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教育的父母就是潜在的“行凶者”,捆绑住孩子的一生
时间:2020-09-18 14:40来源:爱贝亲子网 作者:Henna 点击:
因为没有认真听网课,妈妈把女儿拖进大海;因为不写作业,妈妈一气之下跳江......他们说,都是为了孩子好,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在这些妈妈背后,或许还有千万个父母,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做法。让孩子认真学习无可厚非,但是家长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却是孩子一生难以

 

每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渐渐长大。然后自己也有了个家,有了孩子。

无论我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儿女身上始终有他们的影子。会教育的家长,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温暖,是孩子一生的港湾;不会教育的家长,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束缚,是孩子一生的磨难。

 

 

 

 

 

之前看新闻的时候,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10岁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

海水冰冷刺骨,海风呼啸,妈妈就这样硬生生拖着女儿走向大海……
就只是因为孩子不认真听网课,所以,妈妈把孩子拉到海边,想吓唬她。
 
家庭教育
 
10岁的孩子,她还什么都不懂,怎么也不会想到不认真听课的“下场”的代价就是“死亡”,她的内心是多么绝望和惊惧啊。
可以想象的是,10岁的小女孩一定哭着喊着,“妈妈,我不去!!!”“妈妈我错了,我一定好好学习,求求你,妈妈,我错了。”“妈妈,别把我淹死,我错了妈......”哭喊着使劲扯着妈妈的胳膊,希望能阻止妈妈。
 
有人能体会将要被自己的亲生母亲亲手杀死的感觉吗?
连正常的大人都无法面对将要到来的死亡,更何况一个10岁的孩子呢?
大人心理清楚,知道自己就是吓唬吓唬孩子,所以觉得没什么要紧或者害怕的。
可是,孩子是真的以为妈妈要杀了她啊。
这一吓,会成为这个10岁孩子一生的噩梦。
 
 而家长却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偶尔想到这件事,只会笑着对亲戚说:“当时吓唬她玩的,谁让她不好好学习呢,你们是看到她那哭样,还真以为我会淹死她似的。”
 
 “你们看,要不是当初我吓吓她,她现在能有这样出息?你们说是吧?孩子不听话就得吓吓她,要不不长记性。”
   ......
 
  我觉得,这些话应该有不少人小时候都听说过。在这个妈妈背后,或许还有千万个父母,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做法。
 
  中国式育儿观念,“棍棒下面出孝子“,轻则怒骂呵斥,重则棒棍交加,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长记性,拖着女儿去跳海,还好民警及时赶到现场,才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在孩子的眼中,这次的经历将成为她童年的噩梦。
 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事件一爆出,在网络上就掀起来渲染大波,一部分人都在口诛笔伐,吐槽这位母亲的心狠;另一部分人,却是对这位妈妈的体谅,熊孩子太难带了,这妈妈一定是被逼的不成样子了。可见,还是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位母亲也只是万千父母中的被曝光的一个而已。
 
 还有一则新闻,是说一位妈妈今年36岁,因儿子一直打游戏不肯写作业,母子发生争吵。这位妈妈气不过,于是冲动跑去跳了江,幸好后来被救了回来。
 
家庭教育,成长问题
 
生命诚可贵?就为了孩子不好好作业而去寻思觅活,这何不是一个对孩子的情感和道德绑架呢?
 
 经过这次事情后,孩子每每学习的时候就会在想,“如果我不认真学习,妈妈就会把我溺死”“如果我再玩游戏不写作业,我妈就要去跳江自杀了”......这样的孩子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压力,所以说现在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不是没有原因的、少年自杀率骤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孩子成长
 
 据有关数据调查,中国有74.8%的孩子被暴力对待,其中有65.8%的孩子曾受到精神上的虐待,父母是主要的施暴者,他们采用言语羞辱和忽视等方式对孩子进行了精神上的施暴。
 
家庭教育,成长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但我小时候,我最常从我的母亲口中听到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他们有多么优秀、多么有出息......”。不论我做什么,在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我更优秀,他们听话、懂事、成绩好;长大了,别人家的孩子找的工作好、单位好、对象好……
 
 或许,父母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我的自尊心,希望我更加努力,但是这些所谓的“比较”,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我的自尊心,让我变得胆怯和不自信。但如果小时候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我的生活将会更加坦荡而快乐,也更加自信。
 
孩子不好好学习,到底该怎么办?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示范和引导。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家长的影子。父母的认知能力文化水平通常对子女教育起巨大作用,父母眼里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井口。教育讲究的是言传身教,而不是看着上课就能解决。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就需要了解他为什么不想学习,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家庭教育,成长问题
 
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我们小时候曾经有一些愿望幻想,当自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伤心时,我发誓我长大以后绝对不会这样。但渐渐的我们又活着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多想想自己的小时候,也是一个能够让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的一个方法。
 
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谈教育时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想让孩子做到任何事情,你先做给他看,你不用说话,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用嘴。
 
家长,你希望孩子做到什么,你就演示给他看他自然而然就会模仿你这个。你想啊,当初的你的第一任偶像不就是爸爸妈妈吗?
 
其次,育儿中,夫妻关系十分重要。
 
看过《家有儿女》的必然对剧情了若指掌,这个欢乐的家庭是一个重组的家庭,但是几个孩子却相处得相当的愉快,就好像亲生一般。这个家里,每天都充斥着欢声笑语。《家有儿女》里,夏东海和刘梅一直是模范夫妻。他们是好父母,首先是因为他们是一对好夫妻。曾经有人调侃说:小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长大后能过上刘星家这样的生活,城里人却说:我们以为北京人都过这样的生活,而北京人说:我们距离那样的生活还有挺远。但其实,更珍贵的,是家庭氛围。对孩子,不能通过极端的教育去逼迫,而是要循循善诱,用生活氛围去感染他。
 
家庭教育,成长问题
 
鲁迅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作为爸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首先要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的表象储存,带孩子多去博物馆、外出游览开拓视野,其次,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三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玩具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父母对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言语批判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有时候不经意的话,很有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73岁的柳传志老先生作客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时说过:
 
“言传身教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你是他的榜样,他是你的样子;你以身作则地培养他优秀的品质,让他在成长中不断磨练,成为最好的自己。却也不忘初心,永远拥有你的样子。”
 
家庭教育,成长问题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书籍团购推荐:
 
 
了解更多关于幼儿英语早教的相关知识或者经验,可以添加下方微信,朋友圈不定期分享幼儿英语启蒙经验和各种书籍团购福利~欢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家庭教育,成长问题
 

本文由爱贝亲子网原创,禁止转载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