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  发表于 2011-5-10 15:11:24| 14738 次查看 | 23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2 17:11 编辑

  数学的启蒙和探究,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实际幼儿就开始了数学探究,我们在家里就有许多机会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即使孩子进了小学,家庭依然承担了大量的数学启蒙任务。当我们利用生活发生的事情,跟孩子讨论问题时,就可能为孩子将来正式学习小数、负数、分数、排列组合、无穷大之类的数学知识埋下一粒粒种子,这也是启蒙!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在启蒙。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需要耐心等待的美德。到了收获的季节,蓦然回首,我们和孩子都会发现,眼前累累的硕果正是当年我们播种下的那些种子成长的结果。
  在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中,肯定有许多故事,许多经验,也有许多教训,许多困惑。大家都来谈谈吧,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目录

土豆与玫瑰的对话:小四生妈妈们的追忆 -- 从数数开始…………………………………………………P1#2
我来贡献一点存货——家庭中的蒙氏数学启蒙(幼儿园)……………………………………………………P1#3
别急着学数学………………………………………………………………………………………………………P1#4
快乐游戏,顺便学点数学…………………………………………………………………………………………P1#5
bear启蒙术…………………………………………………………………………………………………………P1#6
生活和游戏中时时处处有数学……………………………………………………………………………………P1#7
数数中的进位启蒙…………………………………………………………………………………………………P1#8
一阳指和脚丫王国的故事…………………………………………………………………………………………P1#9
错误的数数手势……………………………………………………………………………………………………P1#10
猜想:“十”的由来………………………………………………………………………………………………P1#11
一和很多……………………………………………………………………………………………………………P1#12
苏美尔人与十二进制………………………………………………………………………………………………P1#13
生活中的各种进位制:37是多少?………………………………………………………………………………P1#14
“十”字考…………………………………………………………………………………………………………P1#15
画个丁老头…………………………………………………………………………………………………………P1#16
英文中的数字………………………………………………………………………………………………………P1#17
跷跷板游戏中不仅有数学、物理,还有…………………………………………………………………………P1#18
分钱…………………………………………………………………………………………………………………P1#19
有趣的数学启蒙……………………………………………………………………………………………………P1#20

数学小游戏-猜硬币………………………………………………………………………………………………………P1#21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39:05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5:40 编辑

土豆与玫瑰的对话:小四生妈妈们的追忆 -- 从数数开始

土豆:问大家一个问题吧。你们是否相信小学数学是不需要教的,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自学来学习?
玫瑰:不是完全认同。
玫瑰:要看你对学习成果的要求来定吧?以考试来说,合格就算是学习通过了。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个要求。
玫瑰:总还是有些概论性的东西,要教的吧。

土豆:我们具体一点说,例如,一个大班的孩子,不上学,能学会加减法吗?
玫瑰:能的,我家在学校里的数学,我们就不教的。
玫瑰:我家的钟点工,一个字都不认识的,那个算工钱不要太快啊。
算找头比我们都快啊。我都难为情啊,有时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已经算好,还教我方法啊。
可她只会算几个小时几块钱,复杂的就搞不定了,看起来,数学里边难的是“逻辑思维”。

土豆:在我儿子身上,我做过试验。大班的时候,我经常跟他一起数数,1、2、3、、、
玫瑰:那还是教了点的吧。一个孩子扔到树林里去跟狼一起生活,估计80岁了也学不会数学。
土豆:等他数熟悉了,自然就会加 1,当然,一定是数实物,糖果、豆子、树、灯杆、车子、、、
玫瑰:哦
土豆: 等他熟悉了,数的越来越快,而且很少出错了。我就是尝试让他加 2。例如,你有5颗糖,再给你两颗,你有多少啊?
玫瑰:嘿嘿。我女儿小时候的数学是我爸教的,小学前就学了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没有亲身体会,我还真说不出所以然来。
不过我女儿像我,数感很差,直到四年级开始才不怎么出计算错误。
土豆:同感啊。我老爸教我侄女(大班),经常跟我呛,老人的想法和教法不一样。
玫瑰:从数数开始学习加法,那样是不是很慢啊?
土豆:确实很慢。但有三个好处:
一是学会了就不会忘,
二是他可以自己进步,不需要等人教,
三是可以自己用数数验证。
玫瑰:那孩子要是问你,“我算得对吗?”你怎么回答呢?
土豆:不说,让他自己数数验证。
玫瑰:这个方法很好。自己发现的知识记得最牢。但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一个“教”字,恨不得什么都告诉孩子。

