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亲子关系 >
为什么孩子会有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时间:2013-12-24 13:39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
孩子从出生之日起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最多的也是父母。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决定性。如果孩子长大之后不孝顺,其实归根结底也是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
 
特别是以下几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不孝子:
 
1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最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2 啰嗦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
 
3 包办溺爱的父母
 
父母包办溺爱,就是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孝顺的机会,让孩子心理变得越来越冷漠。
 
 
为什么孩子会有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既然这几种类型的父母不可取,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健全人格,尊老爱幼呢?下面是爱贝小编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 父母应该学会“装”
 
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2 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官大、钱多、关系硬,这样的人不仅绝对培养不出孝子,还会培养孩子的非道德行为。
 
3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体验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医院,并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道德体验感,今后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同样如此。所以,父母平时要试着让孩子为家里做点事,并及时称赞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小编总结:父母应该学会“武装自己”,适当装病、装穷。装病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为父母服务的机会,装穷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为家里做些事的机会,并体会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