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临近开学的时候,孩子都会非常强烈的要求置办新的“装备”,因为到了开学的第一天,学生群里都有一场暗自的角逐,先要进行一场“装备竞赛”,然后才轮到“学习竞赛”。不少家长为此很是烦恼,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才能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呢?小编来帮助给位家长。
新学期,新气象。孩子们在新的学期,都希望穿上新衣,用上新的文具,家长给孩子买一些品牌的学习生活用品迎接新学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孩子一味追赶潮流,追求高档时尚用品,就会使他们相互攀比,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5年的陈老师认为,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父母,父母也是孩子生活当中教给他们要如何消费的人。 所以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观念,还是要从父母这里先入手。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仅不能无条件地满足,而且要及时批评和教育。最好的办法是实话实说。 将社会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家庭的真实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并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心态,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的引导十分重要。专家认为,家长应培养孩子阳光的心态,不要滋生攀比的心理;让孩子在学校尽量穿学生服,不要消费太贵的东西;家长可以组织一些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适度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学习和兴趣上的需求;共同分析每一次大额消费的可能性;适当进行奖励,激励进取,体验成功。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第二,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
第三,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
让他们对家长的工作有深刻的印象,从而感受到金钱的来之不易。
第四,教孩子学习理财的本领。
第五,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勤工俭学。如鼓励孩子周末去体验卖报纸,然后让孩子算算他的劳动为他带来了多大的财富。
第六,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不是做任何事都可以用金钱去计算,家长抚养孩子及孩子在家做 家务活都是家庭成员间应尽的义务,这些都不能用金钱去衡量,金钱更无法买到知识、健康和亲情。
此外,学校也可以对学生的消费观进行引导。可开展一些传统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倡导崇尚节俭的风气;抓好节能减排教育,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践行节约的习惯;让学生多参加有益的募捐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
除了家长的合理引导之外,家长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的消费观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在开的车子、住的房子,以及身上穿戴的选择上的高消费,都可使身边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大手大脚地消费惯了,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
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生活水平在世界前列,他们却以节俭闻名于世。瑞士人的富而不奢给我们多少带来一些启示。不说瑞士,只要你让孩子细心观察过身边的韩国人,孩子就会有非常切身的体会。小编在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个韩国外教,当看到我们点了一大桌子的东西的时候,他一直眉头紧锁,直到小编说吃不完的我们可以打包,她才放心的开始吃饭。所以,家长在满足孩子的正常消费之外,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从现在开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