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外国孩子放暑假都会去哪儿
时间:2014-07-03 14:4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外国孩子放暑假都会去哪儿,暑假里,怎样让孩子度过一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心情舒畅的快乐时光,一直是困扰家长们的难题。不妨看看外国孩子选择怎样的度假方式,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暑假已经到来了,对于很多还不知道暑假干嘛的孩子来说,了解别人暑假干嘛是一个参考的好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暑假都会干嘛吧。通过世界各国的孩子暑假活动来自己安排一下暑假生活。
 
暑假里,怎样让孩子度过一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心情舒畅的快乐时光,一直是困扰家长们的难题。不妨看看外国孩子选择怎样的度假方式,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美国注重社会活动
 
美国孩子没有暑假作业。学费160美元的暑期学校里,游泳、野餐、打球和漫步是每天的必修课。在这些极具娱乐色彩的课程之外,最有美国特色的,就是对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的偏重。这一周的活动项目包括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脏物。
 
外国孩子放暑假都会去哪儿
 
日本教育部门主导
 
日本中小学生暑假生活比较丰富。在升学同样激烈的日本,许多学生利用难得的长假去野外游玩,观察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教育主管部门在孩子的暑期活动中充当一个积极组织者的角色,或者组织孩子参观博览会,或组织孩子进行发明创造比赛。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有些学生还自发组织到野外“合宿”,他们将在一周的时间内吃住在一起,活动包括泡温泉、洗海水浴和在森林里散步等。
 
英国:去博物馆度假
 
暑假期间,不少英国孩子走进伦敦各种博物馆参观、学习。有的学生到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的雕塑馆里现场临摹作画,或者学习如何用纸制作英国传统礼帽,也有的小学生到伦敦科学博物馆里体验电话的通话原理。
 
瑞士:政府推行夏令营
 
瑞士由各市镇政府赞助,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夏令营,专门接收6~12岁的学生。有关当局推出一种夏令营全程卡或称为假期通行证。这种卡一般是50瑞士法朗(约合300元人民币),持卡的孩子可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集体户外活动。
 
俄罗斯孩子有意义的暑假
 
在俄罗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夏天到了,他们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玩儿了。然而,三个月的暑期对于家长来说,却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儿。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既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假期?怎样才能不让孩子们整天在家里上网看电视?为此,家长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下面看看几位俄罗斯朋友如何安排自己孩子的暑期生活。
 
参加夏令营
 
让孩子们参加夏令营,这是许多家长的首选。俄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诺索夫对记者说,“我儿子今年都40岁了,他小时候,从一年级到十年级,每年暑假我都让他去夏令营。苏联时期,在每个单位都可以报名办理孩子去夏令营的手续,现在这一体系不存在了,一切通过旅游机构办理。我的孙子今年上七年级,我又把他送到了莫斯科市郊的夏令营。”
 
诺索夫说,夏令营虽然只有一个月,但孩子在那里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现在的夏令营有很多种,有专门的外语夏令营,有乐器和演技夏令营,还有商务和国家管理夏令营。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经商和管理国家的知识。此外,还有体育、数学、文学和生物夏令营。父母主要根据孩子们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去什么样的夏令营。
 
诺索夫承认,现在的夏令营收费昂贵,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得了的。如莫斯科市郊《奥斯国》夏令营15天需收费33300卢布(约合人民币近8000元),其中包括住宿、一天四餐、保险、车接车送、游泳池、文化活动、大师级讲座和合影留念。 
 
到南方去看大海
 
在莫斯科,不少家庭夏天都选择全家一起到俄南方城市去度假,让孩子们亲近大海和享受阳光,以恢复体力。大人们也想暂时规避一下大都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劳顿。记者站所在外交公寓的水暖工亚力山大对记者说:“我和妻子几乎每年都自驾车带孩子去索契休假,儿子和女儿特别喜欢大海,我们不仅关心他们如何增强体质,还关心他们在那里如何度过自己的时间,不能让他们一天到晚在海滨浴场晒太阳,我们还带孩子们去参观索契的市容,参观博物馆,参加下榻宾馆专门为孩子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去乡村,去别墅
 