土豆:这就构成了一个小的循环,而且儿子可以独立完成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1、发现问题 -- 看到路灯了,我数一数吧。
2、解决问题 -- 当然,大班的孩子谈不上这一点,通常是凭记忆和猜想。
3、验证答案 -- 老老实实数一遍。
这就是数学的本质,以一贯之的,上了大学,即使当了数学家,还是这么玩。

玫瑰:对。但是中国的家长大都等不起,这是个问题。
土豆:这样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玫瑰:这个我们很小就开始了,还不会说话呢,外婆教说话就包括数数,穿衣服,一件、两件。。。下楼梯,一级,两级。。玩积木,一块,两块。。。
土豆:只要有心,什么时候都是学习时间。
玫瑰:我怎么觉得减法比加法难很多。我女儿现在还经常出现17-9=6这样的错误,老把这个跟9+7=16混淆。
土豆:如果加法是BBMM告诉他的,“记住啊,1+2=3”,那么,学减法的时候,孩子就要等着BBMM告诉他,“记住啊,3-1=2”。
玫瑰: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那等于是背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土豆:真是这样教出来的话,学习减法的时候甚至比学习加法的时间还要长。
玫瑰:现在还有啥补救方法吗?
土豆:有,不晚。当然,不是再去补加减法。
玫瑰:哦?
土豆:以一贯之的,从身边的每一个小问题开始,做好每一个小的循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答案。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45:15
我来贡献一点存货——家庭中的蒙氏数学启蒙(幼儿园)

既然007说要从朦胧概念开始,我赶紧回去刨了刨存货。首先声明俺和蒙氏教育没有任何关系,我儿子也不是在蒙氏幼儿园上的。不过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于蒙氏教育中关于数学的一些启蒙方法还是挺认同的,所以也在家里玩过。

计数练习:
1、数字罐
目的:认识数的实际意义
材料:饮料管、吸管
要点:(1)在饮料罐外面贴上数字;(2)请孩子依照数字把相同的吸管插入,边插边数手口一致;(3)家长也可以先在罐内放入几枝,让孩子根据数字看对不对,不够要加上几根,多了取走几根;(4)任取2罐,比一比那个多,哪个少

这个游戏是孩子2、3岁时玩的。

2、猜钮扣
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也可以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渐增多。(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这个游戏好像是幼儿园中大班时玩的。我用的是围棋子,开始是同色的,后来换成黑白两色,期望能带入数的组合概念。

3、出牌配对
目的:练习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为学习10以内的计算做准备
材料:扑克牌一副
要点:以“8”为例
(1)家长与孩子一起把扑克牌中的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花色中的每种1-7牌取出来,共28张。
(2)家长用一张白纸写上数字8摆在一边,交待今天的玩法是凑8。
(3)将1-7,28张牌洗好,然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扣放在8的标志旁边。两人协商好先后开始抓牌。
(4)各自将手中的牌进行整理,从中选出可以组合成8的牌,抽出放在自己的前面。
(5)数手中所剩牌的数量,谁剩的牌多谁先出牌
(6)抽取对方的一张牌,再在自己手中的牌中找一找,是否有与所抽取的牌合起来是8的,如有就取出放在前面
(7)轮流抽牌,谁手中的牌先被抽完,谁为胜利者。

这个游戏是大班到小一时玩的。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我PP在家,担心我们“不教”孩子,于是拉着Sam玩开店卖东西的游戏,从硬币开始,过渡到纸币(自己画的,从1到20块都有),在“买卖”间建立孩子从具象到抽象配对的过程。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45:52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5:46 编辑

别急着学数学

  洋葱头妈2008-11-13 10:26 发表:小儿大班,算术很不咋的,十以内的加法还要掰手指,其他同学都100以内加减随便玩。幼儿园老师已经严正警告我们多次,这样是跟不上小学进度的。我和他爸郁闷的,两理科生怎么就遗传了这样的结果。

