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儿童健康 >
孩子5种错误的饮食习惯
时间:2013-11-26 12:5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
孩子的饮食可能没有太多规律,其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的饮食习惯,妈妈们知道哪些饮食习惯是错误的吗?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列举了常见的5中错误的饮食习惯,看看你家的孩子有没有吧。
 
1、饭前喝水
 
囡囡平时不愿多喝水,可一到快吃饭或正吃着饭时就开始要喝水。如果不让喝,就不好好地吃饭了。妈咪只好让她喝,时间一久就养成了吃饭时必喝水的习惯。
 
犯错真相
 
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习惯。消化器官到吃饭时间会分泌出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等,与食物的碎末混合在一起,使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喝了水就会冲淡和稀释消化液,并减弱胃液的活性,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科学做法
 
如果宝宝在饭前感到口渴,先给喝一点温开水或热汤,但不要很快就去吃饭,最好过一会儿。
 
 
孩子5种错误的饮食习惯
 
 
2、随时吃水果
 
甜甜很喜欢吃水果。于是妈咪经常在餐桌摆上水果,好让宝宝随时吃。可甜甜吃了很多水果,却经常便秘。妈咪不明白,为什么宝宝那么爱吃水果还总便秘呢
 
犯错真相
 
吃水果一定要注意时间,特别是对快速生长发育的宝宝来说。如果在饱餐后马上吃水果,堵在胃中就易形成胀气,以致引起便秘。餐前给宝宝吃也不适宜,因为宝宝的胃较小,餐前吃水果会占胃的空间,影响吃正餐。
 
科学做法
 
最好把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让宝宝把水果当做加餐点心吃。
 
3、从不让宝宝吃零食
 
贝贝的妈咪很少让他吃零食,她觉得小孩吃零食是个坏习惯。因为零食会抢占宝宝的胃,影响身体摄取别的营养。
 
犯错真相
 
专家指出,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手脚不停地活动着,消耗大量热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

科学做法
 
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

4、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
 
么么不爱喝奶了,真让妈咪着急。幸好现在市场上奶品的种类很多,于是妈咪带着小么么去挑选。没想到,口味酸酸甜甜的乳酸奶受到了么么的钟爱,这总算让妈咪松了口气。妈咪认为,乳酸奶和奶的营养都一样。
 
犯错真相
 
营养专家指出,所谓奶通常是指鲜奶、纯奶、酸奶及各种奶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每百毫升乳液中不低于2.5克;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中的奶含量却很少,每百毫升乳液蛋白质含量仅是奶的1/3。研究表明,长期喝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
 
科学做法
 
不能以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完全代替奶。如果宝宝很喜欢喝这种口味的饮料,只要保证了他们对奶的足量摄取,可作为零食喝一些,有助于消化。
 
5、蛋黄、菠菜=最佳补血食物
 
佩佩自从上个月被查出患有轻度贫血后,妈咪每天就一个劲儿地给佩佩吃鸡蛋和菠菜,认为它们是最佳补血食物。
 
犯错真相
 
鸡蛋中虽含有丰富的铁,但在肠道的吸收率却很低。菠菜中的铁含量也远低于豆类、韭菜、芹菜等,并易在肠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铁。
 
因此,只用蛋黄和菠菜补血并不够。
 
科学做法
 
不要只吃鸡蛋和菠菜,还应同时多吃猪肝、鱼类、瘦猪肉、牛肉、羊肉、韭菜、芹菜、桃子、香蕉、核桃、红枣等在肠道容易吸收的富铁食物。提醒一点,肉类与蔬菜同吃,能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