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成长话题 > 成长话题 >
让花“压岁钱”成为一堂情商课
时间:2014-02-15 10:3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压岁钱”是温馨祝福,也是文化符号,更是品德教育的现实课堂。有了感恩、节俭和理财的情商引导,“如何处置”还会成为纠结难题吗?

新春过后,小伙伴们的荷包鼓了起来,父母以及各种长辈的压岁钱,着实让小伙伴发了笔不小的财。对有压岁钱自主支配权的小盆友,父母们其实并不省心,突然有了这么多钱,怎么用好,怎么理财,也成为他们忧心的问题。

 

面对近年来渐行渐涨的“压岁钱”,孩子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众多家长“开明”态度的转变,无疑是可喜的观念进步。但由于孩子年龄及认知的参差与局限,如何处置成为不少家长的纠结难题:任由孩子随意支配,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毛病,助长虚荣心;若全部没收,又害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伤害其稚嫩的心灵。不过,在我看来,无论选择何种处理方式,家长借机对孩子进行情商方面的教育都不无裨益。
 
首先,要明确“压岁钱”的年俗意义,教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引导孩子铭记长辈的“赠与”和祝福,学会感恩,并以实际行动回报长辈。
 
 
其次,要协商制定支出计划,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强行没收”与“放任不管”的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承认孩子的所有权、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引导孩子的使用权,并促其在“消费”实践中逐渐树立起节俭意识和有序行事的思维品格。
 
其三,用“压岁钱”投资理财项目,让孩子尝试钱能生钱。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消费基本上属有求必应,春节“压岁钱”便成了“富余”资金,有的家长甚至将其与孩子长大购房、成婚挂钩;而选择投资理财的多半会存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各种“宝”里。将压岁钱用于理财,不仅可以让其累积升值,更有助于孩子及早接触储蓄、利率、红利、收益等金融常识。
 
“压岁钱”是温馨祝福,也是文化符号,更是品德教育的现实课堂。有了感恩、节俭和理财的情商引导,“如何处置”还会成为纠结难题吗?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