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帆的家长  发表于 2014-1-17 10:24:56| 2195 次查看 | 2 条回复

我这几天看到新闻媒体在报道北京小升初的一些改革消息,比如“北京小升初政策调整,今年将进一步推广学区制”等等,爱贝社区里也有家长在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怀疑推广学区制的可行性,有的在讨论怎么应对这一变革。

我今天就来谈谈个人对2014小升初推广学区制政策的一些见解,只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中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朝阳、东城、海淀3个明确学区制的区里,新闻报道对前2个讲述的较具体,海淀语焉不详,无法分析。


朝阳是我比较看好的,原因当然不只是这些新闻报道,而是几年来朝阳的领导重视教育,请高层造势、大笔投入资金、大量引进名师名校等前期工作很扎实,前期的引进已经使朝阳拥有了大量优质资源,这一步就是消化、优化这些优质资源的具体措施。3区里,朝阳这一次的配套措施也最明确,折射出朝阳领导层对这一消化措施想法也最具体-------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都知道,国内要推进一些事情,首要条件就是领导重视。

朝阳区以学区为中心调整资源,也是务实之举。区jw的重点任务其实还在继续引进上,任务已经够重了,把调整优化的任务下放到学区,一来管理任务较轻,二来毕竟是改革之举,万一有差失影响面也较小,还可以相互对比,更能激活学区的积极性。

看教委的意思,明显是要打破学校樊篱,激活人才流动。取消校长人事权的一个现实背景就是,其实原朝阳的学校大多都不怎么样,取消了你也没话说,这样就为优质教育人才把职业上升空间从单一校,扩展到整个学区,对教师干部的积极性肯定是很大的触发。朝阳区原来底子薄弱,但也形成了jw和学区的权威。总结一下,就是领导决心大,政策务实配套,底层反抗力量小,所以应该是最看好的。


东城模式基本是自愿联合模式,jw不打算作为,薄弱校校长有本事,就多共享点,没本事,大家嘻嘻哈哈一年就过去了。


海淀基本没说,没法解读。虽说学区和朝阳类似,但朝阳可没那么多顶尖校和不归区jw管的附中,jw没那么大权威,也没那么多新增优质资源去分配。 区领导关注重点也不在教育,所以不能和朝阳类比。


西城看来(推测)是弱校慢慢由强校托管模式,那重点就在各个强校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和jw关系也不大。


不过,说来说去,政策该变的咱也改变不了,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咱就好好的把孩子学习抓抓好,有什么关系的赶紧用上就行啦。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登凤熙  评论于  2014-1-17 10:29:14
留个痕迹
蔚德珍  评论于  2014-2-28 14:40:00
爱贝忠粉前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