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成长话题 > 成长烦恼 >
暑假孩子上网怎样玩的同时且不耽误学习?
时间:2014-06-12 11:2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暑期,家长应该允许中小学生有节制地上网,而要使孩子真正做到“有节制”,就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共同制定“网络守则”,约定每天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要求孩子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不与网友讨论不健康的话题,慎重会见网友,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监督孩子严

暑假又快到了,孩子如果没课或者不用上培训班,在家最多的娱乐消遣就是玩电脑上网。不少孩子把玩网游、聊天、微博、在QQ空间写日志以及其他与网络有关的活动,作为每天主要的娱乐方式。而家长最担心的,正是孩子染上网瘾。

 

如何引导孩子们健康上网,是家长们普遍关注的。

 

据了解,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上网,严格限制上网时间;当然,也有一些家长,索性切断了家中的宽带网络,或者给电脑加上密码、安装某些监控软件控制孩子上网。然而,这些手段并不能彻底阻止中小学生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手机上网 防不胜防

 

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手机网民数量急剧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不仅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转发各种有趣的段子,更学会利用手机的很多功能:拍照片、录视频,上网下载音乐、视频、上网聊天、看小说、看新闻资讯;登录人人网、写博客、写微博、随时随地装饰自己的QQ空间等,甚至把手机当成了玩具,用它来玩游戏。

 

专家分析,手机上网有可能会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新动向,频繁上网对于孩子的身心都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从生理上看,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使用手机时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可能会对他们的脑部神经造成损伤;从心理上看,如果长时间沉迷其中,必然影响学习和品德塑造。

 

暑假孩子上网怎样玩的同时且不耽误学习?
 

科学疏导 合理上网

 

在电子产品和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彻底禁止孩子上网是不现实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禁果效应”,即社会越是把某种东西作为一个禁果,它反而越能激起人们更大的兴趣。家长和孩子对网络的态度也是如此。家长被剥夺孩子上网的机会,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导致一些学生与父母反目,母子、父子如同仇敌。与其这样,在孩子上网这个问题上,家长的“堵”就不如改为合理地疏导,以便更好地防止中小学生暑期网络成瘾。

 

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对孩子来说,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只要父母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尽到责任并设法理解他们,家庭关系和谐融洽,孩子就会很少与父母发生冲突、产生隔阂,其内心的感觉是安全的,自然就会减少上网与同学、朋友倾诉、发泄、寻求帮助的频率。

 

其次,孩子的成就感来源于环境的认可,如果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认可,身体素质得到认可,爱好志趣得到认可,他就会用更多的时间努力去保持这些成绩,把这种认可延续下去,从而忽略上网。经常性的鼓励与表扬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因此,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是使孩子不沉溺于网络的良方。

 

规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间

 

暑期,家长应该允许中小学生有节制地上网,而要使孩子真正做到“有节制”,就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共同制定“网络守则”,约定每天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要求孩子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不与网友讨论不健康的话题,慎重会见网友,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监督孩子严格按照约定去做。同时,家长也要观察和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一起讨论、制定一个长假安排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找到其他的娱乐方式,比如在上网时间、写作业时间之外,为孩子安排诸如阅读、运动、去博物馆、外出游玩等活动,既能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也能转移他们对电脑和网络的注意力。这种方式,比家长的粗暴制止更有效。

 

引导孩子利用网络学习

 

据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专家介绍,90%以上的美国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上网,但是他们的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我国,原因在于,在他们眼里,网络不只是游戏,更重要的是学习工具。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式学习、拓展阅读,甚至与科学家进行远程对话,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比之下,我国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比例较低。在暑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了解各类资讯、拓宽视野,把上网视作课堂学习以外的一种补充;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借助网络查找才能完成的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做电子演示文档、设计网页等,使学生学在网络中学到知识,体会乐趣,逐渐养成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生活。

 

相关阅读:

 

怎样让孩子正确学习上网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