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妈妈  发表于 2012-3-1 09:58:28| 2273 次查看 | 1 条回复

东方网2月29日消息:据今天出版的《城市导报》报道,“婚姻,好比在宇宙中高速运动两个物体的所有零部件在同一时刻的准确对接。”多年前的某档深夜节目中,知名女主播在午夜电波中的这句话让诸多听众为之感慨,婚姻犹如一条繁复的科学公式,却又每每加入了难以揣摩的艺术创作成分,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又不尽相同。作家王海鸰在《新结婚时代》里也曾这样描述,“结婚,你不是嫁给了某一个人,而是嫁给了这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你们俩的结合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他娶了你,就等于娶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社会关系、你的父母……”。

而在上海的适婚男女中,两地恋、城乡恋、南北恋等模式也日渐构成了更为多元化的社会关系组合。人们的观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月,上海民政部门发布的一份2011年度居民婚姻登记状况公告为此揭晓了答案。

两地婚姻渐成常态

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办理“两地婚姻”52479对,比去年上升了12.90%。其中江苏省10833对,占总数的20.64%;安徽省7565对,占总数的14.42%;浙江省4665对,占总数的8.89%;最少的是西藏、青海等省。

此外,去年全市共办理涉外国人、涉华侨、涉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的结婚登记2225对,比上年下降0.49%,涉及7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共办理涉外国人、涉华侨、涉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离婚359对,比上年下降12.53%。

从公告中不难看出,前些年火爆一时的涉外婚姻比例下降,适龄青年重归理性,而国内两地婚姻,尤其是以临近上海的江苏、安徽和浙江省为主的两地婚姻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份报告背后,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海人择偶观念上的门第界限、地域界限正在日趋开放和多元。似乎,“只嫁上海人”和“只娶上海人”的择偶阶层论已登不上“大雅之堂”了。

你还会在乎对方是上海人吗?在记者随机寻访的多名适婚男女中,有60%的答案是否定的。“只要双方情投意合,缘分来的时候,地域是挡不住爱情发生的几率的。”有人如是说。甚至在一些相亲活动中,所谓择偶标准一栏中,要求对方是上海人这一项,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被排上第一要素了。相反,在沪有房、学历相当反倒成了彼此双方选择的重中之重。

一次乘坐地铁时,几位85后小青年的对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四五个上海本地男生正在议论着自己的择偶标准。有一项内容在他们当中达成了共识,“更希望能找个北方女孩做老婆。”他们列出了北方姑娘的优点,不“作”,懂事、温柔、善解人意,凡此种种。而记者发现,这种共识,非但在年轻人当中,甚至于一些50后、60后为人父母的长辈中,往日的执着也日渐松动。在上海,外地媳妇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腹背受敌”。而记者本人也发现,本地郎+外地女的组合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朋友圈子中间。

而不得不提出的是,也正是因为“本地郎+外地女”的组合越来越多,申城大龄“剩女”数量也明显多过了“剩男”。奔三恨嫁族已成社会问题。

人才流动拉动婚配指数

曾经,上海人择偶曾有强烈的“地域歧视”。二十多年前,要是给上海姑娘介绍一位外地小伙子,十有八九会遭拒绝,甚至连“见面谈谈”的机会都没有。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优秀人才留沪,人们逐渐接受了上海女孩嫁给新上海人精英,但是,上海女孩找外地男人,常常还会被认为是“嫁不出去的”不得已之选。34岁的张小姐至今还记得十年前,在择偶问题上因为违背父母意愿所遭受的压力。她的先生是重庆人,当年两个人在确定了恋人关系后,遭到了张小姐父母的极力反对,甚至于父母发动了整个家族的人一起棒打鸳鸯。“那个时候,和父母的关系很僵,差一点他们就要和我断绝关系了。”鸳鸯终没能被拆散,而这几年,随着孙子的诞生,这对小夫妻和老两口的关系也出现了复合的转机。

在张小姐看来,如果在时下,她和先生的结合根本不会受到来自外界的那么多阻力。这一点还要归功于如今上海人观念的与时俱进,使得“两地婚姻”越来越被人接受,也有一大部分因素是来沪外地精英的增加。如今,上海人的择偶标准已不再单一。报告透露,长三角等地居民仍然是上海市民另一半的主要选择。

沪上婚姻专家分析称,“两地婚姻”的大幅增长,是人才“柔性流动”在婚姻行为上的反映,个人能力、发展前途和个人品质是年轻人择偶时考虑的要素,而非将地域性作为首要考量的目标。而“两地婚姻”的增多,恰恰是一个好现象,表明上海人的婚姻观念越来越进步,婚姻态度更为宽容,这也体现了社会的接受和容纳程度大为提高。

随着“两地婚姻”的持续增加,它带来的好处也日益显现。首先,不同地区之间的人结合在一起,可以把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有调查表明,“两地婚姻”更为牢固。另外,从基因学的角度而言,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基因优化。

其次,“两地婚姻”让非本地人找到归属感,更好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使他们更有动力发挥自身的力量和价值,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城市的和谐。再有,“两地婚姻”也是上海和外省市增加交流的助推器。随着“两地婚姻”的增多,这种个体的、零散的交流必定更加广泛和充分。在相互交流中,人们的观念不断融合更新,从而获得向外发展的内在动力。

殿奇玉承  评论于  2012-6-6 19:53:09
我不说话,我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