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南京 > 爱贝互动 > 爱贝互动 >
南京将投入1.6亿 用于幼儿园建设
时间:2013-12-09 09:1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学前教育一年免费,给困难家庭发放幼儿园助学券,市财政每年投入1.6亿元用于幼儿园提档升级……
学前教育一年免费,给困难家庭发放幼儿园助学券,市财政每年投入1.6亿元用于幼儿园提档升级……近日召开的南京市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传出了一系列利好消息。前不久,记者随省市政协委员调研我市学前教育现状时发现,学前教育虽然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但在满足适龄幼儿“有园上”、“上得起”基础上,如何使其“就近上”、“上得好”,仍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家长经历民办园太贵上不起、公办园“拥挤”不易进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职的冯莉有个女儿,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了上一所心仪的幼儿园,不仅亲朋好友都动员起来了,夫妻俩还跑了十几家各种类型幼儿园摸情况。一打听,公办园每月收费低的200多元,高的800多元,因为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教师及保育员工资均为财政拨付,所以价格才相对低些。但由于要进的人太多,不容易进去。民办园入园门槛相对低一些,但每月收费低的1000多元,高的三四千元,让很多家长望园兴叹。跑到最后,冯莉咬咬牙作出一个决定,把原有一套大房子卖掉,在鼓楼区一所名牌小学附近买了一小套学区房,“这样女儿连上小学问题都不用烦了。”
 
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市学前教育“上学贵,上好学难”现状。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海说,2011年以来这3年间,全市实施“幼儿园增量工程”,全市新增幼儿园学位2.3万个,初步解决了前几年出现的市民为孩子入园连夜排队现象。
 
但另一个数据则与家长的期望值有不小的差距。参加调研的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晶波教授说,我看了市教育局投入明细账本,2012年全市幼教投入只占6.78%,换句话说,教育每投入100元,幼教不到7元,“比例太低了。”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578所,其中公办园60%,民办园40%。按照规划,2015年,全市公办园与民办园比例将从目前的60%提高到70%。提高10个百分点,难度不小。
 
南京将投入1.6亿 用于幼儿园建设
 
园方困惑没编制老师的收入只有有编制的一半
 
今年9月,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在银龙地区开设了分园,不过直到现在教师的编制问题仍然没有落实。2个班6名教师,4名是从梅花山庄幼儿园调过去的,另外2名是园方自己招聘的。
 
缺编问题不仅一般幼儿园存在,名牌幼儿园情况也不容乐观。作为一家省级园,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现有16个班,入园孩子540名,教师90人,在编仅64人。此外,该园还在江宁、浦口、河西新城建了5个民办分园。市实验幼儿园书记曲新陵介绍,算上每个分园抽调3—5名骨干老师任教,缺口更大,为了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只能聘请非在编人员。
 
“我市幼儿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问题。”市政协委员秦红告诉记者,据她了解,某个区的6家公办幼儿园就缺编53人,缺编1/4;还有的区公办幼儿园,只有园长等少数管理人员有编制,其他的教师全是社会招聘的。
 
在幼儿园,有编制教师月收入4000—5000元,没有编制只有2000多元,收入差距挺大。“这不仅会影响聘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带来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秦红说,现在聘用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干个一两年,有更好的待遇或机会就跳槽了,“这就打乱了幼儿园的教师培训计划,刚培训了一点点就跳槽了,新聘的教师又得从基础开始培训,反反复复最终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
 
今年,我省公布《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试行)》,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按师生比1:16的比例核定,主要用于配备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放宽师生比。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幼儿园布局调整等情况,对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
 
鼓楼区教育局局长蔡双根说,为解决编制缺口,区政府打出组合拳,原鼓楼区财政拨款90万元启动资金,在全市率先解决集体园在职、退休教师进入全民医保的问题。原下关区从2013年开始,集体园在编人员绩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与公办园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全区还实行了公办园与集体园整合,集体园不再进人,区教育局将以公办园进有编制的教师来补充集体园缺编教师的方式,破解同岗不同酬难题。
 
委员支招加大支持力度,让孩子享受公平的学前教育
 
除了政府加大投资之外,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幼儿园建设非常重要。位于市中心的长江路幼儿园园长李铭说,原来办园条件差,蜗居在长江路小学内。借助老城改造契机,玄武区政府与一家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由企业投入3000多万元建新校址,面积扩大2倍,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从6个班扩大为9个班,现在入园孩子247名,每年有100名娃娃能上一街之隔的长江路小学。区政府只投入200多万元,起到了“四两拨千金”效果。
 
据悉,从去年开始,市级财政对民办幼儿园创建“省优质园”首次实行财政奖励和补助,极大调动了民办幼儿园积极性,当年就有21家民办园成功创建“省优质园”,占当年新创“省优质园”总数的80%。今年全市申报创“省优质园”数量增至46所。
 
秦红认为,目前,尽管全市总体幼教资源供需尚能平衡,但从分布来看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均衡问题,孩子就近入园满足度亟待提高,这方面政府需统筹考虑,体现公平性。
 
市政协委员夏兴华建议,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在经济薄弱区域,为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提供“上得起”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同时,加大对民办园的投入、落实民办园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市政协委员杨高才也认为,虽然近年全市学前教育通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成效日益显现,但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与学前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好上学”和“上好学”两难同时存在。他建议,优化调整现有学前教育资源,统筹闲置教育用地或校舍,充分挖掘潜力。在城区改造、新区建设中,积极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的相关政策,提前介入,主动对接,保证幼儿园与新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