事情必须做但孩子不肯做时,可以采用选择法。所谓选择是要孩子选择“先做”还是“后做”,是“立即做”还是“等会儿做”,而不是要孩子选择“做”还是“不做”。比如,头发长了,但孩子不肯理发,父母可以用商量的口气说:“是你先理,还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发后,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转移法:孩子不听话,有时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看见一件玩具,孩子闹着要买,怎么办?这时,父母可采用“转移法”,即不与孩子谈这件玩具该不该买,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他要买玩具的想法。
 
接纳孩子的情绪:爸妈虽不接纳孩子的负面行为,但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听听孩子的心声,否则,孩子也听不进父母说的话。
 
订定规范:父母要先讲规定,让孩子有遵循的方针,才能去谈孩子是否听话。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订的规范要具体清楚。在订规范时要让孩子参与,这样才知道他懂得什么,再依此共同订出规范,并利用孩子能看懂的字或图具体列在纸上。虽然孩子不一定能遵守,但至少已有提醒的作用。此外,订规范时,也可附加订出违规不执行的处罚方式。订规范时要注意合理性。
 
防患于未然:事前模拟可能发生的状况并设想解决方案,可降低孩子负面行为的几率。例如,父母带孩子去逛百货公司,孩子会认为要去买玩具,没买的话,就会在百货公司哭闹,赖着不走。其实父母在事先就应想到孩子可能有的反应,应先告知出门的目的是逛一逛,不会买玩具。
 
慎用处罚:在没有安全顾虑的前提下,适度处罚五六岁的孩子,让孩子尝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可教导孩子学会责任。然而,父母处罚孩子往往一次比一次严厉,结果处罚越强,孩子反而越来越不听话。因为处分的次数一多,孩子会渐渐“习惯化”,甚至越禁止,就越想做,所以父母需要慎用处罚。
 
善于奖励:若孩子总是动来动去、安定不下来,父母可与孩子约定,若他坐20分钟都没有跑来跑去(同时须为他安排一些活动),就可以得到一个“小星星”,累积7个“小星星”以后,可以换取一样他一直想要的东西。如此孩子不但可平稳下来,也有了努力的目标。使用奖励时应尽量避免物质奖励,也不要让孩子太快获得奖励。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亲子成长8步法”是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康丝坦斯•汉夫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后由他的学生、马萨诸塞大学巴克利教授等在临床中使用和修改而成。按计划,共有8个步骤,每一步花1周的时间。
 
第一步:从出生时开始关注孩子。孩子从小就期望父母而不是别人的肯定、欣赏和接受,父母的微笑和点头告诉婴儿,学习站立和走路很重要,甚至值得冒摔倒的危险。但有的孩子后来渐渐发现,父母的关注总是负面的———批评、命令、不满,很自然地,孩子就不再有为表扬而努力的动力。
 
第二步:正确积极地关注孩子。这一步教父母注意和承认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忽视不良行为。帮助父母欣赏孩子及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时光。
 
通过“特殊时间段”:每天花15—20分钟,完全投入地与孩子轻松游戏,不要命令、指导或提问,让孩子做主。最好的游戏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游戏,只要时间一到,就对孩子说:现在是咱们一起玩的特殊时间,你想玩点什么?如果是两个人玩的,父母就要处于次要位置,让孩子做指挥官;如果不是能一起玩的游戏,父母则要心甘情愿地做个亲切的伙伴和有趣的旁观者。
 
原则:1、不指导,不纠正。不管父母说什么,别指导孩子做什么,或试图改变孩子玩耍的方式,这种做法只会被解释为您要控制局面,孩子会立刻跟父母顶牛。如果父母的描述不带批评色彩,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干的事感兴趣。
 
2、不提惹人烦的问题。对9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父母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对年龄小的提问内容要丰富多采,如“你最喜欢哪块积木?”“我们明天出去玩,你想买什么?”。
 
3、有选择地表扬。表扬孩子时应相当具体,也可以因为没做不受人欢迎的事而表扬他,如“真高兴看到你最近干净多了。”
 
方法:1、家长发出指令后不要离开孩子去忙自己的事,而是要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不论何时服从了家长的要求,家长都要表扬他。另外,家长要用放大镜盯着孩子的良好行为,如果在没有家长提醒的情况下,孩子遵守了家规做了家务,家长要给孩子以表扬和奖励。
 
2、给孩子提出一系列简单、温和的指令,如“请把那只铅笔递给我”。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孩子养成服从习惯的程度取决于练习机会的多少。
 
每天至少找出两三次机会指令孩子给家长帮忙,要选择孩子不是很忙的时候,不至于让孩子痛恨家长打断他的事情。在孩子服从每个指令时表扬他1次,对于很小的孩子,可以用点心或饮料作为奖励,对大些的孩子口头表扬就可以了。
 
3、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改变发出指令的方式,就能极大地改善孩子的行为反应。发出指令时请注意:
 
不要发出没有必要的指令。家长发一些日常指令前,要停下来想想指令的重要性:这是需要先做的吗?是孩子必须做的吗?如果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家长就不必发这条指令了。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家长则要准备鼓励和惩罚双管齐下,让孩子服从指令。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明白,家长是言出必行的,就会更加服从家长。
 
家长的指令要简单,一次只发一个指令。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如果听到一个复杂的指令或一次听到几个指令,就会犯糊涂,通常的反应是哪条指令也不执行。
 
确保孩子听见家长的话。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家长不要从另一间房子里往外喊或连头都不抬就发号施令,必要的时候轻轻地把孩子的脸转向家长,以确保孩子在注意家长说什么。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