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鼓励孩子多参与人际交往活动,让更多的人来接纳他。其次,家长和老师要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在社交场合,眼神一定要保持友好,要保持微笑的表情,不能与人过分疏远,也不能过分亲密。对待负性情绪,不能乱宣泄,要学会克制。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深感无奈,爱贝小编就这个人际交往问题带大家来看几个小案例,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
老师:我是一名小学老师,班上有个学生,叫楠楠,是3班的孩子,性格有点暴燥,易冲动,喜欢和同学打闹,发脾气时还会有自虐行为。他经常找同伴一起活动,“搞破坏”,却又不善于与其他孩子相处、合作,在班里没几个孩子愿意与他交往。请问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答:
首先,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的孩子了。正是因为他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导致他无法与其他孩子正常交往。可是,他又有交往的需求。这样,他就不得不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搞破坏”和同学们互动了。知道了他“搞破坏”的心理动因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他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多给他一些人际交往的指导呢?
那究竟该如何指导他与人交往呢?
首先要鼓励孩子多参与人际交往活动,让更多的人来接纳他。其次,家长和老师要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在社交场合,眼神一定要保持友好,要保持微笑的表情,不能与人过分疏远,也不能过分亲密。对待负性情绪,不能乱宣泄,要学会克制。对此,家长和老师可以制定适当的奖励措施,比如,一天不发脾气就奖励一个礼物,甚至是某一天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也可以发小礼物进行奖励。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会分享,要抛弃“小太阳”和“小霸王”的心态。最后,家长还要注意教孩子学会和陌生人说话,这也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李女士:我家女儿上六年级了,很浮躁,不能安心学习,没有上进心,尤其是做作业不专心,很少的作业能拖好长时间,或故意做反方向的事,而且一下就引发一些小毛病,如长时间洗手,写作业不爱坐凳等,一但有了就很难改掉,明年就升初中了,很着急,但不知如何去处理。
答:
您说,孩子没有上进心,还有其它好多的缺点。用这样的眼光看孩子,孩子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因为您的语言中暗藏着对孩子的心理攻击,而孩子故意按反方向做事,故意不改她的毛病,实际上是一种反攻击的行为。当亲子关系成为攻击与反攻击的关系之后,家长就很难有效地教育孩子了。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过头,要有技巧。
另外,很多小学六年级的女生都开始进入青春期了。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比较急躁,有些逆反是正常的。孩子长时间洗手,写作业不爱坐凳,可能是孩子调节内心情绪出现困难的反应。家长(特别是母亲)一定要注意在孩子的青春期生理卫生及青春期心理调节方面多加引导。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