在俄罗斯,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孩子们过暑假的形式,那就是把孩子送到乡下或位于市郊的别墅。每年五月长假一过,莫斯科市民开始到别墅耕作。他们在那里栽花、种菜,尽享与大自然拥抱的快乐。夏天一到,爸爸妈妈们就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长期居住的农村或别墅去接受“再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的体格更健壮,同时也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俄科学院东方所研究员沃龙佐夫的独子叫瓦里亚,今年刚10岁。从6岁开始,沃龙佐夫每年夏天都把儿子送到住在乡下的奶奶家里。他对记者说:“强迫”孩子在菜园里翻地,或者让他“侍候”家禽并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适宜,要因人而异。应该让他们干一些能开动他们脑筋、鼓励和调动他们发明创造积极性的有趣的事情。如让他自己设计和制作放在树上让鸟过冬的小木屋、自制测风器、在花园内设计和建造小水塘或微型游泳池等。此外,奶奶还带着瓦里亚到森林采蘑菇,教会他掌握识路和辨别各种野生浆果的能力。 
 
留在城里过暑假
 
如果家长不能和孩子同步放假,不能让孩子去夏令营或别墅,或没有经济实力让孩子去南方海边度假,最后一种方式就是留在城里过暑假。在自己家里,最重要的是别让孩子整天上网和看电视。
 
在莫斯科一所中学当副校长的娜塔莎·库普佐娃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工作原因,越到暑假,我的工作就越繁忙,如组织暑期教师各种业务提高班,或者参加会议。几年来,我的孩子除了到外地姥姥家住几天,主要在莫斯科过暑假。我每天给孩子规定了几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读书、遛狗和打扫室内卫生。我还让孩子写文学笔记:把读过的文学作品的书名和梗概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娜塔莎说,孩子留在城里过暑假,最大的收获是,他可以去看展览、去博物馆和观赏名剧,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世界艺术的宝贵价值,汲取文化养分,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平时由于学习紧张,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光顾展览、博物馆和剧院。有时,我还给孩子报个班儿,如游泳班或马术俱乐部。让孩子有机会和他的同龄人交流并学会和各种人打交道。
 
娜塔莎最后说,其实,有许多方式方法能让孩子们的暑假过得既愉快,又有意义。所有孩子的求知欲都很强,但他们又都不甘寂寞。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想办法把一般的事情变成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一个夏天过去后,他不仅长大了,而且还变得更聪明、更坚强了”。
 
澳大利亚孩子的轻松假期
 
当国内的孩子刚刚开始放暑假的时候,在澳大利亚,孩子们正背上装满午餐和上午茶点的大书包,开始另一个新的学期。
 
与国内一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只放寒暑假不同,澳大利亚的学年则分为四个学期,每个学期约10周时间,因而也有四个假期,只是中间春秋季两个假期较短,为2至3周;年中和年末的假期较长,为一个多月。
 
假期对于澳大利亚小学生来说是轻松的。因为没有假期要做的作业,所以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跟兄弟姐妹或同学一起玩耍,要么走亲戚,要么跟着父母出游,以及参加一些个人爱好的户外体育活动。既使要看些书,也多由自己按兴趣而定。
 
初来的华人有时会感到不适应,天天看着孩子没什么“正经”的作业做,每每要督促提醒一下,甚至会自己安排一些学习任务,但有时不免也会“遭遇”孩子们的回击:老师要我们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其实,不只在假期没有“假期作业”,就是在平时上学期间,澳大利亚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是很少的。既使有些作业要带回家做,也大多不是当天就要完成,往往是一个星期的事情。除少数的记记英文单词,更多的是要“写文章”。所谓“写文章”,也并不用真的写出来,主要是通过读一些相关的书,或者查找资料,组成一个话题,在课堂上“做讲演”用。
 
