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升学择校 > 早教选择 >
孩子太听话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时间:2014-06-11 16:5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太听话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要听话、要乖,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成长起来后真的好吗?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就给出了一个反面实例
相信不少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乖一点,多听自己的话。这也是人之常情,听话的孩子在管理的时候非常方便。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听话的孩子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为什么呢?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要听话、要乖……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成长起来后真的好吗?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就给出了一个反面实例,船上多数的孩子由于听话而留在船舱中待命,没有掌握及时的逃生时机,最后发生了悲剧。
 
德国有个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一个实验: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
 
结果发现,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人中,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儿童期没有反抗倾向的人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74%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孩子太听话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过于“听话”的孩子,由于习惯顺从别人,凡事绝对服从,也喜欢依赖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安排,他们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不能独自判断,难以为自己负责,出现这种因为听从大人指挥,错过逃生机会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都会叮嘱他们“要听话”、“要表现乖一点”,可是这种太听话的孩子在成长中反而会失去很多东西。
 
“听话”的“乖孩子”,常听不到内心的声音
 
在亚洲国家的很多家长看来,教育孩子听话是天经地义的。只要是大人说的话,孩子就得认真听;只要是大人提的要求,孩子就得绝对服从。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压制孩子的想法,认为“孩子这么小,就应该听大人的”,一旦看到自己的孩子服从和听话时,不管什么情况,还会忍不住赞扬和奖励孩子。但其实这个现象背后,反映着家长的耐性不足,不注意从孩子自身需要出发引导他的问题。
 
2岁开始,孩子就会经历反抗期,是独立意志的开始。如若父母与老师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那么孩子的自由意志很难发展出来,这样一个顺从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因为听不到内心的声音而随波逐流。
 
长期这么做,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就是,“只有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才爱我”。于是,孩子就失去了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动力,就会用自己的“听话”来换取父母之爱,强化了孩子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尤其是需要在改革、试误甚至一定程度的探索与冒险中创新时,听话的孩子却缺乏勇气和心理能量,亦步亦趋,创造性大打折扣。生活的意义就是创造,创造出你的身份和本质,然后去经验它。可想而知,缺乏了创造感受的孩子们,会失去怎样的生活意义体验?
 
“听话”的孩子,最容易“受伤”
 
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心目中,家长和老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当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老师的地位更是至高无上。在老师“听话”的要求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不敢轻易惊动老师;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不敢随便麻烦老师;当孩子不开心时,就不会直接向老师倾诉。
 
我的女儿伊伊上小班的时候,在幼儿园里发生过一件糗事。有一天,我刚下班回家,趁伊伊不在场,外婆急忙向我告状:“伊伊今天在幼儿园尿裤子了。她没有告诉老师,自己穿了几个小时的湿裤子,等到放学以后裤子都快干了。我去接她,在回来的路上,她才跟我说的。”
 
当天晚饭后,我和妻子借机跟伊伊聊起了此事。伊伊赶紧跟我们说:“爸爸妈妈,我想小便的时候,老师正在上课。因为老师跟我们说过,上课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到处乱跑。所以我就没有去厕所小便,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尿在裤子里了。我就更不敢跟老师说了,怕老师批评我。”
 
“那么,其他小朋友知道这件事情吗?”我接着问她。“他们都不知道的,这是我的秘密。连最好的朋友蕾蕾,我也没有跟她说。”伊伊觉得自己口风挺严,对此还颇为得意。但我也看得出,孩子得意的眼神里还夹杂着一些担忧、难过和疑惑。
 
据我所知,对于小班的孩子,老师会定时组织他们上厕所。如果不是在老师提醒上厕所的时段,伊伊通常都不敢把自己的生理需求及时告诉老师。但我们认为,这一点是需要纠正的。最后,我们告诉她,大人的话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也会经常出错的。如果大人做得不对,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孩子也是可以向大人提出来的,要学会自己辨别。
 
独立思考,让孩子成为生命的主人
 
一个从小喜欢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长大以后就比较有主见,不会盲目跟风。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敢于质疑、独立思考、自己判断,并且可以大胆地说出想法。
 
1.尊重孩子,把他看成独立的客体。我们首先要把孩子看成需要尊重的独立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这样,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挑战、质疑和“不听话”时,才能保持平常心。我们可以问问他:“怎么了?你的理由可以说给我听吗?”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寻求进一步交流,更深入理解孩子的意图。
 
2.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敢于说“不”,敢于犯错。父母就要允许孩子质疑别人,在遇到开放式情境时,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即使这些问题在成人看来很无厘头。和孩子进行“寻宝游戏”以及“探秘大冒险”,寻找多种可能性与解决之道。
 
孩子自发产生的质疑,很容易引发他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头脑风暴”,“想象力故事接龙”,让他按照自己质疑的思路有所发展,并发现闪光点,与孩子共同经历与体验那个过程。
 
而面对孩子的错误,更要宽容,告诉孩子:“好坏对错都没有绝对的。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从这件事情中学习到什么?”把改正的空间留给孩子。
 
3.让孩子自由地思考,自主决定。我们要尽可能给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在一些家庭事件上,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事件,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跟他说:“宝贝,告诉妈妈,你更希望报什么样的兴趣班?你希望周末干什么?你来做一个选择。”把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明白,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4.安全意识第一,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危险无处不在,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手段,是每一位父母的教子必修课。家长要提早训练孩子安全自救技巧,例如怎样识别危险、发生火灾、地震等意外事故了怎样逃生、和家长走失了怎么联系、怎样拨打求助电话、如何找警察或相关社会机构帮忙等等。孩子受过相关的训练,遇到问题才会不慌张,有解决之道。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