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发表于 2011-4-15 12:57:54| 1670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mike 于 2011-4-15 12:59 编辑

      3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在15日即将公布,其中对CPI的关注是问题焦点。此前有多家机构和专家预测3CPI环比涨幅会有所回落,但同比涨幅会扩大至5%以上。同时,大家普遍认为加息周期已临近尾声,预计央行上半年还将再加息一次,而下半年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不大。这种判断代表了市场的主流看法。然而,从现在表露出的一系列迹象来看,我们认为主流观点对今年的通胀形势可能还是过于乐观了。

    4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分析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时提到“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再度重申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提出的遏通胀五招中,控制货币居首,发展生产和保障供应才紧随其后。在上个月温总理谈到管理通胀时,货币因素并不像现在这样被如此看重。当时只是在谈到三管齐下稳房价,第一还是控制货币的流动性的时候才补充说,“对于物价这一点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一个月后,口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反映了什么?


    虽然一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国务院对通胀态度的变化可能显示,目前的通胀形势要比之前的判断更为严重。其实,这从近段时间以来发改委频频约谈企业的着急举动就能看到一丝端倪。为确保价格总体稳定,饮料、奶业、糖业、酒业等17家行业协会负责人被约谈。这是发改委约谈调查机制自2007年建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而就在13日,全国工商联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下属的24家中国民间商会向数万会员企业和同行发出倡议,表示“决不串通涨价、人为抬价”。政府和行业协会在限价问题上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不涨价已是一次“讲政治”的广泛行动,这正是以行政手段抗通胀的重要举措。


    政府高层的表态和干预动作,表明目前的通胀并非如之前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年头两个月,中央将重心放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上涨上。当时的逻辑是,2月份CPI上升4.9%,新涨价因素影响到2.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影响2.6个百分点,而在新涨价因素中,以食品价格的影响最大。在这样的“结构性通胀”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生产、保障供应。现在温总理将控制货币列为控通胀的第一手段,显示高层对通胀性质的判断已经改变,从供应面着手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有必要通过紧缩货币来调控需求。


    在此逻辑下,之前对今年物价“前高后低”的判断恐怕就站不住脚了。我们注意到,一些体制内的经济学家近期也开始悄悄地微调了看法,从过去肯定强调通胀“前高后低”、下半年政策放松,转向了强调通胀形势格外严峻。


    对通胀形势判断的变化,将带来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未来走势的重估。虽然机构和专家普遍认为上半年将继续维持紧缩政策,但对加息的预期已相对弱化。甚至在外贸数据不是那么好看的时候,很多机构都认为“保增长”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出来,认为紧缩政策应该缓缓了。在这个问题上,安邦其实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指出通胀不是那么容易被控制住的,紧缩政策应该按照既定的节奏往下走。现在来看,我们的判断还是符合宏观形势变化的。如果出现通胀“前高后也高”,有力度的紧缩政策将会持续下去。因此,现在的通胀形势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点,这对决策层宏观调控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温总理已经将控制货币流动性放在了首位,发改委也祭出最高效的行政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更严。


    不过,以持续加息为代表的紧缩货币政策,是否能有效抑制中国的通胀,安邦的研究团队有着不同看法。中国今年的通胀有着复杂原因,既有多发货币的因素,也有输入型通胀因素,同样还有内部经济问题的原因,如大量政府投资、国企投资造成的低效率问题,也推升了通胀压力。从历史经验看,国企、地方政府高热情、低效率的投资不会因资金成本提高而有所收敛,这一点从高铁、电力设施,以及遍布各地的工业园就能看出。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只靠中国来紧缩货币政策,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引发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感到担忧。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一直对通胀保持警惕,但还是低估了过去刺激性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目前中国的通胀已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问题,需要重新评估,更需要制定系统而全面的应对措施。对于市场而言,恐怕要对更严厉、更持久的治理通胀的政策环境做好准备了!
太忙了,每天想好的计划总是被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