  我家孩子也有类似的经历,上小学之前没有正式学过数学。幼儿阶段提前学习小学数学,固然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所谓“不输在起跑线上”是也),还可能减轻孩子小学低年级的学习负担。但这样做也贻害无穷,例如:
  第一,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前学习虽然可以使孩子早早掌握地四则运算,但孩子毕竟年幼,这种学习毕竟难度大。方法不当,大量训练,其结果往往使孩子对数学早早生厌。“我会但我讨厌”、“学一个烦一个”、“学得多恨得多”——这是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最悲哀的结果。
  第二,把学校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虽然孩子提前学过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内容,但老师又不能不教。如此炒冷饭,老师的工作没有挑战性,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挑战性,自然没劲得很,乏味得很。让孩子在小学的最初两年时里听讲他学过的东西,简直可以说是折磨和虐待,残忍之至!想一想:我们的孩子上学之前是那么的聪明、可爱,几乎每天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进步,他也能够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可是,这么充满灵气的孩子,就是在小学一二年级这种炒冷饭、几无智力挑战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两年,你好像看不到他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可是,到了第三年,你又突然发现,他非但没有什么进步,反而长出了一身恶习。
  第三,不利于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养成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虚心求教等学习习惯和品质。幼儿阶段学得越多的孩子,入学之后学习就越轻松。轻松到——即使不听老师讲课,也懂老师教的内容;即使不认真做作业甚至不做练习,也能考出高分甚至经常100分。这样的孩子一般可以在课堂上混上两年,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招惹其他小朋友。由于有老本可吃,测验考试成绩优异,这些不良的行为往往不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即使注意到了,孩子本人也不会有紧迫感。“我没有听课,照样做对作业,照样考100分。”他还以为他聪明!可是,老本总有一天会吃光的。到了三年级,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就要吃大夸了。由于这是长期形成的恶习,改正过来非常麻烦,并且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这就要耽误和影响学习了!许多孩子到三年级出现所谓“学习上的拐点”(一二年级学习轻松、成绩优异,到三年级学习负担重、成绩大步下滑),除了学习内容本身复杂、要求提高的原因之外,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呢?
  正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们在孩子上学之前没有正式教过孩子数学方面的知识。记得幼儿园大班时,老师教过孩子学识字、拼音、算术,但不到一个月就被上海市教委叫停了。幸运的是,我家孩子上的是公办幼儿园,教委不让提前教,幼儿园就不教。不像一些私立的幼儿园,为了迁就家长的意愿,违背幼童成长规律,揠苗助长,教授小学数学。
  孩子刚刚上学时,因为其他同学多数都学过加减法,数学老师的教学进度非常快。我家孩子学得相当吃力,但是,他也因此体会到上课要专心听老师讲课,没有听懂要让老师知道,课后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不懂的一定要及时问爸爸妈妈,否则就会跟不上,考不好。一二年级时孩子的数学成绩一般般,人家能够考100分的卷子,他总是会因为不够熟练或粗心大意而失去若干分数,但很少因为不懂而失分。也就是说,孩子没有提前学,照样能够跟上,尽管不优秀。
  可贵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好,课堂学习效率高。三年级以来,几位老师异口同声地赞扬我家孩子上课专心致志。那双纯净、明亮的大眼睛,盯着黑板,盯着老师,那份专注和投入,不但会使孩子从课堂上受益多多,也让教课的老师受到鼓舞。试问:有哪个老师不关注、不喜爱认真听课的孩子?有哪个老师不是以认真听课的孩子为坐标来调整教学的难度和进度?
  许多人信奉“赢在起跑线”主义,让孩子不断地提前学习,这个方面我家孩子是“输”了,你家孩子好像也“慢”了。但我们竭力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的“途中跑”充满力量,让他的“冲刺”充满后劲。从入小学到高考,有整整12年时光。那可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个漫长的赛程。起跑慢一些,加速迟一些,又何妨?路还长着呢!分谁赢谁输还早着呢!!“起跑线”上赢了算不得什么,一路跑得轻松开心还在“终点线”上赢了才是真正的赢!!!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46:52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5:47 编辑

