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烦恼 >
上课总是走神该不该怪孩子
时间:2014-08-07 14:4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上课总是走神该不该怪孩子,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大家“气”一上来,往往都认为是孩子的错,其实这是所有孩子的共性。所谓“走神”,就是指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
上课走神是很多小孩都会经历的一件事,相信不少家长在小时候也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爱贝小编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课总是走神这件事上面需要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改正。
 
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大家“气”一上来,往往都认为是孩子的错,其实这是所有孩子的共性。所谓“走神”,就是指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儿童注意力的发展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变化过程。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3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是无意注意,那些形象、生动、新颖的事物,吸引着儿童的注意。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能力发展,脑功能不断成熟,才渐渐发展为有意注意,这个阶段孩子不能适应长时间目标学习,因为孩子有意注意发展不完善,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总是走神该不该怪孩子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5~6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约为15~20分钟,10~12岁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持续30分钟以上。孩子上课走神的原因很多:老师讲得太枯燥不喜欢听;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因而不喜欢这门课;缺乏学习的兴趣;一些学校和家长一味让孩子努力学习,剥夺他们娱乐和休息时间,也会造就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其学习兴趣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受外界因素如嗓音、偶发事件、新奇事物等刺激的干扰,包括饥饿、疲劳、生病等身体因素;心理不适或障碍,如悲观、焦虑、烦躁等均可导致注意力涣散。
 
从医学角度讲,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见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又包括生理因素:如年龄大小,身体状况,营养状态,脑发育水平,脑部疾病等;心理因素:如兴趣、习惯、动机、意志力、态度、情绪状态等。外因主要是指外界干扰和不良的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轻微的、短暂的、偶尔的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不是病态,家长不必紧张。
 
像疲劳睡眠不足可以引起短暂的注意力不集中,一旦休息改善睡眠,注意力便可恢复正常,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的、严重的、不能自控的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多伴有学习困难,这些往往提示和疾病相关的注意力缺陷,在学龄儿童常见于多动症,抽动症,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脑器质性疾病,铅中毒等病症。一旦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在校老师反映上课走神,在家发现做作业磨蹭,做事无长性,虎头蛇尾,粗心马虎,丢三落四,学习成绩不好等现象,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和机构就诊,对孩子进行评估,诊断,这样就能早期发现和注意力缺陷相关的病症并提供正确地治疗,以避免孩子发生学习困难。
 
父母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孩子因为什么而上课走神,一定要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方可取得好的效果。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矫治: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夜猫子”型的,让他(她)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这样才能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做些放松训练
 
可以让孩子在上课前做些放松训练。舒适地坐在椅子上,然后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大腿,一直到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
 
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做做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顺序打乱,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数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出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多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孩子一遍,相信你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排除外界的干扰
 
让你的孩子清理一下自己的桌面。别把那些小刀、尺子等东西放在自己的眼前,将他们收起来,最好放到书包里,不需要用时,坚决不拿出来。
 
使用一些调控注意的技巧
 
教孩子尽量看老师的眼睛,并跟随老师移动。只要一会儿,老师就能感觉到你的孩子在注意听讲了。也许他还会以一个特别的眼神鼓励。在老师讲话的间隙,小声或在心理把老师讲的内容重复一遍;或者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老师讲的重要的话随时记下来,这也能够使你的孩子一直保持注意力。
 
不在难点上停留
 
有的孩子上课时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就会仔细地想,但这很浪费时间,往往是这个问题还没有想好,老师讲得下一个问题就漏掉了,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在难点上停留,先记下来,可后再慢慢钻研。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