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口腔小常识

已有 957 次阅读2011-6-24 13:57 |

龋病应重预防、早治疗
  儿童中最常见的,且危害最大的牙病是“龋齿”。有的家长认为乳牙反正是要换的,坏了没关系,不必治疗,等新牙长出来就好了,这是绝对错误的。乳牙六个月萌出,12—13岁脱落,在口腔历时约十年,它直接担负着咀嚼、发音、引导恒牙萌出等重任。乳牙龋坏、疼痛、脱落会影响孩子咀嚼、食欲、久之会引起消化不良、营养不足、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我们爱孩子,别忘了关爱牙齿,为孩子紧守健康的第一道门。宝宝乳牙换恒牙该注意什么 儿童六岁进入了替牙期。这时乳牙开始脱落,继承恒牙在相应的位置上萌出,一般都是下门牙先替换,替牙是一个奇妙地过程,我们要留意以下三种常见现象:

1、别把“六龄牙“当乳牙
  “六龄牙”是儿童六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它在口腔里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它的咀嚼功能最强,压根最粗壮,对维持面部下三分之一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六龄牙”萌出时间早,咬合面地窝沟又深,细菌容易滞留滋生,加之儿童刷牙效果较差,又偏爱吃甜食等原因,使这个牙齿很容易龋坏,甚至拔除。由于“六龄牙”位于乳磨牙的末端,不是替换乳牙而是直接长出来,因此经常被误认为是乳牙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六龄牙的龋坏,甚至被拔除,会对儿童的口腔健康,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危害。所以,保护好孩子的六龄牙,非常重要,我们建议在它长出不久,做一下窝沟封闭,这能大大降低六龄牙的患龋率。

2、“双排牙”需及时纠正
  替牙期间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乳牙还未脱落,旁边又钻出新牙,这就是所谓的“双排牙”。这种情况多见于前牙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让错位的恒牙逐渐恢复到正常位置上。

 
3、暂时性的错合不要急于矫正
  当儿童进入替牙期后,很多家长会发现这一时期孩子的牙状况比较混乱,新萌出的大门牙有缝隙,或者向两侧倾斜成“八”形,原本整齐的牙齿变得里里外外,歪歪扭扭,这大多是替牙期暂时性的错合,我们称之为“丑小鸭”期,这些情况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可能自行调整,一般不需做特别处理。

 
牙齿为啥会七歪八斜
  现在孩子牙齿长不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有先天因素(遗传),也有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暂多数,其中不良口腔习惯、缺乏牙颌功能刺激是主要原因。因为人类在演化过程中,食物由生变熟、由硬变软、由粗变细咀嚼省力了颌骨退化了。但是颌骨退化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即颌骨退化快使牙床变小了,牙齿却没有退化,仍然是28—32颗,这就出现了牙量与骨量的不协调,牙齿因位置不够就只能前前后后,里出外进,排列不齐。所以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孩子多吃粗糙、耐嚼食物,以增强咀嚼功能促使颌骨发育,这也是预防牙列不齐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个常见的后天因素是口腔不良习惯。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不良习惯表现也不一样。比如:哺乳期,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位置,不要躺着吸吮,奶瓶太垂直会压迫上颌,使下颌过度前伸,形成反合(地包天)。正确的哺乳位置应是半卧位,奶瓶与地面应成45 度  。3—6岁儿童习惯吮手指,这会造成前牙开合、上牙外翘、下牙里缩。6—7岁开始换牙了,要提醒孩子不要舔牙,舔牙会造成前牙向外扒出,并出现间隙。6—15岁的孩子比较习惯咬嘴唇,咬物(铅笔、尺子、手帕)等,咬下唇会造成开唇露齿、上牙扒出,咬上唇则前牙反合、下颌前突(地包天)。咬物会使个别牙翘出。在生活中家长要多留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发现有不良习惯要尽早制止,只要能早期戒除不良习惯错合畸形大多能自行消失,对于不能自行纠正者,要及时找医生帮助解决,可做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正。

  如替牙期结束后(十三到十五岁)萌芽间隙仍未关闭,且大于3mm,或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牙齿扒出没有改善的,应去医院检查必要时要做矫正治疗,否则会影响面容

矫正的适当年龄
  矫正什么年龄最好?不能笼统的说一个绝对年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具体分析。
  如反合、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引起的牙颌畸形,要及早治疗,尤其是反颌的治疗越早越好,这有利于面部的正常发育。
大多数的矫正年龄适合在12—17岁,此时牙弓和面部发育基本定型,牙颌畸形的诊断比较容易明确和肯定,治疗应积极的进行。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