快乐游戏,顺便学点数学

  上周六,遇着一位育才中学的校友。人们都说他优秀,我则对他津津乐道的中学生活和工作生涯印象颇深。他在一个投资咨询公司任职,还在新东方兼职做英语教员。在公司里是个骨干,在学校里是个优秀教员,深受学生爱戴。课上得轻松活泼,效果特好。他说:最好的教育,是“声东击西”的教育。他的执教理念是:来Happy一下,顺便学点英语。他的这种教育理念来自中学生活的感悟,他说:他在育才中学快快乐乐地玩了三年,结识了一批朋友,顺便学了一点语数英理化生。看来,成功人士似乎都有一种玩的心态——学习是玩,工作也是玩。玩得轻松,乐在其中,因而能够玩出花样,玩出水平,玩出境界。
  幼童的学习,更应如此。数学启蒙,切忌过于正经,过于正式,过于正规。儿童的天职不是学习,而是游戏,在快乐的游戏中顺便学点知识,学点常识。“大床睡2人,小床睡1人,宝宝和BBMM三个人有几种睡法?”便是玩中学的一个典型。此外,还有更原始、更简单的启蒙方法。依稀记得我家孩子是这样开始学数学的:
  父:宝宝想吃几只香蕉呀?
  子:一只。
  母:爸爸也想吃一只,妈妈也想吃一只。宝宝去拿香蕉,给大家吃。
  儿子来到果盘前,一个一个拿香蕉,还念念有词:宝宝吃这只,妈妈吃这只,爸爸吃这只。
  儿子用笨拙的双手,艰难地抱来三只香蕉。
  母:宝宝真能干,拿来这么多香蕉。你有几只香蕉呀?我们来数一数。
  母子:一,二,三。一共三只。
  母:宝宝要分香蕉了啰!
  儿子边分香蕉边说:宝宝吃一只,妈妈吃一只,爸爸吃一只。
  母:宝宝,你的三只香蕉是不是分好了?
  子:是呀,分好了。宝宝、妈妈、爸爸都有一只香蕉。
  孩子在这种游戏中既是在学数一二三,也是在学加法(取苹果时“宝宝吃这只,妈妈吃这只,爸爸吃这只”即“1+1+1=3”),还是在学除法(分苹果时“宝宝吃一只,妈妈吃一只,爸爸吃一只”即“3/3=1”)。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简单的数学关系中学数数,才不会沦为机械练习。
  幼儿从认识数字1~3及其关系,到认识10以内数字及其关系,有一个艰难的过渡。从数10以内的自然数,到数100以内的自然数,又是一个艰难的过渡。记得初上幼儿园时,我和孩子经常在一路上数路旁的电线杆,一根根数过去。有一段时间,去幼儿园要数,回家也要数。我都陪烦了,孩子还乐此不疲。
  有一回,我注意到每根电线杆都有编号。就在这上面做文章,把游戏改为猜编号。孩子对我能够猜出下一根电线杆的编号,感到十分惊讶。等他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数字的递进关系)之后,也加入到猜编号游戏中。
  我猜第一根是92号,儿子上前一看果真是92号;儿子接着猜下一根是93号,我上前一看故作惊讶状“果真是93号”……
  有的时候,我故意猜错编号,孩子查看对照之后发现我说错了,会非常得意。
  渐渐地,孩子不用查看编号,就能够判断我是不是猜错了。
  于是,我们又把游戏改为隔一根电线杆猜一次编号。去幼儿园猜92、94、96……,回家则反过来猜181、179、177……
  隔一根猜编号的游戏玩熟了,就改为隔两根猜编号……隔三根……隔四根……隔十根。
  断断续续玩了将近一年,孩子的数学启蒙就基本搞定了。那段日子,从家里到幼儿园那段近1公里的路程上,撒满了一对父子的欢笑声。孩子自由地玩耍,快乐地游戏,顺便学了一点数学。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50:15
bear学前看等式是从右到左看的,所以,考小学前老师让他在纸上做数学题,他加法没问题,减法题答案全是负数,因为我们从没给他做过算术练习题。但是,他对数的认识并不差。所以说算术不是靠大量习题练出来的。
从走路、跨越时的“预备--1、2、3”开始,他对数慢慢有了概念,然后就开始热衷于上下楼梯时数数,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他能数到多少,只知道他懂得了遇十进位,后来又懂了遇百进位,足够了。
加减法他也是用的数数,向前数或向后退。所以他学算术从没掰过手指头。到一年级做口算时,速度不算快,我们也没在家练过,但是,减法,进位,退位都没出现过什么问题,很自然都会了。
我和儿子玩得最多的是飞行棋,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数数,然后是加4的意识。飞行棋他很迷恋,我却痛恨,就象陪他看书,我读腻了要吐了,他依然热衷那本书,非得一字不差。开始时我们玩一个骰子;我觉得玩得太慢了,没耐心陪他,就要求用两个骰子加起来玩,后来就玩三个骰子;再后来,小学了老师要求背乘法口诀了,第二天要考试的,他还没背,于是我们又开始玩飞行棋,用两个骰子,相乘了再飞,然后把骰子换成牌,不再是1-6了,1-10内数的相乘。一开始他还是用的加法来算乘法,我没意见,你慢慢算,我等着,后来熟了就记住了。
我们也玩过隔2数,遇3跳过数,遇7跳过数之类的游戏,还有扑克牌,个位数等于2的游戏。这种牌的玩法不知是哪位发明的,反正我小时候和一帮子大大小小的小朋友经常玩的,其实就是看桌面上的牌,随便怎么算,只要算的结果个位数是2牌就是你的了。还有看车牌号算24点,乐此不彼,希望哪天他能算过我。
他小时候有个不懂就问的习惯,很多知识点在一问一答中就出来了,比如不能减怎么办?最大数是什么,最小数又是什么,这样就有了负数,无穷,小数,分数的概念。有了对各种元素的初步接触,将来真碰到要学了也不会感冒。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51:56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5:52 编辑

