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出去,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周轶君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5141597727882_.pic_hd.jpg

1.我们的教育到底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以往中国的教育让人以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工作赚钱。在不知学习到底为何的情况下,被推入了竞争的洪流中。让人除了成绩,无所适从。竞争的形式,让人越学越孤立。

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人口和国情,日本的教育比较符合部分。温饱前提下,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让普罗大众发挥好自己螺丝钉的作用。有良好体质的劳动力,有抗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同时,国家也希望能够有以色列教学倡导的创新。感觉中国不缺勤奋刻苦的人,缺创新,有实际操作经验,能把所学知识快速转化并学以致用,有方法和有动手能力的人。其次是独立自信幽默有极好思辨与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高度协作能力的人才。或者是多方跨领域的人才。

跟欧美的教育相比,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孩子习惯被安排,家长也习惯为孩子安排生活,不管孩子未成年在读书还是已成年在工作。孩子在学校里不是被教育,只是被训练,被训练做卷子拿到高分,与其他人竞争,进入更好的学校拿到更好的工作。这种教训的核心是训练与竞争,有没有学到知识不重要,能不能独立思考也不重要,是不是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也不重要。比如学校甚至不关注对大学各个专业介绍的普及,学生选专业很随意或者只是听说哪个专业可能好找工作。

从小在训练竞争式教育中胜出的人,对待人的态度是下意识竞争比较,给对方贴标签,如果对方不如自己,那自己可暂时放心;如果对方比自己厉害,则产生压力甚至敌意,或者要赶超对方。比如曾经的我,比如我开头提到的小姑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竞争意识,导致单一的价值判断体系,缺乏对生活的想象力。对生活有限的认知,如果再加上一些情绪因素,便是“傲慢与偏见”的综合体了。

4dcae3896f16a3f4739efa2d308b2669.jpg

这些成绩优秀的人往往在受到生活的大挫折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社会top精英的现实,却也不敢退出买房买车的竞争赛道。在一个丛林法则竞争的环境中很多人无法想象没有竞争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就像常年在战乱中迁徙的人无法想象和平安定的生活什么滋味。《他乡的童年》介绍芬兰教育的那一集,芬兰的老师说她不给学生的画作打分评,只要他们充分表达探索自己就可以。这对被从小鼓励与习惯于比较竞争思维的人来说甚至有点不知所措,继之而来的是极大的感受触动——原来人可以这样被温和地对待。

2.好的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是多方参与下对优秀人格的培养

好的教育并不单是要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身体教育、食物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方方面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

这部纪录片中,给我震撼最大的便要数日本的身体教育了。在日本的幼儿园里,老师会教导孩子如何使用身体语言提升自信,增强自身对周围的影响力。更难的是,日本的幼师会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一起这样去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学堂的上课速度会格外的快,感觉就像看视频开了1.5倍速一样,整个气势和节奏一下子出来了,使得学生更加的专注和投入。

教育的力量,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之中。日本人对细节的关注,恐怕全世界无出其右。大到幼儿园建筑的设计理念,小到教室门和水龙头的设计,都蕴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如,日本幼儿园故意将木门设计得不容易关上,来让最后一个进来的孩子小心地关上木门,不给大家带来麻烦,从而逐步将孩子培养成严谨且做事漂亮的日本人。

另外,日本的儿童教育中,格外强调家长的参与。比如,好的幼儿园不仅要看孩子的资质,还要对家长进行面试。比如,他们会问家长,当你的孩子二十岁的时候,你会对他们说什么话?看似一个平白无奇的问题,实际上确是在考验家长的人生观。再比如,学校也会定期召集家长进行聚餐,向家长传达食育的理念等等。日本的幼儿园,他们不仅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进而为孩子构建出最为科学的成长环境。

gaawpdk  评论于  2020-8-18 14:49:04
鼓励分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