记得刚来澳大利亚时颇有些不习惯,也曾询问过一些家长,他们的孩子放学后回家都干些什么?有的回答得也很干脆:统统赶到院子里去玩呗!的确,不像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澳大利亚人一般也总有两三个孩子,或者更多,一到放学全回家,也颇有些“闹得慌”。放到院子里晒晒太阳,不仅预防近视,也可让孩子们放松一下在校一天的“紧张”心情。有研究认为,澳大利亚的孩子近视的少,与晒太阳多是有关联的。
 
“快乐教育”几乎是澳大利亚小学的主调。但外来者往往需要时间适应。记得有一位美国外交官,初来不久,就开始忙着给孩子请家教。他说,没有办法,澳大利亚小学的内容太浅,怕孩子回美国后跟不上。不过,现今在不同地区也逐渐显现差异,特别是在悉尼和墨尔本这些大城市,人口多,压力大,竞争也日显激烈,各种语言班、技艺班、补习班、精英班等也火爆起来。
 
当然,轻松地玩也只是澳大利亚小学生们假期的一个内容而已,当地的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艺术中心等等,也会利用假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体育、艺术、手工、科学、野营乃至家务等等,吸引孩子们参与。有的是单场活动,有的则类似于一个短期的学习班,但大多是收费的。这些活动主要也是寓教于乐,着重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既充实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又为双职工减轻假期照顾孩子的负担。
 
查理是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一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假期里,他就和同学一起去参加过一次与科学有关的活动,主要内容是制作泡泡糖。组织单位由专人负责他们在一天里的活动安排,就如在学校一样。查理说,组织者先给他们介绍相关的知识,以及制作泡泡糖的成份,然后由他们自己动手做,最后进行评比,看看谁做得更好。结果是各人做出来的差别很大,有的酸,有的甜,颜色各异,但他们玩得很开心,很有收获。
 
开学了,背上大书包,孩子们重又走在上学的路上,脸上荡漾着假期的快乐。不过,他们的大书包不同于国内小学生的书包,在澳大利亚小学生的书包里,除了午饭和上午茶点,多数是没有课本之类的东西的。在开学的第一天,他们也自然是不用背着“假期作业”的。
 
法国孩子的快乐假期 
 
假期对法国人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家长如此,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每年7、8月暑假开始的几天里,只需看看高速路上拥堵几十公里的车流,就可窥见法国人是多么“争分夺秒”地享受假期,哪怕在途中堵上几个小时也在所不惜,绝不推迟动身,几十年来乐此不疲。
 
法国学校的假期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是“最长的”。以小学为例,法国小学生一年的总共上学时间仅为144天,而欧洲其他国家小学生的平均数是185天。但法国学生与众不同的是,上学时间虽短,但一年中的累计课时却是“最多的”,总共可达914小时。与另一欧洲大国德国学校的806个学时相比,多了108个小时。差距不可谓不大。因此,法国的学生们一天下来,常常是“疲惫不堪”。
 
大概正因如此,法国孩子们一到假期就要好好地放松一下,大玩特玩了。法国人钟爱的度假地点往往是海边、山区,有条件的选择去国外旅游。与其他欧洲人一样,法国人喜欢“晒太阳”,因此,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滩是他们的最爱。也有喜欢到阿尔卑斯山或比利牛斯山去的,“亲近大自然的美景”。但应该看到的是,并非所有的法国人都有条件外出度假。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近半法国人只能待在家里休假。为了让这部分人也能体会假期的乐趣,法国政府与各地行政领导部门均想了不少办法,在城市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巴黎市政府近年每到暑假都要沿塞纳河开辟数公里的“人工沙滩”,让那些没条件去海边的人在巴黎体会海边的度假生活。各地都利用假期组织大大小小的音乐会。不少城市里都举办临时游乐场,供待在本市的孩子玩耍。城市的各种体育娱乐设施这时也往往打破常规,对外开放,为无条件度假的家庭提供去处。
 