生活和游戏中时时处处有数学

  洋葱头妈 于 2008-11-26 08:33 发表:您的孩子真幸福,有这样一位耐心聪慧且深谙儿童心理的父亲陪伴左右。我和先生都混得不咋样,7点到7点披星戴月地奔波,回家后便懒得花心思寓教于乐。看来还是要向您好好学习,让孩子更快乐地体验学习的乐趣。


  寓教于乐,并不需要特别去花心思。只要和孩子有真正的生活,有真正的游戏,那么,生活和游戏中时时处处皆有寓教于乐的数学启蒙机会。且举数例说明之。

  (一)枕头大战中的数学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不时会玩打“枕头大战”。打中对方一下,记1分;谁得分多,算谁赢。孩子可计较了,为了刺激他识数、算数,我也跟他计较得分。记分不就是在学加法吗?比较谁得分多,不就是在做减法吗?
  有时,我还会故意多抢几个枕头、沙发垫,孩子不答应,要求平分武器。怎么平分武器,不就是个除法问题吗?

  (二)围棋中的数学

  大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迷上了围棋。从此,差不多每周都要陪孩子下一两盘围棋。通常,我在前半盘会把孩子的棋杀得惨不忍睹,但同时留下许多破绽,让孩子去发现,去攻击。这样,到后半盘,他就能一点一点扳回来。如果到了官子阶段,黑白相差悬殊,我就故意装精粗心,让孩子杀掉一块又一块,直到无法目测盘面上的胜负。孩子因为能够与老爸“棋”鼓相当而大感过瘾,喜形于色;老爸则为自己能够平衡棋局的胜负而暗自得意,自得其乐。
  目测不出胜负,就得数子。起初的方法是,把各自的地盘填满棋子,然后数出黑白棋子各自的数目,分出胜负。这不就是在学数数吗?孩子一口气数一百几十个棋子难免会出差错,我就给他出主意:先十个一堆十个一堆地数好,然后数有几堆,还多出几个,最后算总数。这不就是在学十进位、学加法、学乘法吗?
  后来,我们不黑白棋子都数了。因为孩子发现,数出黑棋有多少之后,只要用361减去黑棋子数,就是白棋的子数。那时,老师还没有教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但孩子已经完全能够理解和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运算了。事关输赢,孩子学得可快了!
  现在,我们不数子,而直接在棋盘上数空(即数目)了。这种数法,会更多地用到乘法(如一行6个空一列5个空,那么这块棋就是30个空)和加法。孩子已经学过乘法了,所以能够理解这种方法的方便之处。他还能够解释为什么围棋的棋盘可以摆361个子了(经纬19条线交织成19*19=361个点)。
  下完棋就数子数目,甚至边下边暗中计算胜负,不就是玩中学吗?

