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完成幼儿园报名,接下来面临的是入园前准备,孩子入园后就要开始考虑上什么样的小学,为了进入好的小学是否要加强孩子的学习,如何准备幼升小,上了小学是否要学奥数……
自从当上爸爸妈妈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不平凡的。
刚刚完成幼儿园报名,接下来面临的是入园前准备,孩子入园后就要开始考虑上什么样的小学,为了进入好的小学是否要加强孩子的学习,如何准备幼升小,上了小学是否要学奥数……
所有围绕着孩子的话题都会接踵而至,爸爸妈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录取通知收到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录取通知收到后,就意味着孩子9月份就要正式入园了,爸爸妈妈们应该帮助孩子做好入园的准备。
入园前,孩子的心理准备:
多带孩子去幼儿园观看小朋友们上课、玩耍,逐渐有“幼儿园”的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有助于孩子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
陪孩子读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让孩子提前了解在幼儿园可能发生的事情。
入园前,孩子的生活准备:
尝试让孩子独立吃饭,不要过度期望老师给孩子喂饭,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尝试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解除他的紧张心理,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自己上厕所了;
培养孩子的午睡,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能养成午睡习惯;
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的作息规律、游戏中的规则、以及家长对待孩子的奖惩方式与原则等等。
入园后,让孩子全托合适吗?
全托,是指把孩子日夜都寄放在托儿所。上海现在提供全托服务的寄宿制幼儿园为数很少,在国外幼儿园是没有寄宿制的。
3-6岁是亲子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的教育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全托,很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而情绪问题又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对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也带来不利因素。
学龄前,从依恋到独立,是一个缓慢的心理发展过程,而全托则浓缩了这一过程,会让很多孩子招架不住,安全感严重缺失。所以这段时间家长尽量不要远离孩子,尽量克服自己的困难,尽量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要知道,这一阶段的亲子情感发展,非但是无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逆的。错过了,便无法补偿。
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着想,小乐子建议家长能不全托就不全托,实在没时间带孩子,也要在送去全托前留出足够的过渡期,让孩子逐步学习独立生活、适应离开父母。孩子进入全托幼儿园后,家长也须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可电话沟通,传传照片,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存在。
入园后,孩子哭闹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在入园之初都会哭闹,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束手无策,甚至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也严重地焦虑起来。
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儿园要开心喔!”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可以告诉孩子:“需要什么随时和老师说”、“妈妈晚上来接你”等,告别仪式要简短,家长的态度要平静。
以信任的态度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让孩子感觉老师也是可以依靠的人。
入园后一段时间,突然不想上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入园二三个月后,孩子好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刚刚松了一口气,孩子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宣布:“我不想上幼儿园!”
应该首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以及“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因为孩子有可能在幼儿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产生抵触情绪,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而不能明确表达,就用“我不上幼儿园”来表明自己的烦躁不安。
排除了以上两点具体问题,如果完全是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动,依旧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度过一天。并于当天晚上告诉他:“明天必须上幼儿园。”第二天如同初入园来对待。
孩子这种反复是正常的,肯定孩子的感受,但要坚持原则。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