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传播中,不少网友都将“划片入学”与“多校划片”相混淆,误以为教育部将“钦点”北上广等24个重大城市将实施“多校划片”,一时引发家长恐慌。
在近期的传播中,不少网友都将“划片入学”与“多校划片”相混淆,误以为教育部将“钦点”北上广等24个重大城市将实施“多校划片”,一时引发家长恐慌。
“划片入学”是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小学生根据自己就读的小学升入对口初中就读。划片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单校划片,一种叫多校划片。
划片入学≠多校划片
关于划片,其实教育部2015年就已经提过,现在是再次强调。2015年上半年教育部举行的部分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教育部对北京等24个重点大城市2015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做出明确要求,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重点大城市的范围从2014年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扩展增加了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计24个。
何谓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
划片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单校划片,一种叫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就是一个学校对应一个片区,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绝大多数是单校划片,极少属于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政策初衷是为学区房降温。”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观察,从之前的实践看,有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的确有所回落,政策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局部地区,特别是学区内全都是优质校的房源,其价格依然坚挺。上海、北京、广东都已经开展了多校换片,但比例很低。
上海采取多校换片地方主要在徐汇区、长宁区,小升初时除了对口入学和统筹安排外,另外一个方式就是一个地块内多所小学对应多所初中,多校划片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而上海市教委今年2月初公布的《2016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公办初中招生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范围与招生计划,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免试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
划片范围是不是每年都变?
此前,多地教育部门曾表示,学区房划片要动态调整,甚至有传言学区片区每年调整,使买学区房的家长举棋不定。
这次《通知》明确提出,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即使调整,也要提前广泛告知,设立必要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
看到没?不是每年都变的,要相对稳定。如果年年调整,几百万的学区房一下打水漂,心脏病、跳楼的。。。无法承受之重啊,不和谐!
就近入学=直线距离?
大家需要注意,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通知》已说明,教育部门是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确定的划片范围,只能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
新建的学校和小区怎么处理?
对于新建学校或新建居民小区的划片,以及需要对现行片区进行调整或准备实行多校划片的,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现代治理理念,完善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划片和片区调整工作机制,强化划片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划片结果的公信力。
特长生?一扇无法关闭的门
特长生?想说爱你不容易!这道门无法关闭,但是比例要控制在5%以下,各地要梳理针对特定人群的优惠招生政策,取消不必要的特殊政策。确有必要的,应在学生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
今年何时出学校划片招生范围?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公布各公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划片范围。由于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公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划片范围会有适当调整。每个地方不同,上海的学校划片招生范围最迟将在4月5日前后公布。
更多相关文章: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