  (三)零花钱管理和使用中的数学

  孩子他妈从孩子二年级起每月给他二十元零花钱,还不时让孩子去买东西。最初我还不以为然,但很快就体会到此举的妙处。这不仅仅是理财的启蒙,也是许多数学基础知识的启蒙和应用。孩子在盘算自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时,他不仅仅是在练习学过的加减法,而且把元、角、分及其换算,还有各种面值的钞票之间的关系和组合弄得门儿清,顺便还切实地体会了一把十进位制的现实意义。

  (四)生日中的数学

  类似的机会随处可见,随时可得。
  前天晚上,孩子又在提他的生日聚会。他说:今年的生日是星期六,可以请小朋友来参加生日Party了。
  我就问他:明年还可以这样聚会吗?明年你的生日是星期几?不查日历,你能推算出来吗?
  这个跟他关系密切问题,他愿意去想。他是这么解决的:明年是2009年。2009不可以用4整除,所以不是闰年,所以明年2月份没有29日。从今年生日到明年生日,一共有365天。一个星期有7天,365除以7,得52余数是1。就是说,今年过完生日,再过52周零1天,就是明年的生日。今年生日是星期6,明年生日就一定是星期7,也就是星期天。所以,明年也可以像今年这样搞生日Party。
  他妈妈让他查日历,看看算得对不对。一查,果真如此!
  这么有意思的生活题目里是不是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看啊——闰年、除法、余数、七进位制、30进位制、365进位制,一下子全都用到了、学到了。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5:53:27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5:54 编辑

数数中的进位启蒙

核桃酥 发表于 2011-3-10 15:57

我家儿子现在在中班,还停留在数数和扳指头阶段。但在数数时,经常会数错。比如,数图中有多少个苹果,他手指点着苹果数1,2,3,4,5.....。可数着数着,手眼就不一致了,要不数的比指的快,多数1个,要不就指的比数的快,少数1个。我很疑惑,是因为儿童发育不完全导致手脑不协调,听之任之,耐心等他成长就好?还是采取什么办法帮他迈过这个坎儿?
家长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或经验吗?



  正如ccpaging所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你所说的,孩子还小,手脑不协调。确切地说,是手、眼、脑不协调。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那就耐心一点,顺其自然吧。
  还有可能是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如果一次数数的任务非常多,就会出现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数错的情况。就像merry77说的那样,连成长人一直数下去也会出差错。
  建议:
  第一,玩这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游戏,一次不宜时间过长,先控制在10分钟以内,然后视情况慢慢增加,以逐渐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自信心和习惯。
  第二,初次学在图上数东西,图要大,个数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0个。
  第三,与其在图上数苹果,不如数实物形态的水果。
  第四,当需要数的东西数目增多的时候,可以启发孩子试着一对一对(即两个两个)地数,进而五个一堆五个一堆地数,再过度到十个一堆十个一堆地数,这样一来数数活动就融入了加法、乘法、进位计算的启蒙。当然,最好不要直接教他这些数数的简便方法,而是启发他自己找到这些办法。
  CC,能不能把那些二进位、五进位、十进位启蒙的帖子找出来呀?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6:06:21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6:06 编辑

一阳指和脚丫王国的故事

从一阳指说起

为什么要有进位,不好一直数下去吗?所有的数都是一位数,那多简单啊。

记得Alex 四五岁的时候,我在卫生间里边给他吹头发,看他很惬意地享受做吹风机吹出的暖风,顺口问了一句:

“5加6等于几?”

那时,ALex 刚学了数数,加法口诀没学,只会数手指头。也没有打算儿子能做出来,就是想看看当他发现数到10以后,手指头不够用的,会这么办?

