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  发表于 2011-7-26 15:29:18| 1524 次查看 | 0 条回复

裘锦秋实验学校的四名教师分别在学校龙头课题“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引领下开展了“有效课堂”的校本研修活动。


校领导坚信学校的课题研究要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以学校为基地、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因此本学期的第二场教学研讨活动涉及到语文、英语、探究、思品等四个不同的学科。


语文学科的肖老师注重在整堂课中“学生、教师、教材、设备”四要素的优化组合;英语学科的曹老师运用脑科学中“首因-近因”时间,有效提高学生当堂记忆单词的能力;探究学科的王老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更关注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学科的杨老师结合班主任工作和自己研究的“社会环境”的研究内容创设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此次的研修活动,最具特色的是教师们的互动评课。台上是教研组的相互点评,台下是听课者的即兴参与。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变成了互相鉴赏,互相学习的合作者。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活动中互相分享,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以下是撷取的部分教师评课语录,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动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一:听了今天杨老师的课,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


教师二: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肖老师的课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她并没有割裂、机械、标签化地分解,而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了内在的关联性和统一性。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学科,却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教师三:王老师的探究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上类似课程的模式。说实话,大家都在研究此类课程怎么上才能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和教材设计者的初衷。她的课今天有不少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但这正是教学的魅力所在,所谓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教师四:我们一线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专家才能做。我们整天忙于教学、批改,根本没时间搞科研,即使有很高的科研热情,也苦于找不到课题。这次以课题引领的校本教研让我们知道了把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研究的课题可以整合地很好来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校本研修活动让我们觉得课题离我们更近了。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艘航船。教师们几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更坚定了每位教师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决心。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