法国孩子们的度假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放开了玩儿”。对相当多的孩子来说,随家长外出度假是第一位的选择。除此之外,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种夏令营。有文化夏令营、体育夏令营、科技夏令营、语言夏令营、艺术夏令营等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这些夏令营的对象是4至18岁的青少年儿童,有的可以由家长陪同。夏令营的辅导员除专业的之外,还招聘具有相关学历的大学生,这就为部分大学生提供了夏季打工赚钱的机会,不少大学生都很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有些孩子还愿意选择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孩子交换度假,即利用暑假到英国、西班牙或是意大利的某个家庭,一面度假,一面进修实习自己的外语,这样既提高了自己的外语能力,又领略了异地风情,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对方家庭的孩子则交换来法国度假,双方孩子均从中受益。法国人有句格言,“旅游造就年轻人”。因此,旅游在法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对法国的大学生来说,假期是打工挣钱的好机会。许多大学生都早在假期来到之前就主动联系好了自己的打工单位。快餐店、商店收银员、酒店服务、夏令营辅导员乃至公司的文职工作等都是大学生们的选择。
 
还有一些学生利用假期选择做些更有意义与爱心的事情,那就是去做各种形式的“义工”,利用假期照顾老人或者残疾儿童,用自己的爱心为这些弱势群体送去温暖,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也是这里的“慈善事业”较为健全与发达的群众基础。
 
总之,法国孩子们的假期是快乐的,没有繁重的作业,也没有各种所谓的补习班。尽管度假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假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韩国学生假期忙学习
 
暑假期间,小学生们将怎样度过?据韩国小学在线教育网站——E-DUMOA对6715名韩国小学生的“暑假计划”的调查显示,44.2%的学生回答准备“预习下学期内容”,回答“复习上学期内容”的占24.7%、“英语、数学重点学习”的占17.0%、其他占14.2%。
 
暑假一开始,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子女补充落后科目的学习,制定了紧密的学习计划表和课外辅导时间表。
 
但不少韩国家长们也认为,学生只是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落伍,也不能被称为“优秀”,学生还应在唱歌、舞蹈、运动、乐器等方面都有所专长。所以,放假期间,除了学习以外,游泳、吉他、架子鼓等在学校不易接触的文体活动也广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考虑到只是往返于培训机构就不像是放假,因此不少教育机构开发了“夏令营”,既可以让学生放松,又能进行现场体验学习,积累经验。韩国的夏令营正以多样化的方式在发展。
 
有教会组织的修炼会或者由学校组织的修炼会。最近,横穿国土或海兵队短期训练等夏令营活动大受欢迎。此外,利用暑假前往加拿大、菲律宾、新西兰、美国等英语国家进行语言熏陶和进修的夏令营也不少。
 
据韩国“最想去的夏令营”调查结果,体验大自然夏令营(25.6%)占据首位;其次是英语夏令营(19.4%)、科技夏令营(14.4%)、体验农村夏令营(10.4%)、体验传统夏令营(6%)、体验文化夏令营(4.7%)、历史夏令营(4.3%)、经济夏令营(2.7%)、礼节教育夏令营(2.7%)……
 
“暑假期间最想去的避暑处”有游泳馆和水上乐园(38.6%)、大海(23.4%)、国外旅游(23.4%)、山与山谷(9.1%)、农村亲戚家(6.6%)……有趣的是,还有对瘦小的学生进行成长检查和对学生治疗打鼾的夏令营。
 
随着生活的富裕,人们对健康的关心度提高,家长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高“成长”,希望子女的身高比遗传预计值高出7—8厘米。而打鼾对身高的成长是一个妨碍因素,一项对韩国小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8%—10%的学生有习惯性打鼾,一周打鼾1次以上的儿童占15.6%,几乎每天都打鼾的儿童数达到4.3%,打鼾还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越胖打鼾的几率越高。所以,有的夏令营就是利用假期对较胖的打鼾儿童集中管理,减肥并接受治疗。
 
推荐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