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给学龄前孩子户外活动的安全建议
时间:2014-05-28 17:0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家长应该在平时跟亲戚朋友聚会时,多带孩子出去,提高辨别熟人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让孩子自己保持和对方的距离,不随意吃陌生人递过来的东西。
孩子对大自然有着特别的亲近感,所以很多孩子都喜欢户外活动,尤其是暑假快要来了,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机会更多。户外活动虽好,安全却没法保证,比如孩子摔伤,甚至走丢等等。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看看爱贝小编给学龄前孩子户外活动的安全建议。
 
1、家长陪同参与户外活动
 
3~6岁的孩子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户外精彩的节目吸引。因而在户外活动时,首先必须有家长陪同,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更要树立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必须经常对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出去玩的时候不能自己一个人乱跑,要是你乱跑,妈妈找不到你了,多着急啊;万一摔伤了,会很疼的哦。可以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来借机加深孩子对此的认识。
 
 
给学龄前孩子户外活动的安全建议
 
 
2、提高孩子辨别熟人的能力
 
我国传统教育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认为“少活动,少出事”,往往会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一旦出去户外活动,幼儿会觉得很新奇,对周围的一切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陌生人的引诱。
 
家长应该在平时跟亲戚朋友聚会时,多带孩子出去,提高辨别熟人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让孩子自己保持和对方的距离,不随意吃陌生人递过来的东西。
 
3、孩子走丢的“紧急预案”
 
和孩子外出时,尽量把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讲给他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各种情况下的应对办法。这里提供几种紧急预案,供年轻的爸爸妈妈参考:
 
1、让孩子相信,爸爸妈妈和他走散后,一定会努力寻找他,他很快就会被找到,减少孩子的惊慌感。
 
2、如果等好一阵儿还不见爸爸妈妈,可就近求助警察,一定要说清楚爸爸妈妈的名字。
 
3、如果是在商场里,还可请商场工作人员用广播帮助寻找爸爸妈妈。
 
4、孩子应该知道家庭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大些的孩子,可以教给他打电话的方法,外出时给孩子随身带些打电话的零钱,一旦失散可以电话联络。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