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各有所需
时间:2022-11-24 13:15来源:互联网 作者:奥凸曼 点击:
不同阶段的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也不一样。 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为他提供相应的心理营养?一起来看看今天这篇文章吧~
如果孩子三岁前的安全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父母离异、频繁更换抚养人、频繁更换生活地点等,都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损害,孩子会一生寻寻觅觅。
 
而要弥补这个需求空缺,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三年,甚至更长。
 
行为表现上比如恋爱中总要向对方求证是否爱我,是否会离开我等等,比如失恋,有的人失恋就会自杀,可能并不是因为他痴情,而是他的第二次心理创伤。
 
如果有人对你说“没有你我就活不了”,不能说明他有多爱你,只说明这个人的心理不够健康。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已经具有其本身的生命力以及生长所需的所有资源,但是它只有具备生理营养才能生根发芽,具有心理营养才能有更好的长势,长得粗壮茂盛。
 
生理营养,我相信各位家长都没有问题,但你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吗?是如何需要的?什么时间需要?所有的孩子的营养一样的?我们如何给?我们自己具有这种营养吗?如果没有怎么办?
 
如果心理营养不充分,孩子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
 
主要有以下三种。
 
1、情绪不稳定。


2、人际关系不良。

3、行为偏差。
 
在中国13~15岁孩子的自杀和自残率偏高。如果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去滋养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绽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有力量去追随自己的梦想!
 
生物本性就是向上向善,努力展现自我的过程,更何况人呢!
 
1、0~3个月
 
此阶段的孩子,更多是用感官感觉来生活的。
 
我饿了,就需要吃到奶水;

我渴了,就需要喝到水;

我拉了尿了,不舒服了,其他人就需要帮我整理;
 
我冷了热了,就需要帮我加减衣服和被子。
 
我才不管其他人怎么样,他们要以我的需要为己任,全面呵护我的需要。
 
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营养是:
 
无条件接纳。

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
 
此阶段的心理营养更多是妈妈给予的。
 
在生养孩子后,妈妈体内就分泌两种物质,一种是荷尔蒙,在奶水中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另一种是本体荌,会让妈妈有满足感: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最美最可爱的。
 
因为不是所有的妈妈都会分泌这两种物质,如果孩子得不到,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也许一生未果,也许很幸运能找到。
 
有更多的人会利用良好的婚姻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要:
 
碰见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的人,婚姻除了满足性和生命延续的过程,更多也在寻找自己一直缺失的感觉。
 
您可以想想我们当初恋爱时的感觉,这个人一定是无条件满足自己的人。
 
如果满足不了,可能就会出现离婚或婚外情等情况。
 
2、4个月~10个月
 
在生理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慢慢学会爬行。爬出去爬回来——主动选择离开,需要安全时自己就会爬回来。
 
此时的心理营养是,妈妈要允许他爬出去爬回来,很自然的离开,很自然的回来。
 
如果这个阶段的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就会导致孩子有分离焦虑,例如进入幼儿园或者新环境,有异常表现;谈恋爱失恋,情绪反应大甚至自杀。
 
3、10个月~16个月
 
孩子在生理上开始学会走路,父母要支持他去冒险,如果此时得到妈妈支持和照顾,孩子就会获得实际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
 
孩子将来不会怕陌生人,并且愿意去探险、胆子大,但不是不要命的那种!因为他知道哪里安全哪里危险。
 
4、16个月~2岁
 
“可怕的两岁”,这个年龄阶段最难教养:一面是非常的依赖,一面又非常的独立,经常说“不要”。
 
这是锻炼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时候,当孩子说“不要”,我们要让他知道得为自己的决定去承担后果。
 
例如不吃饭,好,那就饿你一顿。
 
如果父母心疼孩子就放弃自己的坚持,这就是溺爱,我们的做法是:温柔的坚持
 
这个需要力量和决心,所以这个阶段的妈妈会觉得自己特别的累,这就需要爸爸的支持与分担。
免费 孩子和女人拿着地图 素材图片
5、2岁~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形成这种认识:我有时看不到妈妈在,但我知道妈妈的爱在。
 
这个时期需要一个过渡性的重要他人出现,要求是温暖的,安全的,有毛的,柔软的,比如毛绒玩具、抱枕、小被子、衣服都可以。这是健康心理的表现。
 
如果一直依赖妈妈、不分床才可怕,孩子永远在心理上长不大!
 