儿子一边掰手指,一边在嘴里念叨: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只见儿子毫不犹豫的在大拇指边上虚点了一下,同时大喊了一声:“十一!”

我立刻大喊孩子他妈妈:“你看看儿子怎么算10以上的数的?”
儿子重新数了一遍,仍然虚点了一下,大喊“十一”。
大家都哈哈大笑。

脚丫王国
这个故事发生在 Alex 二三年级的时候,放在这里仅仅是做个对比。建议不要在十进制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冒然地讲别的进制。因为这涉及到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先立而后破。立者,构建也。也就是说,在没有构建出知识的系统前,不要急于去打破它,否则容易导致同学的混淆。感觉上,应该在同学学过英文数字或者天干地支以后,再引出十二进制。因为“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是十二进制残留下来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则是中国古代的十二个时辰,也是十二进制。

儿子生病了,扁桃体化脓,又是一个漫长的挂盐水的过程。

父:今天我们讲一个脚丫王国的故事。有一天、、、
子:老花头,什么故事都是从有一天开始,又是拿我讲故事吧?
父:嗯,(继续讲故事)Alex来到了脚丫王国,在这个王国里边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脚丫王国的人不像我们用手指头计数,而是用脚丫。所以,他们数数的时候,是这样的,(数儿子的脚丫),1、2、3、4、5、6、7、10。
子:爸爸,脚丫王国的人都不穿皮鞋的吧?
父:嗯,大概是这样的吧,那里很热。
子:(重数了一遍)爸爸,他们有0,有10吗?
父:是的,有10,就是没有8和9、、、

(于是我们开始了脚丫王国的游戏。先是Alex买东西,然后是Alex卖东西。经过不断的数数,换算,再数数,儿子突然发现,所有的换算都是8的乘法和除法,很高兴。)

子:爸爸,是不是我们去脚丫王国卖东西,很赚钱。脚丫王国的人买10个苹果,我们只要给他8个就可以啦。
父:也许吧,这个问题咱们只能放这了,等下次有机会,我们再研究这个问题吧。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
何文  评论于  2011-5-10 16:07:45
本帖最后由 何文 于 2011-5-10 16:08 编辑

错误的数数手势

妹妹加不过5
世博的时候,Alex 的妹妹爷爷奶奶一起来我们家玩。爷爷奶奶就跟我说,大班的妹妹做加法到5就加不下去了,老错。让我给仔细观察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找到合适的时间,让妹妹加1试了试,好像还行,没啥问题。于是,加2。妹妹心算不了,我让她用掰手指计算,果然,问题显现出来,妹妹不知从哪些学了一套单手手势,用5根手指表示1-9个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熙熙爸爸的博文。

很后悔教熙熙单手数数
(2009-09-01 16:37:4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f5f5f0100f3ho.html

熙熙很小就会单手数数了,而且还学会了《老鼠爱上猫》里,黄秋生的魔术,去年春节还给全家表演来着……………………

言归正传,首先解释啥叫“单手数数”,就是用一只手,五个手指头,表示从1到9,九个数。
比如:双伸大小拇指,就是六、伸拇指和食指,就是八,等等。当时我还得意洋洋。可如今,开始教熙熙算算术了。我才发现,会单手数数,对孩子学数学来说是多么大的障碍。

孩子在学简单的加减法的时候。出于教学方便,也出与孩子本身对学习方法的开发,自然而然的就,就开始“数手指头”。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单手数数”是在用手指头算算术时代,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鸿沟,天堑……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吧。

6+2等于几呢?

正常的应该让小朋友先伸出六个手指头,然后再把拳着的四个手指,伸出两个,数数一共几个可熙熙呢,一只手伸出食指和中指,代表“2”;另一只手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代表“6”。熙熙一数,得意洋洋的告诉我:“爸爸,6+2等于4”。

无语,我不能批评熙熙“你算错了”,因为她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不想打击她。于是,凡是遇到表示5以上的数字时,都是由我提前出示,然后由熙熙来数。唉~~~~~~~想不到教熙熙算十以内加法的时候,居然需要四只手。

现在,很后悔教熙熙单手数数。

今天老师又找我谈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