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老妈  发表于 2011-6-4 11:04:47| 1311 次查看 | 0 条回复

编者按

从想要“当贪官”的学生到“五道杠”少年,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于家庭教育的热烈讨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如何教育孩子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如何爱孩子,怎样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家长怎样言传身教等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怎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孩子和父母,双方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经过汇总与对照,希望对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能有所启发。


学生论坛


榜样胜于雄辩




我的父母是农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是我心中的“教育专家”。


我上初中时,父母和邻居家因为种菜发生了纠纷。第二天早上,我发现邻居正在破坏我家田里的菜,就马上告诉了父母。而父母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立刻去找邻居讨个说法,而是什么动静都没有。过了好几天,我忍无可忍地问父母为什么这么窝囊,被人欺负还不做声。父亲对我说:“何必为了这样的小事去吵,菜砍了可以重新种,这样的小事,让一让就过去了。”后来邻居觉得很不好意思,主动来跟父亲道歉。


这是农民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并不是所有农村人都难缠,农村一样有豁达的人。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每当我与别人发生小摩擦、小矛盾时,我总会想起父母对我的教育,一笑而过。


如今,我已上大学。我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是潜移默化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关怀改变了我的命运


还记得高二以前的我,留着长长的头发,带着几个“小兄弟”到处惹事。我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整日为生计奔波,每个月除了给我钱时和我惹事后对我打骂外,基本不会出现。那时,考大学对我和父亲来说是一个奢望。


高二那年,我又在学校惹事了,父亲照例被老师请到学校开家长会,我在办公室外等了好久,心里只是害怕回家后父亲的打骂。那天,父亲将我带回了家,没打没骂却做了许多好吃的东西。那晚,父亲和我聊了很久。父亲对他以前的“棍棒教育”向我道歉,我哭了。从那以后,不论我犯了什么错,他再也没有打过我,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我。


闲暇时,他给我做好吃的,和我聊天,倾听我的心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开始远离那帮“小兄弟”,全心全意投入学习。而我也成了父亲关注的焦点,每个星期二他都会来学校给我送好吃的。我内心燃起对未来从未有过的希望……


现在,我已经大三了。如今的我,还保持着每周和父亲通一次电话的习惯,喜欢听父亲的教诲,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和悲伤向父亲诉说,我已决定考研,向着我梦中的校园进发,也为实现父亲对我的期望。


假如高二那年,父亲还是坚持“棍棒教育”,我不敢想象自己的今天会是什么样,是父亲的关怀改变了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