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下降时,他们的谈话常常是这样开始的:

“你这样的成绩怎么行呢?我们年轻时想学习没有条件,你现在的条件这么好,可你却不珍惜……不学好本领,将来你以什么立足于社会呢?”

这就是讲道理的谈话。你期望这样的谈话能对孩子有什么触动吗?孩子都是现实导向的人,很难勾画出自己的未来。他们只注重“今天”或“明天”,可“明年”就太遥远了。你说的那个“将来”,则更是“明年”才可能加以考虑的事情。所以你的谈话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我已尽责”的自我安慰。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

如果变换一种方式,以平静而低沉的声音说:“孩子,我们看到你的成绩单的时候,简直要气疯了。你妈妈很伤心,我到现在也还没有冷静下来,所以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

这就是同孩子们谈感情。比较起来,你不难发现,后者的方式比前者更能触动孩子的心,谈话的效力也就会更明显。

谈感情的方法有很多,但谈之前必须有谈的资本,那就是你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基础。有感情就好谈,没有感情就不好谈。有没有感情不取决于你,而是孩子,但是你可以争取。争取的方式不是为他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投入你的“身心”。

孩子们是很重感情的。如果他们认为这份感情值得他们为之做出一些牺牲时,他们会乐意去做。所以当你管教孩子时,你们之间的感情同你说话的能量成正比。感情越深,你的话就越有能量。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的成功就在于她用爱打动了孩子,而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朋友。孩子们知道失去玛丽亚,就意味着失去了阳光和欢乐,他们不愿意。孩子们可能不懂为什么要做这做那,但只要是玛丽亚要他们做的,他们就高兴去做——为了玛丽亚。  

感情是用爱来建立的。只有“爱”才能使孩子感觉到“自我价值”。而且是谁爱他,他就会感到自己在谁眼中的价值,他也就会为这价值来自我约束,使自己与这价值相符,说白了就是不辜负这片爱心。

如果你的批评、要求、劝告、眼泪没有对孩子产生什么效力,那么你首先要反省的是你同他之间的感情关系,而不是寻找孩子的过错。因为这状况清楚地表明孩子觉得你对他爱的程度,还不足以使他为之做出某些“牺牲”。或者是孩子觉得你可爱的程度还不值得自己为你做出某些“牺牲”。要知道,孩子在改正错误的初期,都认为自己是在做牺牲。因为以前他觉得那样“好”才那样做,现在你要他丢掉觉得“好”的东西,这不是“牺牲”吗?
  
      
当你确实感到自己与孩子之间已有了足够的感情基础时,尽管孩子还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你起码也有了向孩子说“这是为了爸爸(妈妈)”的资本。这句平铺直叙毫无修饰的话,足以使那些高深动听的道理显得苍白无力。

可能你会说:“我已经很爱他了。”——但你要注意,不要以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也许他知道你很爱他,可是觉得你爱得还不够,起码没有达到作为父母应付出的爱的程度;觉得他在你心里所占的位置太小,起码没有达到与你的事业、你的爱好、你的工作、你的朋友、你的娱乐相媲美的地步。而他要求的是,在你的心里他能够凌驾于除妈妈或爸爸以外的一切人的感情之上。有心理学家认为:许多孩子在某一成长阶段甚至嫉妒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有什么办法?他们就是这样渴望得到和占有父母的爱。  

对于孩子的这种要求,父母应该感到幸福和自豪,而尽情地施放你对他的爱,不要认为是累赘,甚至逃避或企图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你的时间和情感。否则孩子会为此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怨恨正在与他争夺父母之爱的客体——你的事业、工作、娱乐、爱好和朋友,从而故意做出某些他认为会激怒你的事,如恶作剧、不专心学习、打架、吸烟等。由此来引起你对他的注意或使你对他感到失望。这是他对你“爱”的一种畸形的回应方式。因为你对他来说不是无足轻重,而是至关重要。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但十分在乎你的态度。在这种心态下,你的愤怒和伤心,正是他所期望的,那么你的话怎么可能会改变他呢?所以,要想加重你对孩子讲话的分量,务必打好与他之间的感情基础。           




exhez  评论于  2013-7-5 14:00:45
你好我好大家好.........
默默轻寒J  评论于  2013-7-6 00:06:06
快乐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