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时间:2020-05-24 18:11来源:互联网 作者:柠檬 点击:
儿童时期是施行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主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若发现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存在偏差,要及时、有效的矫治,以免耽误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

儿童时期是施行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主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若发现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存在偏差,要及时、有效的矫治,以免耽误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意识、情感、认知、智能与行为等心理活动的各方面,都应没有异常表现,而且始终处于一种平衡和良好状态。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一般把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儿童期的孩子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孩子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且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对外界刺激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则应被视为情绪异常。
 
三、 良好的意志
良好的意志表现为行为的目的性、持久性、果断性、自制力较好。对于孩子来讲,自己能做的事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困难就嚎啕大哭,想到某个地方玩或想得到某种东西而不能如愿以偿时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容易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如遇挫折就半途而废等,则表明其意志较差。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就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意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也一样。若发现孩子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就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
 
五、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儿童期的孩子具有注意力不稳定、做事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若与同龄儿童相比,孩子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经常撒谎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儿童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十、心理耐受力
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
 
总结: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因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了解,难以明辨孩子的异常行为,特别是一些问题较轻的孩子,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若教师和家长能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的异常行为的表现,懂得分析其形成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引导教育方法,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或寻求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则更有利于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
 
 
相关书籍推荐:
 
儿童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