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升学择校 > 升学择校 >
2016年上海各区公办小学招生入学细则
时间:2016-01-22 16:1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根据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年限、购房时间以及与直系亲属同住情况等排序来安排学生。而且每一个区的每一个学校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实施细则会由各区县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布,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公平、公正性。

 入学的原则是: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安排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则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再统筹安排“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而在细则上,除了有5年限学令外,还要根据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年限、购房时间以及与直系亲属同住情况等排序来安排学生。而且每一个区的每一个学校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实施细则会由各区县教育部门向社会公布,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公平、公正性。
 
“新静安”之静安篇
 
区教育局根据当年度学校资源配置和生源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采取地块(居委)对口的方法,划定公办小学的对口入学范围。如对口人数超过对口学校容纳数可由电脑派位等方法统筹安排。
 
公办小学的上述对口入学对象为儿童和父母户籍在静安区对口地块一年以上、房屋户主和产权人或承租人为儿童父或母、能适应正常学习生活的适龄儿童。
 
本区户籍其余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根据区内各学校的招生情况,采取就近入学的办法在本区范围内统一安排公办小学就读。
 
区教育局从2014年开始,在本区各公办小学统一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自2014年起,静安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
 
“新静安”之闸北篇
 
根据区域内学校资源及生源分布情况,部分学校的入学需提供全家户口满2年以上的户籍证明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证明材料,部分学校实施5年内同一户籍地址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的办法。
 
按照以下顺序录取学生:
 
(1)居住地与房屋产权证(学生本人及父母)地址一致的;
 
(2)居住在直系亲属(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的;
 
(3)居住在旁系亲属处的;
 
(4)居住在租赁房产处的;
 
(5)其他情况。
 
举例:其中闸北实验小学和大宁国际小学等,在2015年招生通告中明确写明全家户口需满2年以上。
 
杨浦区
 
区教育局按照“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本市户籍的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少年参照居住地入学办法就读。本市户籍居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少年参照本市户籍人户一致入学。
 
举例:打虎山路第一小学2015年招生方案中写明,当学校地段内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时,招生规则如下:
 
适龄儿童与户主为三代内直系亲属关系,且适龄儿童及父母中至少一人为上述地段户籍地房屋产权所有人(以房产证为准)。满足此条件的,按以下顺序依次排序,直至满额:
 
1、报出生户口的适龄儿童
 
2、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3、与父或母一方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4、不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注:同类情况均按入户年限长短(年限长的优先),依次排序。
 
长宁区
 
本区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当户籍地对口学校的适龄儿童报名数不超过对口学校招收学额时,安排对口入学。当户籍地对口学校的适龄儿童报名数超过对口学校招收学额时,学校将根据本校招生公告(教育局备案)中有关户口性质、产证情况、入户年限等具体情况进行梯度安排。对学校无法安排的适龄儿童,由教育局在区域内统筹安排。2015年起,本区各公办小学对当年涉及入学的门牌号建立数据库,以后每年对数据库进行比对,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的做法。
 
举例:2015年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昭化东路校区)一年级
 
1、适龄儿童户口在学校所属招生地块内,户主为其父母或适龄儿童本人,产权人为其父母或适龄儿童本人,产权与户口迁入年限均满1年及以上。
 
2、适龄儿童户口在学校所属招生地块内,户主为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且法定监护人与适龄儿童的户籍迁入均满三年及以上的,或法定监护人户籍迁入不满三年,适龄儿童的户籍报出生的,产权人为适龄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父母。
 
闵行区
 
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本市户籍按居住地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我区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参照我区人户分离回居住地就读办法。本市户籍居住在我区配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凭相关证明可安排在居住地对口入学。
 
嘉定区
 
公办小学优先招收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儿童入学,如仍有空余学额,由各街镇教委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就读,符合条件未能入公办小学的随迁子女可进入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就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