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gaga  发表于 2011-6-9 17:48:34| 1462 次查看 | 1 条回复

宝宝入园走出胆怯,很多小宝宝入园之后,都是比较胆怯的,告诉一下宝宝入园的一些小的窍门,帮宝宝轻松去掉入园的胆怯!

开学第一天,新生张含来了。当妈妈抱着宝宝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含含,让老师抱抱!含含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宝宝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直哭的宝宝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宝宝妈妈哽咽着道歉:“老师,我们明天再来!”


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我们老师当天就进行了家访。我带去了宝宝最爱吃的巧克力和带玩具的小食品,宝宝看见我并没有哭,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后来几天早上,虽然含含被妈妈“塞”进我们怀里,没过多久就哭了,但仍一言不发。为了使宝宝尽快接纳新的环境,不再害怕集体生活,我主动地去亲近宝宝、摸摸宝宝,经常和宝宝说说话,但是宝宝仍然沉默,只是用“目光”与我说话。


一天上午,我组织幼儿画主题画“我的家”。含含盯着彩色铅笔似乎想画,于是我启发到“请小朋友们把家里所有的人都画出来!让我认识一下。”含含终于动笔了,宝宝画了奶奶和姥姥,看到宝宝用绘画这种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感到欣慰,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接着,在庆元旦活动中,含含参加了跳绳比赛。自打宝宝参加跳绳那一天起,我就鼓励大家一起帮助宝宝,同时还有意识地给宝宝更换邻坐同伴。从此,宝宝再也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帮助宝宝的伙伴了。含含在和谐、愉快、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感受到了同伴、老师对宝宝的关心,宝宝被尊重、信任的情感所包围,宝宝在老师的鼓励下慢慢地成长。我想,可能我们帮助了含含认识了自己,并帮助宝宝积极地与同伴交往方面起了一些作用。


胆怯心理直接影响幼儿的能力,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分析含含的种种表现,我们认为造成幼儿胆怯心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老人溺爱,且可交流的人群单一,造成其依赖性较强,不能适应周围环境。二是由于幼儿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自信心不足,因而害怕表现或参与。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克服幼儿胆怯心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是一个独立的、完善的、成长着的、拥有极大发展潜能的主体,当幼儿的言行不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时,如果教师总能以否定的态度对待幼儿,其结果只会加重幼儿的胆怯心理。因此,为幼儿提供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必要条件,它能使幼儿建立同情心、自信心、信任感、责任感,克服胆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ilovesuomali  评论于  2012-5-8 15:55:49
看过拿分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