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升学择校 > 升学择校 >
孩子小升初的5大误区,家长们都知道吗?
时间:2019-01-30 15:14来源:互联网 作者:企鹅 点击:
年期将至,对于正在备战小升初的家长们来说,此时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里面家长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在学业方面,家长很难对孩子有直接的帮助指导,但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家长却是孩子最依赖的支柱。

  年期将至,对于正在备战小升初的家长们来说,此时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里面家长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在学业方面,家长很难对孩子有直接的帮助指导,但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家长却是孩子最依赖的支柱。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抱有很大期望,并在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这种期望和关心却给孩子造成了压力,甚至引起孩子反感。下面列举了备战小升初千万要注意的五大误区以及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快看看吧!

 
误区一:一心盯着重点学校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考前焦虑情绪是受家长影响造成的。对于小学升学的重要性,其实很多学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所以谈不上紧张。倒是家长们,考虑到孩子今后的前途、发展,一心想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而忽略了孩子的能力水平。家长们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心态也就不可避免了。
 
解决方法: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心态。小学升学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一次机遇。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合理的估价和正确的期望,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被重点中学录取,进不了名校,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当家长以一种宽容、宽松的心态看待小升初、看待孩子的成绩,孩子身上的负担肯定会轻松不少。
 
误区二:总把关心放嘴边
 
家长们总是想让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询问、叮嘱。家长们总想知道孩子在学校一天过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成绩怎么样……殊不知孩子在学校里紧张学习了一天,已经非常疲劳和烦躁,再听到家长的唠叨,情绪肯定更不好。
 
解决方法:遇到大事要镇定,学会倾听,有时“不说”的效果要比“说”好很多。很多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育者,而是一个倾听者,特别是在小升初复习的冲刺阶段,当孩子把话说出来以后,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缓解。如果家长一定要“说”,那就说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话。比如,孩子现在面临哪些问题,能不能帮他找到解决方法。
 
 
误区三:打击孩子自信心
 
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动辄就对孩子批评训斥,“你真笨、真没用”“就你这样的成绩,还想进重点中学”这类批评最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小学升学前就开始自暴自弃。
 
解决方法:在小学升学的冲刺阶段,自信心对于考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即使孩子的成绩暂时落后,没能达到家长的期望,仍应给他们鼓励。多从孩子身上挖掘长处和优点,对于他们每一点的进步都及时鼓励和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慢慢建立起信心。
 
误区四:孩子“全托”没我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于是把孩子送进了一些“全托”辅导班,让辅导班的老师代替学校和家庭担负起辅导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责任。家长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这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认为在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没有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和父母 疏离。而且,这种孩子升入中学后,因为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对学习感到更吃力。

解决方法:如果说小学升学是一道关,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闯关”。小学升学的冲刺阶段,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劳、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因此,家长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和孩子一起在“闯关”中成长。
 
 
误区五:草木皆兵瞎打听
 
有些家长总害怕孩子如果不“补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小班。这样盲目找家教的结果,往往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复习计划。
 
解决方法:家长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复习中孩子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可以到学校向老师咨询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请老师“出招”,帮助找到解决方法。也可以找到一些靠谱的大型教育机构进行专项的练习,这种做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漏洞,并及时有效地进。
 
不知道你有没有中招呢?对于上面这5点,相信妈妈们看完心中也有了定夺了吧!
 
相关链接:
教育部:2018年法语正式列入高中课程 上海2所学校先试点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