0岁~3岁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被充分接纳,学会安全,懂得该分开就分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有稳定自我形象的心理营养,他们就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妈妈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缺乏心理营养,一遇到给他心理营养(也许有意也许无意)的人,他会立即被吸引,比如早恋。
 
这和如果三天没喝水,见到水不管脏不脏就喝;如果七天没喝水,见到水不管有毒没毒就喝一样的道理。
 
安全感的来源:
 
①爸爸妈妈夫妻关系稳定。
 
即便有争吵,有冲突,也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自己有能力去解决。
 
②妈妈的情绪稳定,越稳定越安全。
 
有的妈妈会认为孩子是惹你有情绪的人,其实这不是真相,也许是其他原因(夫妻等问题),孩子没有能力和责任帮助妈妈解决情绪问题!
 
其实人有情绪时一定是找安全的人发泄的,孩子就是那个承受着社会最底层的情绪垃圾的人。
 
如爸爸妈妈在单位,甚至因夫妻关系问题而产生的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处理,孩子是最终的出气筒!
 
尤其是妈妈的情绪,孩子往往吸收更多,最终妈妈的焦虑就会成为孩子的焦虑。
免费 儿童五彩手漆 素材图片
6、 4岁~5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我”的记忆。
 
此时的孩子需要从爸爸身上获取心理营养,所以变得跟爸爸亲近,喜欢爸爸。
 
而妈妈就会感到落寞,感觉自己的孩子很陌生,曾经那么粘自己,如今却那么疏远,有的妈妈就骂自己的孩子没良心,在心理上很寂寞、不适应。
 
此时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鼓励、认同。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有底气,遇到挫折时有力量去面对。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
 
人生价值观,自我概念,性别认同。
 
前两项妈妈也可以代替爸爸做,但性别认同只有爸爸可以做。
 
要对女儿表达: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女儿(女性认同),女儿16岁之前称呼女儿为女儿;
 
要对儿子表达:你是我的好儿子,你真像我啊(男性认同)。同性恋的出现固然有社会因素,但我们的家庭似乎有更大的责任啊。
 
爸爸对孩子的承诺是:
 
孩子,需要我时,我就在你的身边,不要怕。

孩子,我允许你犯错!
 
这个世界上最伤害人的两个场所: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家庭。
 
让孩子成为一个“人”,让他拥有安全感,那么妈妈就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他拥有价值感和自信心,爸爸的作用不可替代!
 
孩子如果容易发火、行为偏差,原因大部分来源于夫妻关系恶劣。
 
情绪在孩子内心深处难于消化,积累了很多情绪,也可能导致晚上失眠梦多。
 
中国的爸爸是爱孩子的,但不一定和孩子亲近。要么没有时间交流沟通,要么一见面就说教!
 
孩子如果和爸爸关系差的话,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强。
 
如果处理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的学习力、记忆力、注意力会提升20%。
 
7、5岁~6岁
 
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相处,要起到家庭模范作用,具体包括:
 
1、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应对的方法及态度。


2、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3、如何处理情绪。
 
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
 
告诉孩子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
免费 一个男孩在耳机听的照片 素材图片
8、7岁以后
 
7岁以后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尊重、信任、自由选择。
 
9、13~15岁
 
这个阶段是父母给孩子最后一次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阶段。因为孩子在12岁之前缺失的心理营养在13~15岁时会爆发,渴求也最强烈。
 
父母的做法是:
 
1、接纳他;
 
2、重视他:花时间和他在一起;
 
3、模范: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让他有时间和机会去模仿父母。
 
这样几个月下来,孩子就会有巨大变化。
 
10、16岁以上
 
孩子如果超了16岁,调整需要用年来计算。
 
因为现在孩子不信任你,即便你想试图改变,他也会去怀疑你、试探你。
 
如果可以有肢体接触:拥抱是最好的肢体动作,遭到拒绝也要坚持!
 
11、25岁以后
 
这时需要自己给自己补充心理营养,为自己的生命去负责。
 
做优秀父母,滋养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照顾好自己,肯定赞美自己!
 
养育孩子,需要父母不断的学习,了解心理学,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根据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与相应的心理营养,而不是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相关文章推荐: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这八句话一定要多说给他听

学好语文有哪6大关键技巧?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套国内外最热门的儿童英语书单,给新手爸妈们做个参考!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