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家长送孩子去辅导班反而招致厌学心理
时间:2014-09-02 16:46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送孩子去辅导班反而招致厌学心理,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紧张的期末复习时,家长们已经先下手为强地为孩子们安排好了“暑期档”,基础年级新课程、艺术培训班、夏令营、旅游……采访中了解到,暑假还未到。
暑假已经过去了,相信在过去了的暑假很多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辅导班补习。那么,去辅导班补习是一个有效果的选择吗?爱贝小编提醒:家长送孩子去辅导班反而招致厌学的心理。
 
现实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讽刺现象,家长花了大力气给孩子报辅导班,给孩子补习功课,却适得其反,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什么会这样?
 
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紧张的期末复习时,家长们已经先下手为强地为孩子们安排好了“暑期档”,基础年级新课程、艺术培训班、夏令营、旅游……采访中了解到,暑假还未到,家长已经早早计划好了孩子的暑假。
 
家长送孩子去辅导班反而招致厌学心理
 
家长“砸钱”抢报新课程
 
基础年级课程已经形成了抢报的局面。“我儿子现在读初一,下学期就读初二了,今年暑假的课时费比去年涨价了,但是为了让孩子在初二阶段能在学习上有个飞跃,这个暑假我给孩子报了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课程。”家长孙女士正准备给孩子抢报课程,为了能“抢”到最好的老师,孙女士不惜“找关系”提前交了一笔学费。
 
在桂林路一家培训机构,家长吴女士也为孩子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考虑到学习方便,我把所有的培训班都选择在了桂林路附近,这样孩子能节省一些时间。”吴女士为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报了英语、作文、舞蹈三个辅导班,为了让孩子增长阅历,她还为孩子报了一个英语夏令营。她粗略地算了一下,一个假期下来,就要花掉一万多元。
 
据了解,近几年培训班的价格不断攀升,针对准中考生和高考生推出的一对一培训项目收费已经高达500-600元/小时,但是很多家长认为,相对于孩子成绩的提升相比,此时的“砸钱”也变得很有意义,即便孩子成绩真的没有提高,家长自己也落得心安理得。
 
学生直言假期“被安排”
 
对于家长们的假期安排,孩子们是否领情?随机采访了10名中小学生。有7名学生承认已经接到家长的假期安排通知,但是对于家长的做法孩子们表示没有办法,很多家庭已经形成惯例,家长做主孩子只管听从就可以。孩子们表示,与提前学习新学期的课程相比,更愿意参加兴趣班和一些特长培训班,因为这些培训班一般没有考试也没有作业,比较轻松。而另外3个孩子觉得在暑假报班一事上,家长已经和自己沟通过,但是家长基本有“条件”,即必须参加至少一门学习科目培训班,其他培训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
 
对于即将到来的“被安排”的假期,孩子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假期比平时学习都累,现在已经不期盼假期了!”采访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虽然对于父母的假期安排非常理解,但是希望父母也能尊重孩子的想法,否则,孩子们也不忍心将父母辛苦赚来的钱白白“扔”进各种培训班里。
 
老师建议“拔苗”可致厌学
 
一方面是家长疯狂“砸钱”为孩子选报各种培训班,一方面是孩子极不领情直呼自己的自由被剥夺。假期盲目“拔苗”,真的适合所有的学生么?
 
对于家长们的盲目选报培训班心理,老师建议,在选择培训班时,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作为公办教育力量的补充,近几年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兴起为家长们在孩子的特长培训和个性发展上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盲目地选报新学年课程,这种“拔苗”式的补课,很有可能导致新学期开始后,中小学生对于知识没有新鲜感。侯老师建议,每年的寒暑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调整期,及时查漏补缺能够帮助学生制胜新学期,因此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学习新知识重要。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