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家长课堂:“熊孩子”养成记
时间:2014-09-29 16:1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课堂:“熊孩子”养成记,她的懂事不是小大人、早熟的那种懂事,而是充满童真、不失稚嫩的良好教养的萌芽。她也没有被管傻掉,有很强的个性,还是个挺厉害的小姑娘,去练跆拳道。
熊孩子很多时候都会让家长感到非常头疼,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去教育熊孩子,总是被熊孩子的各种行为折磨着。爱贝小编建议:家长在教育熊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技巧。熊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家长特殊的教育的。
 
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家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熊小胖姓熊,今年4岁半,属于名副其实的熊孩子。
 
我和她妈妈是多年好友,今年年初带她去了一趟海南。一路上,我被她表现出来的超乎年龄的懂事震惊了:走路从来不喊累,坐车从来不乱跑乱叫,吃饭给什么吃什么,多难吃的团餐都吃得津津有味,别人给东西吃第一时间说谢谢,早晨起床自己穿衣服。
 
家长课堂:“熊孩子”养成记
 
她的懂事不是小大人、早熟的那种懂事,而是充满童真、不失稚嫩的良好教养的萌芽。她也没有被管傻掉,有很强的个性,还是个挺厉害的小姑娘,去练跆拳道,老师吼别的小朋友,只有她敢于对着老师说:“你不要骂他……”
 
和她同行这一程,我深刻反省,儿子胖墩在她那么大的时候没这么懂事,领他去北京旅游,到长城上累了,死活不走,要打车。那地方怎么打车啊,气得我差点没跳长城。
 
我也自诩是会教育孩子的人,但在熊小胖面前,我还是有点惭愧,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家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熊小胖她妈生她的时候已经38岁,按说这样的年龄生下的孩子,稍不留神就容易溺爱。可她妈妈对熊小胖的教育始终保持理性,一点都不娇惯,终于让我看到了教育结出的累累果实—一个懂事的“熊小孩”。
 
表面上看好友教育孩子没什么秘诀,她对孩子从来都不严厉,也很少发火,更不情绪化,总是语气平和地讲道理。直到有一天,她送给我一份材料,有她为了教育熊小胖总结出来的一些好习惯和好品质,她一直在坚持每天对照检查一天的行为!我才真正体会到她教育的“核心技术”。
 
一共28条。好友没有照搬任何教育书籍,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生活常识,总结出应该让孩子了解和执行的各种行为规范。从熊小胖会说话开始,她就把这些道理讲给孩子听,每天晚上还和孩子一起反思哪一条做得不好,明天应该怎么改正,做得好,就给一朵小红花。慢慢地,这些行为规范就变成熊小胖生活的一部分了。
 
都不是什么大道理,也比较琐碎,但作为做了多年情感咨询的人,我深知,不要小瞧这些小事、小细节,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忽略了系统地教会孩子这些事,造成孩子成年后情商的巨大缺失,严重的甚至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无法正常地融入社会。
 
有人说,每个熊孩子身后都有一个或几个熊家长,这话很有点道理。我还想说,没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个原始的“熊孩子”,他们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喊就喊,这都是天性。如果父母不作为,引导不力,先天的“熊孩子”就会彻底变成后天的“熊孩子”。如果都能像熊小胖的妈妈那样,把教育当作是春雨滋润禾苗,每时每刻,滴滴渗透,此“熊孩子”就会变成彼“熊孩子”。
 
看到熊小胖,引发了我对自己一贯教育方式的反思,让我很有种“再生一个从头开始教育”的冲动。可惜,人生不可以重来,这就是身为父母无法推卸的重担所在:我们在什么阶段给孩子什么样的东西,只有一次机会,无论对了或者错了,都将成为一种永恒,结出的果实,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承受。
 
这让我们为人父母的每一步都必须慎重。你给出一颗种子,可能会在孩子心中长成大树;你给出一棵荆棘,孩子可能用它来刺痛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永远保护孩子,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一个有着良好的修养、完善人格的人。爱孩子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始终离不开我们,而是放手,放他们到更广阔的天地。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